|
 | 新进口替代战略:大国竞争视域下中国新型产业政策与治理 [王玉柱] | 2025/10/28 |
| 进口替代战略曾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政策选择,通常采取保护主义导向的市场策略,旨在解决外部市场冲击下的本国产业有效成长问题。区别于传统进口替代战略,新进口替代战略具有显著的大国竞争色彩。大国竞争... |
|
 | 国际文化贸易秩序:治理难题与中国方案 [花建,田野] | 2025/10/28 |
| 优化国际文化贸易秩序是建设全球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不仅涉及制订国际文化贸易新规则、解决文化贸易争端、促进国际文化投资等领域,还涉及如何兼顾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和地区、如何以文化贸易促进包容性... |
|
 | 论美国大学中有组织的研究单位 [罗杰·盖格] | 2025/10/28 |
| 文章系统介绍了美国研究型大学有组织研究单位的起源和发展,分析了其在推动美国大学科研、灵活服务社会方面所起的作用、所做的贡献和存在的问题。文章由盖格教授的三篇文献组成,盖格在《研究与相关知识》提到... |
|
 | 政治经济学核算体系的学理基础与实践探索--兼论SNA体系的局限性 [赵文睿,李帮喜] | 2025/10/27 |
| 在高质量发展目标下,本文基于对SNA及其基础上相关指标核算框架的反思,梳理了SNA的局限性及其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活动特点的契合度问题。本文从理论基础、方法基础和实践基础三个维度出发,探讨了构... |
|
 | AI介入资本市场信息传播的角色与反馈效应 [魏明海,周咏琦] | 2025/10/27 |
| 信息传播是影响资本市场效率的重要因素。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升级迭代和赋能应用,对资本市场信息传播模式的变革产生了重大影响。在比较“算法主导+AI赋能应用”与“规则基础+人类专业判断”两种类型的资本市... |
|
 | 数字经济下微观经济学基础理论框架探讨 [何大安] | 2025/10/27 |
| 厂商生产经营所面临的信息通信技术、大数据、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等相融合的综合场景,正在以人工智能技术为排头兵,推动着平台经济、智慧经济、共享经济、体验经济、数字赋能等多种数字经济业态齐头并进。数字经... |
|
 |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的突出亮点 [姜长云] | 2025/10/27 |
|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对2025年的“三农”工作进行了系统部署和重点安排,围绕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出了明确要求和政策导向,可谓主题鲜明、重点突出,其突出亮点主要体现在六个方... |
|
 | 凯恩斯革命:一个论争史的考察 [任维伟,李黎力] | 2025/10/27 |
|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对经济学产生的深远影响通常被描述为“凯恩斯革命”。然而,就凯恩斯是否引发经济学的革命,学界一直存在争论。认为凯恩斯革命成立的经济学家通常从理论、政策、方法论和知识社会学四... |
|
 | 创新、政府与耐心资本 [玛丽安娜·马祖卡托] | 2025/10/27 |
|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出现持续性投资停滞危机,其原因是私人部门的“短期主义”日益增强,而公共部门在研发方面的长期性支出比重下降。在新古典经济学看来,政府的作用只限于修复市... |
|
 | 政府引导、产业生态构建与低空经济发展 [李晓华] | 2025/10/27 |
|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积极布局新兴产业和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构建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低空经济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具备较好的发展基础。自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发展低空经济以来,... |
|
 | 农业的历史性意义---个制度经济学的文献综述 [罗必良,耿鹏鹏] | 2025/10/27 |
| 农耕文明作为人类文明的母体,其生产方式的稳定性与供给机制的持续性不仅构筑了文明存续的物质基础,更形塑着社会演进的内在机理。文章基于制度经济史视角,构建“时序累积-空间分异-产权演进”的三维分析框... |
|
 | 人工智能时代我国劳动就业法的应对 [涂永前] | 2025/10/27 |
| 法律作为对物质生活现实需求的回应,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不断调整,以适应新的利益冲突和争议类型。近年来,我国人工智能技术迅速崛起,成为国家战略重点,与5G、工业互联网等共同被视为“新型基础... |
|
 | 政务数据资产化:会计确认与价值评估 [徐 琳,郑 远,汤 珂] | 2025/10/27 |
| 政务数据具有重要的经济、社会和政治价值,是优化资源配置和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动力。当前,政府持有的大量政务数据资源尚未被确认为资产,制约了其内在价值的认定和充分释放。在深入分析政务数据特征及其... |
|
 | 深化对总供给与总需求关系的规律性认识 [乔晓楠,王 奕,张文劲] | 2025/10/24 |
| 最新出版的《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权威文献。本文系统梳理了著作中关于总供给与总需求关系的重要论述,并获得以下学习体会:习近平经济思想立足于社会再生产的经济循环过程来... |
|
 | 人工智能的就业效应及其应对策略 [姚 伟,蒋 倩] | 2025/10/24 |
| 随着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与广泛应用,民众日益担忧其会造成大规模的失业。而学界争论也十分激烈,一些学者认为人工智能会促进就业,另一些学者则认为其会加剧失业。实际上,特定时空中的就业状况是科技、市场主... |
|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篇章 [张宇] | 2025/10/24 |
|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选择什么样的经济体制,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伟大创造和历史贡献在于,它从理论和实践上超越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创造了市场经济的新形态,赋予了社会主义以... |
|
 | 新时代以来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重大理论创新 [黄凯南] | 2025/10/24 |
|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既体现了公有制为主体、按劳分配为主体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社会主义本质属性,又充分发挥了市场在资源配置和要素分配上的激励功能,推动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本文尝试进一步... |
|
 | 习近平关于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重要论述的原创性贡献 [罗永宽,杨 娇] | 2025/10/24 |
|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习近平关于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重要论述意蕴深邃、内涵丰富,其生发于党的十八大以来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和我国经济迈向“三新一高”的内在需... |
|
 | 制度环境对生产过程中科学技术应用效率的影响机制研究 [卢 江,李冰辉] | 2025/10/24 |
| 科学技术革命是推动人类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动力源泉。世界经济史表明,物质生产过程中的科学技术应用效率并不稳定,所谓效率包括科学技术的物质产出质量和科技的应用范围及程度两个视... |
|
 | 生成式人工智能对就业的三重效应及其应对 [韩文龙,康灵烁,张瑞生] | 2025/10/24 |
| 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诞生给就业市场和劳动者带来了深刻影响,如何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复杂关系成为社会焦点。研究发现,生成式人工智能从技术性替代、组织性替代和分工式替代三个层面对劳动... |
|
 | 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特色渐进式改革 [陶一桃] | 2025/10/24 |
| 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成功转轨的案例,不仅展示出一条独特的道路,更丰富了转轨经济学的理论内涵。中国特色渐进式改革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实现现代化的制度变迁路径选择,它通过4个方面的逻辑影响着中国社会制度变迁... |
|
 | 数字经济时代的行为经济学 [周业安,罗陕缘] | 2025/10/24 |
| 行为经济学迄今的发展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代行为经济学主要围绕着有限理性假说进行早期探索,第二代行为经济学形成了以社会偏好理论为主要核心的理论体系。当下人类进入到数字经济时代,第三代行为经济学... |
|
 |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建立国有经济多功能协调体制机制 [荣兆梓] | 2025/10/24 |
| 国有经济的核心功能包括三重维度,分别是提供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性功能、体现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制度性功能和作为国家宏观经济治理工具的治理性功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国有企业生产的间接社会性,国家宏观... |
|
 | 人工智能与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作用及风险挑战 [李晓华] | 2025/10/24 |
|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突破,人类经济形态正加速从工业经济向数智经济演进。中国式现代化是数智时代的并联式现代化,在技术条件、发展路径、风险挑战等方面都与先发国家的现代化存在巨大不同,需要走出一条在数智... |
|
 | 算力共享与算力市场培育--基于需求侧的算力资源配置研究 [王 勇,傅芳宁,陆树檀] | 2025/10/24 |
| 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核心生产力,算力是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关键要素。当前中国算力资源的分配与利用存在明显的结构性失衡,表现为算力资源利用效率相对较低,数据中心的计算设备存在闲置现象,因而构建以... |
|
 | 中国特色基础设施建设的政治经济学分析:理论逻辑与转型发展 [何召鹏,肖 畅] | 2025/10/24 |
| 基础设施的本质是作为经济活动的一般生产条件,为社会化大生产提供“必要的使用价值”。基础设施建设可以从多个层面维护资本循环和资本积累,促进形成特定的资本类型,提高资本地理机动性,加快资本周转速度,... |
|
 | 数字劳动与受众劳动的理论混淆 及其实践危害 [王丰] | 2025/10/24 |
| 持续壮大的数字经济已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数字技术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生产模式,使人类劳动呈现数字劳动的新样态。数字劳动理论与实践受到广泛关注,但已有研究却存在着将数字劳动与受众劳动相混... |
|
 | 未来产业的内涵、特征、难点及进路 [李晓华] | 2025/10/23 |
|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推进前沿技术突破和颠覆性创新,未来产业加快孕育发展,成为世界各国的关注重点和竞争焦点。未来产业是由前沿技术突破和颠覆性创新驱动,在今后一个时期(一般是5-15年间)新技术... |
|
 | 数字技术变革与乡村系统重构 [刘守英,柴小可] | 2025/10/23 |
| 乡村系统正经历着由“乡土中国”向“城乡中国”的转型,数字技术在乡村广泛应用并参与这一转型过程。在“人-地-业-村”框架下,数字经济发展对乡村系统转型产生如下影响:数字技术带动了农村居民向城市与非... |
|
 | 数字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劳资关系与分配格局的新变化 [向东旭] | 2025/10/23 |
| 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推动了数字化生产方式的形成,催生了“虹吸式”生产资料所有制,引发了当代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巨大变革。然而,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数字化时代的资本主义劳资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资本... |
|
 | 报业辛迪加:供应链经济学胜过关税政治 [Jun Du] | 2025/10/23 |
|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被拍到讨论“救助阿根廷”的短信,揭示出美国农业政策的系统性矛盾。阿根廷在获援后取消出口税、低价向中国出售大豆,直接冲击美国农民利益。此事件凸显特朗普政府“关税优先”政策的结构性... |
|
 | 经济学人:当代生育经济学的新趋势 | 2025/10/23 |
| 美国犹他州佩森镇展现出与全国低生育趋势相反的“佩森现象”——富裕、受教育程度高的年轻家庭集中迁入,形成以儿童为核心的高生育社区。尽管全国生育率自2008年以来下降四分之一,犹他县的出生率仍高出全... |
|
 | 经济学人:英国对华政策是否出现“软化”迹象 | 2025/10/23 |
| 英国政府正就中国拟在伦敦皇家铸币厂旧址建设大型新使馆作出最终决定,该项目因安全疑虑与政治压力陷入僵局。与此同时,“中国间谍案”撤诉引发舆论风暴,加剧外界对工党政府“对华立场软弱”的批评。英国国家... |
|
 | 经济学视域下区域国别学研究方法:从理性到超越理性 [郑亚莉,柴志贤] | 2025/10/23 |
| 作为一级交叉学科,区域国别学学科体系建设的关键问题是推动多学科方法论的交叉融合。基于自利性与最大化两个基本原则的经济学理性主义方法论,在区域国别研究中的宗教、社会与历史变迁等方面都有应用价值。经... |
|
 | 全面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研究 [张占斌] | 2025/10/23 |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制度保障。立足新发展阶段,党中央基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特征和全球变革趋势,明确提出“到二○三五年,全面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 |
|
 |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回归--《古典政治经济学:当代马克思主义方向》导论 [亚历山大·弗拉基米罗维奇·布兹加林,安德烈·伊万诺维奇·科尔加诺夫 奥莉加·弗拉基米罗夫娜·巴拉什科娃] | 2025/10/23 |
| 《古典政治经济学:当代马克思主义方向》是由俄罗斯新马克思主义学派编写的俄罗斯最新版政治经济学教材,适用于俄罗斯高等院校经济学专业。教材于2018年由俄罗斯莱南德出版社首次出版,是俄罗斯《马克思主... |
|
 | 以三农学推进农经学科自主知识体系建设 [朱信凯] | 2025/10/23 |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三农”发展实践的典型经验愈发清晰、理论内涵愈加凸显,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可谓正当其时。面对当前农经研究旨趣及议程相对分散、中国经验的理论化和系统化水平有待提升... |
|
 | 数字新质生产力赋能实体经济新质化的机制与路径 [任保平,刘 洁] | 2025/10/23 |
| 实体经济新质化是新一代数字技术进步和数字经济融合发展带来的实体经济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方面的重大变革。数字新质生产力赋能实体经济新质化的过程中拓展了生产力三大要素,推动生产力向高级形态演进;实体经... |
|
 | 东亚论坛:马来西亚在稳定中国与东盟关系中发挥关键作用 [Phar Kim Beng] | 2025/10/23 |
| 2025年9月3日中国举行的阅兵式象征着其日益增强的军事自信,但这并不意味着冲突即将到来。马来西亚处于有利位置,可在东南亚国家与中国之间发挥建设性对话的召集与协调作用。首相安瓦尔·易卜拉欣(An... |
|
 | 经济学人:中国自动驾驶产业的隐秘驱动力 | 2025/10/23 |
| 安徽小米SU7自动驾驶致死事故引发社会舆论震荡与监管反思。事故暴露了消费者误用驾驶辅助系统的风险,也凸显了技术商业化与安全治理间的张力。中国目前在全球自动驾驶领域居领先地位,L2级车辆占新车过半... |
|
 | 城乡融合发展的理论透视与实践绩效 [张红宇] | 2025/10/23 |
| 从理论层面系统梳理城乡关系,回顾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城乡关系的演进历程,对城乡融合发展的深刻内涵和核心要义进行阐释,指出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共产党城乡关系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是破解中国改革发展现实问... |
|
 | 通用人工智能导引下的产业组织技术基础--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经济学分析 [李怀政,何大安] | 2025/10/23 |
| 生成式AI拉开通用人工智能(AGI)序幕的重要结果之一,是促动了产业组织技术基础的变化,这些变化的理论反映是经济学开始围绕人工智能技术开发和应用来研究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在AGI导引下,人工... |
|
 | 全球贸易秩序重构背景下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战略响应与实施路径 [陈 尧,郑志强] | 2025/10/23 |
| 在全球经贸秩序重构与制度竞争深化的双重变局中,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是应对国际经贸规则博弈、强化国内经济韧性的战略性举措。本文立足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宏观视角,指出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具有三重演进逻辑:... |
|
 | 深化改革视角下农村增活力的根本、关键与路径 [司 伟,李金锴] | 2025/10/23 |
| 改革是解决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的关键。农村增活力的本质在于深化改革,通过改革增活力。深化农村改革,必须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在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前提下,通过培育和发展新型农... |
|
 | 经济学人:当代生育经济学的新趋势 | 2025/10/23 |
| 美国犹他州佩森镇展现出与全国低生育趋势相反的“佩森现象”——富裕、受教育程度高的年轻家庭集中迁入,形成以儿童为核心的高生育社区。尽管全国生育率自2008年以来下降四分之一,犹他县的出生率仍高出全... |
|
 | 我国建立人工智能安全监管制度的必要性及现实路径 [张其仔,李 伟] | 2025/10/23 |
| 建立人工智能安全监管制度是应对人工智能安全风险的必然选择,是破除制度约束、释放经济增长新动能的先手棋,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路径。建立人工智能安全监管制度要构建以治理取向、治理... |
|
 | 迈向2050年的中国农村人口和乡村变迁研究 | 2025/10/22 |
| 当前研究中国未来农村人口和乡村变迁对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基于全国100个行政村调研数据,利用2010年和2020年两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建立农村人口预测模型,预测发... |
|
 | 学术研究志趣与建构中国自主会计审计知识体系 [吴溪] | 2025/10/22 |
| 围绕我国公共会计行业30年来的建设历程,本文从“为何自主”和“学者何为”两个维度出发,探讨了建构中国自主会计审计知识体系的内涵意义和建构原则,以及中国学者如何在战略层面和战术层面保持学术志趣,积... |
|
 | 论新质生产方式 [鲁保林,谢 辉] | 2025/10/22 |
| 生产方式既是保存和发展生产力的具体形式和方式方法,也是生产关系的基本载体,表现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的特殊性质。马克思考察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从协作到工场手工业分工再到机器大工业的转变过程,表明生产方... |
|
 | 双重股权代理冲突下的股权激励研究--基于关系型契约的视角 [万华林,冯 帆,赵 山] | 2025/10/22 |
| 文章基于双重股权代理冲突的理论分析,采用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了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前后关联交易的变化。研究发现,企业实施股权激励后,关联交易显著增加,且该增加主要来自异常关联交易与非市场定价的关联交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