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展性国家能力与社会建设 [侯利文] | 2025/3/17 |
本研究以“融入-嵌入-增能"为基本分析线索,以X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过程实践为依据,聚焦社会组织对环境的影响和塑造。研究发现,专业社会组织融入街区治理格局的过程中产生了多... |
|
 | 影响者生成内容对消费者参与行为的影响研究 [张红红,宫秀双,陆佳雯] | 2025/3/17 |
作为企业品牌营销的重要手段,社交媒体影响者营销为品牌传播带来巨大流量。本研究基于详尽可能性模型和说服知识模型,利用社交媒体平台真实数据,探究了影响者生成内容的四个核心因素对消费者参与行为的影响。... |
|
 | 强化高水平招商引资,推动总部经济向高攀登 [叶茂桂] | 2025/3/17 |
近年来,深圳市积极推动总部经济的发展,通过制定一系列政策文件来支持和培育总部企业。这些政策旨在提升深圳的综合发展实力,并助力城市的经济增长、产业创新升级和高端要素集聚。总部企业在经济活动中起着关... |
|
 | 创新社区治理,加强社会工作 [刘青,李志明] | 2025/3/17 |
最近,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强调必须加强社会工作,并指出其对于党和国家治理的重要性。社会工作不仅有助于维护社会和谐、保障人民福祉,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国家治理... |
|
 | 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促进数字贸易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 [徐娜,尹文渊,周晓剑] | 2025/3/17 |
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是我国发展数字贸易的重要载体,对于加快对接高标准数字贸易规则、推动数字技术与服务贸易深度融合、加快培育数字服务新业态新模式、提升数字贸易全球价值链层级具有重要意义。基地可通过... |
|
 | 如何提振消费 [彭森] | 2025/3/17 |
当前,中国经济在发展上长期向好,但总需求不足问题依然突出。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以全面扩大国内需求。在此背景下,《消费繁荣与中国未来》一书对消费需求进... |
|
 | 从“政策承诺”到“制度信任” [朱丹] | 2025/3/17 |
2月17日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表明了政府对民营经济的重视与支持,强调政策承诺需要转化为制度信任,以促进民营企业的长效发展。当前,民营企业面临的问题体现在投资下降和IPO过会率降低,显示出制度信任... |
|
 | 构建学生社区共同体,为教育强国建设强基赋能 [蔡家林,钱闾建] | 2025/3/17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教育的根本问题,包括培养目标和方式。《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指出要塑造立德树人新格局,并培养时代新人。新时代的学生社区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高校应... |
|
 | 农地产权制度改革与农地流转响应:预期偏离与逻辑阐释 [武舜臣,曹丹丘,王兴华] | 2025/3/17 |
农地所有权归属集体以来,产权拆分及农民产权份额的扩大和强化是产权制度改革的主要思路。然而,理论上有效的农地产权制度改革,却在农地流转的推动成效方面呈现时段上的异质性。随着时间的演进,改革对农地流... |
|
 | 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蓬勃生机 [郑高键] | 2025/3/17 |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要求,强调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尤其是传统法律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历史上“民惟邦本”的民本思想强调以人民为中心,推动社会治理中的依... |
|
 | 中国品牌全球化与文化兼容性对海外发达市场消费者品牌效用评价的影响 [李雪欣,连怡臻] | 2025/3/17 |
本文探讨中国品牌全球化战略实施的优化路径对于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提升品牌对经济发展的引领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对日本和韩国消费者的调查数据,采用分层结构方程模型(MG-SEM)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 |
|
 | 观众效应对直播间消费行为的作用机制研究 [张艳辉,李宗伟,张嘉皓,吴尚林] | 2025/3/17 |
运用直播平台数据,分析观众效应对直播间消费行为的作用机制,探讨主播身份和粉丝结构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①观众效应对于主播奖励收入和销售收入均存在显著的正向作用,在有他人真实临场或虚拟临场的... |
|
 | 数字经济如何助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邵宇佳,郭悦,苏剑] | 2025/3/17 |
如何充分发挥数字经济在畅通要素资源跨区域流动方面的作用是当前关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研究的重点方向。企业异地并购是资本要素跨区域流动的一种表现,本文基于企业异地并购的资本流动视角探讨地区数字经济发... |
|
 | 服务机器人属性对消费者实现型幸福感的影响研究 [刘洪深,罗义婷,黄智慧] | 2025/3/17 |
当今,机器人越来越多地出现于商业场所,服务中的人际交互转变为人机交互,是否同样能给消费者带来幸福感呢?基于自我决定理论,本文探讨服务机器人属性对消费者实现型幸福感的影响。通过对255份问卷样本数... |
|
 | 如何逆转产品转换信息对高接触产品消费意愿的负面影响 [黄静,余利琴,郭浪浪,王好,刘睿] | 2025/3/17 |
已有的研究主要关注突出产品转换信息对低接触产品的正面影响,鲜有对如何缓解和逆转产品转换信息对高接触产品的负面影响的研究。本文在佐证突出产品转换信息会导致消费者对高接触产品产生厌恶感,并最终降低消... |
|
 | 人工智能广告的负面效应:基于顾客旅程的理论视角 [王建国,高友江] | 2025/3/17 |
随着人工智能在广告领域广泛应用,人工智能广告对消费者的负面效应逐渐显现,对消费者接受度和信任感产生较大负面影响,进而影响企业形象。人工智能广告负面效应的研究大多零散不全面,对于负面效应的成因探讨... |
|
 | 文化出海是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引擎 [陈云云,高兴] | 2025/3/17 |
随着新技术的涌现和多元文化的激荡,文化出海成为中国与世界对话的重要桥梁。国务院提出的政策强调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出口企业,推动中华文化传播。中华文明的丰富遗产,如舞剧《朱鹮》和动画片《哪吒之... |
|
 | “十五五”时期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研究 [曾铮,刘方] | 2025/3/17 |
面向“十五五”时期,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应围绕社会经济活动、要素配置层次、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三个维度,以及竞争性效率和帕累托效率两个效率视角,来理解其理论逻辑。要从“十五五”我国... |
|
 | “跨境电商+产业带" 赋能深圳外贸新活力 [黄荣斌,吴榕榕] | 2025/3/17 |
跨境电商与产业带的相互赋能,有助于资源整合、降低成本和提升创新能力,同时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深圳作为“跨境电商之都”,通过优化出入境流程和物流体系,推动跨境电商与产业带的深度融合,预计在202... |
|
 | 基于消费者心理距离和感知价值视角的触点竞争逻辑建构 [刘向东,安婷] | 2025/3/17 |
通过分析消费者的触点消费行为,探究触点竞争的内在机制。在深化“触点”概念的基础上聚焦移动端交易触点,延续门店竞争、渠道竞争的理论逻辑,类比推知触点与消费者的心理距离差异是触点竞争的核心,借助刺激... |
|
 | 高质量推动北京生态涵养区绿色发展 [王昌海] | 2025/3/17 |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在生态涵养区的绿色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实施了大规模的森林植被恢复和湿地保护项目,推动绿色产业集聚发展,助力经济转型。尽管如此,生态涵养区仍面临产业结构不合理、生态补偿机... |
|
 | 企业社交媒体能力对渠道合作绩效的影响研究 [丰超,韩彩霞,李学成,陈慧,张全越] | 2025/3/17 |
基于资源基础理论和营销渠道的相关研究,探讨企业社交媒体能力对渠道边界人员信息分享和渠道合作绩效的影响,并检验社交媒体导向的调节作用。以制造商和经销商的合作为研究情境,从制造商的角度收集了474份... |
|
 | 更好实现老年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石智雷,周小强] | 2025/3/17 |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加剧,至2024年底老年人口将超过3.1亿,老年人的生活需求逐渐转向多样化和高品质。为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发展银发经济显得尤为重要。这一经济模式不仅能提供健康... |
|
 | 机器人并不“冰冷”:消费者与智能社交机器人的情感关系研究综述 [刘伟,董悦,李纯青] | 2025/3/17 |
在缺乏家人、朋友和宠物陪伴以及养老护理人员严重短缺的情况下,智能社交机器人未来在日常陪护、情感陪伴和情感抚慰方面将发挥重要的补充作用。虽然国内学者对人工智能消费行为多有关注,但聚焦于人机情感关系... |
|
 | 壮大新农人队伍,推动乡村产业振兴 [刘鹏凌] | 2025/3/17 |
新农人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关键,直接影响着农业强国的建设和乡村产业的振兴。他们应具备创新理念、文化素养、技术掌握和经营能力,以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近年来,我国新农人的队伍迅速壮大,包括种养大... |
|
 | 探索发展银发经济的中国方案 [彭希哲] | 2025/3/17 |
我国正面临日益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老年人口已超过3亿,预计到2024年将占总人口的22%。为积极应对这一挑战,发展银发经济成为必然选择。银发经济是围绕老年人需求而展开的综合产业,涵盖生活服务、... |
|
 | 健全科学完备、有效管用的制度体系 [宋福范] | 2025/3/17 |
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杂志发表的重要文章《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中强调,全面从严治党需要建立科学、完备、有效的制度体系,以确保管党治党的长效性和规范性。应从组织体系、教育体系、监管体系、制度体系... |
|
 | 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劳动教育创新发展 [史强] | 2025/3/17 |
劳动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关键环节。在人工智能的背景下,高校劳动教育面临挑战与机遇,亟需探索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协同发展路径。通过将人工智能教育融入传... |
|
 | 数字经济赋能现代流通体系:逻辑机理、路径优化和价值意蕴 [陈丹丹,方媛媛] | 2025/3/17 |
建设现代流通体系是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基点。立足中国具体实际,数字经济已然成为经济增长新动能。基于数字经济的时代背景和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的战略导向,本文从理论逻辑、实践逻... |
|
 | 培育面向新质生产力的创新策源能力 [宋宪萍] | 2025/3/14 |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对2025年经济工作的全面部署,特别强调科技创新在新质生产力发展中的重要性。当前大国竞争中,国家实力的衡量标准逐渐转变,特别强调科技领域的自主创新和技术标准的掌控... |
|
 | 新征程上学习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新思考 [陈向阳] | 2025/3/14 |
总体国家安全观是我们党历史上第一个被确立为国家安全工作指导思想的重大战略思想,具有独一无二的重要理论定位。与时俱进、不断完善是总体国家安全观理论发展的重要特征,准确把握发展脉络是学深悟透的基本方... |
|
 | 产供链融合加深:为南南合作贡献“中非智慧” [王珩,周星灿] | 2025/3/14 |
2023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全国人大会议上强调中国与非洲的合作成果,标志着中非合作论坛成立25周年。在"十大伙伴行动"框架下,中国致力于支持非洲加快工业化与... |
|
 | WTO的发展困境和中国的高水平对外开放 [宋泓] | 2025/3/14 |
WTO的困境主要源于全球化的反噬效应及其自身制度设计的局限性。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自由化程度不平等导致谈判进展缓慢。尽管WTO面临挑战,其仍是多边贸易的基本平台,未来应继续维护其存在及... |
|
 | 新发展格局下中国经济的优势和利好因素 [张晓晶,曹婧] | 2025/3/14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了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本文章分析了中国经济的多个优势及利好因素,尤其强调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对经济工作的保障作用。在新发展格局下,中国应强化国内大循环的内生动力与国际循环的吸引... |
|
 | 科学把握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核心要义 [齐鹏,杨素文] | 2025/3/14 |
截至2023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达到21.1%,预计到2035年将超过30%,形成重度老龄化社会。积极应对老龄化被认为是我国新时代的重要战略任务,必须通过"凝聚积极共识&... |
|
 | 需重视加密资产对全球金融体系的挑战 [杨涛] | 2025/3/14 |
近年来,加密货币市场的蓬勃发展引发了全球的广泛关注,特别是在“世界自由金融”计划推出战略代币储备后。面对金融体系面临的挑战,亟需对加密资产进行深入审视,包括其对法律、监管及经济的影响。加密资产种... |
|
 | 深化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姬国斌] | 2025/3/14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决维护党的领导,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促进各民族的团结与认同。这一思想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核心内容,旨在通过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共同体理念,增强国家意识... |
|
 |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效 [艾东升] | 2025/3/14 |
在全国两会期间,教育对科技与人才支撑作用的讨论引发广泛关注。随着国际竞争和科技革命的加速,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关键任务。当前,高校专业设置需紧密对接产业需求... |
|
 | 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内在逻辑和发力点 [郝立新] | 2025/3/14 |
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刻阐释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特征及发展规律,为文化建设提供了科学指导。这一思想不仅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及世界变局的角度出发,系统性地回答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 |
|
 | 进一步提升在职研究生培养质量 [夏鲁惠] | 2025/3/14 |
在职研究生作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渠道,面临身份定位不清、培养属性模糊、招生评价体系不足等问题。当前,在职研究生的培养形式主要包括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和同等学力申请学位。为促进在职研究生的培养,... |
|
 | 中国环境法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路径 [秦天宝] | 2025/3/14 |
中国式现代化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而环境法学作为新兴学科,肩负着为生态文明建设和全球环境治理提供理论支撑的重任。在构建中国特色的环境法学自主知识体系时,学者需明确基础理论的重要性,创新本土特质... |
|
 | 以发展促进人权,中国实践具有世界意义 [柳华文] | 2025/3/14 |
中国在全国两会上提出加强人权保障的多项措施,包括推动灵活就业、提高医保和养老金标准,以及强化对老年人的保护,以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中国的法治建设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推广为解决经济与社会稳定... |
|
 | 制定金融法的逻辑依据与实践进路 [肖京] | 2025/3/14 |
制定金融法是中国金融法治建设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从国内与国际之维来看,制定金融法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维护国家金融安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推动金融高水平开放、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必然要求。应当尽... |
|
 |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加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功能 [仝志辉] | 2025/3/14 |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被视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和乡村治理体系的核心主体,法律明确了其在“四项基本制度”中的关键作用。这些制度既包括农村集体土地制度,也包括村民自治制度。同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通过内部治理... |
|
 | 数字化转型促进高等教育发展 [杨俊辉] | 2025/3/14 |
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的重要性,指出高校在促进人才培养模式转型、信息技术变革中应发挥主导作用。面对挑战,高校需加快教育数字化进程,利用高速互联网、边缘云计算和人工... |
|
 | “支配性劳动管理”的理解与适用 [王天玉] | 2025/3/14 |
最高人民法院在最新的劳资争议案例中首次明确了“劳动关系的本质和核心特征”,提出“支配性劳动管理”作为判断劳动关系的基本标准。这一新标准强调透过现象探求本质,尤其在新就业形态中,解决了法院在认定劳... |
|
 | “推动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更好相适应”的原理性内涵 [郗戈,付天睿] | 2025/3/14 |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强调国家治理与社会发展的内在统一关系,提出要推动两者更好相适应,以促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国家治理被视为促进社会... |
|
 | 促进科技消费发展,激活内需新动能 [于凤霞] | 2025/3/14 |
当前,中国经济正经历动力转换与质量提升的关键时期,科技消费作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正逐渐成为推动产业创新和优化经济结构的重要力量。国务院的政策指引强调了科技消费在促进内需、发展新兴产业、提升民生福... |
|
 | 补短板、强动力,农村养老服务如何提质增效 [吴宏洛,马聪] | 2025/3/14 |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我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达到约2.67亿,其中农村老年人口超过1.2亿。文章分析了农村养老服务的短板,如福利供需错位、过度市场化、照料空心化和自愿服务资源短缺,并建议... |
|
 | 国家能源安全保障的理论体系构建 [莫神星] | 2025/3/14 |
国家能源安全是国家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基础。在全球能源格局不断变化以及供需矛盾加剧的背景下,构建全面、系统和科学的国家能源安全保障理论体系至关重要。本文从国家能源战略、能源法规政策、国家能源管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