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资本外逃对中国经济影响的实证分析 [李晓峰] | 2003/12/30 |
| 本文采用相关分析法和最小二乘法分析了资本外逃对我国经济内外均衡主要指标地影响。研究表明:资本外逃对我国GDP、国内固定资产投资、消费者物价指数等指标的影响甚微,对未就业人数和财政赤字的影响较为显... |
|
 | 中部复兴:中国第五增长极 [徐勇,贺雪峰,邓大才] | 2003/12/30 |
| 2003年党中央提出了振兴东北,构建中国经济第四增长极的发展战略,以中央政府的决心和东北地区良好的发展条件,东北腾飞应指日可待。同时,大家都在思考,东北起飞后,下一个开发重点在哪里?第五增长极什... |
|
 | 我国金融改革创新迈出一大步 [薛莉] | 2003/12/30 |
| 2003年12月27日下午3时,人民大会堂二楼常委会会议厅。《中国人民银行法》修正案草案、《商业银行法》修正案草案、《银行业监督管理法》草案,在经过从今年8月份起的全国人大三次常委会会议审议之后... |
|
 | 2004 到哪里投资? [辛叶] | 2003/12/30 |
| 美国投资展望:2003年,股票市场成功的条件已经成熟,2004年这些条件将使股市有更好的表现。但是即使牛市依然,成功也需要更多的条件。2004年的底线是:投资表现良好且被低估的股票。海外投资机会... |
|
 | 加强对外贸易促进服务工作的思考 [沈丹阳 邢厚媛 赵勇毅] | 2003/12/29 |
| 近年来,全球经济增长乏力,国际市场需求不振,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加强,WTO框架下的贸易摩擦升级,使得我国外贸出口面临着更加困难的环境。在这样的新形势下,只有建立既符合世贸组织规则,又符合我国国情... |
|
 | 2004年中国经济不可能过热的十大原因 [周天勇] | 2003/12/29 |
| 国内外许多研究机构和经济学家认为,2003年的中国经济趋于过热。作者以为,经济增长主要是由投资和出口推动的,开发区、房地产、钢铁、汽车等局部过热;投资结构是基础设施和资本密集型大企业居多,劳动密... |
|
 | 2004年全国医药经济走势预测 | 2003/12/29 |
| 据中国医药商业协会分析预测,2004年,国家宏观经济环境将进一步趋好。随着世界经济增长速度的逐步恢复和加快,国内宏观调控方向和力度的日益成熟,国民经济仍可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国家宏观经济环境是医... |
|
 | 2004年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 [李晓西,金三林] | 2003/12/29 |
| 2003年,中国经济经受住了“非典”和伊拉克战争的两大冲击,依然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完成7911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8.5%,比去年同期加快0.6个百分点。其中,... |
|
 | 农村劳动力转移与非正规就业途径 [刘建进张兴华] | 2003/12/29 |
| 中国已进入了经济结构加速调整的历史时期,就业问题日益严重,而过去主要依靠传统正规部门吸纳劳动力的就业模式明显不符合我国人口众多、农村人口比重大、低技能劳动力长期供大于求的基本国情。这就决定了我国... |
|
 | 中国联通从跟随迈向超越 [阳阳] | 2003/12/29 |
| 中国联通一直积极进行技术、业务创新。今年4月,中国联通的统一网络平台(UNIONE)建成,UNIONE采取ATM+IP的技术方案,为用户提供语音、数据、互联网、视频会议、可视电话甚至移动数据等综... |
|
 | 中国客车产业发展潜力分析 [宋庆文] | 2003/12/29 |
| 目前我国客车市场潜力巨大,今后几年客车工业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我国的国情和各项社会发展因素,已经为客车的市场需求和客车工业的发展奠定了有利的基础。不难看出,在今后的8~10年内我国的客车工业存在... |
|
 | 实际利用外资增长逐月下滑值得关注 [杨中侠] | 2003/12/29 |
| 今年全年我国实际利用外资增长基本呈直线下滑趋势。这主要是由于SARS滞后影响;外商投资空间缩小;全球经济复苏等因素的影响。对此,作者指出尽管过去几个月实际利用外资出现负增长,但仍属高增长中的正常... |
|
 | 为企业成长当好拉拉队----对五家企业的理解及感奋 [李晓西] | 2003/12/29 |
| 我国企业在转轨经济中成长,机遇和困难都相当大。非常时期产生着非常之企业,非常之企业滋生着非常之企业家。本文为作者对几家企业的一些感悟,它们是:格兰仕、“乐凯”公司、海尔集团、上海昂立公司和186... |
|
 | 国际反倾销法的理论目标与现实冲突 [张为付,吴进红] | 2003/12/29 |
| 世贸组织的反倾销法不仅被世界各国所广泛接受,而且成为世界各国国内反倾销立法的基础,对世界各国审理反倾销案件具有重大指导意义。但不可否认的是,作为世贸组织所承认的合法的贸易保护手段,反倾销已有被滥... |
|
 | 制度环境市场结构与商人文化决定银行业绩效的三因素研究 [张震宇,黄筱伟,王静] | 2003/12/27 |
| 商业银行绩效是可以量化研究得,但是决定绩效得因素却往往涉及宏观到微观的各个定性变量。本文以浙江温州为个案,试图在调查和分析温州市银行业经营绩效的基础上,揭示银行业稳健高效经营的深层原因。文章的基... |
|
 | 证券分析师的信息来源关注域与分析工具 [胡奕明,林文雄,王炜璐] | 2003/12/27 |
| 通过对国内证券分析师的问券调查,了解目前我国证券分析师的日常工作、使用的信息来源、关注的会计信息和其他信息、以及所使用的证券分析工具,了解他们对会计信息质量等问题的认识。我们的主要结论是,我国证... |
|
 | “重工业化”时代的到来与钢铁行业的应对措施 [李佐军] | 2003/12/26 |
| 我国的工业化已进入“重工业化”时代。在经济持续增长、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推进、汽车等下游行业高速发展、民营钢铁企业迅速成长等因素的作用下,我国钢铁行业近年来出现了快速发展的势头。与此同时,能源和交... |
|
 | 棉价井喷危机四伏 中国纺织服装业洗牌在即 [刘战红] | 2003/12/26 |
| 棉花价格高涨,出口退税率下降,以及后配额时代的即将到来,将中国纺织服装业推到了风口浪尖上。再加之美国的设限以及欧盟和其他国家群起仿效的危险,中国纺织服装企业正在面临重新洗牌。本文指出出口退税率的... |
|
 | 中长期电力市场预测 [傅继红] | 2003/12/26 |
| 中国能源资源的格局决定国内目前及未来电力行业发展的基本格局。中国未来电源发展的策略将是:优化发展火电;积极发展水电;适量建设天然气电站;适当发展核电;因地制宜发展新能源发电。电力增长速度必须与国... |
|
 | 人才何以不出成绩 | 2003/12/26 |
| 人才不出业绩,不是看错了人,就是管理存在问题。首先,CEO或总裁们必须检视是否看错了人、看错了人的资质。资质不同于一般的能力或素质,资质是在特定管理环境中特定岗位上导致优秀业绩的能力或素质。除了... |
|
 | 吸收外商投资需要创新----WTO环境中我国利用外资的政策选择 [马宇] | 2003/12/26 |
| 目前,我国外商投资发展趋势可能出现一些新特点:规模继续增长,但难以出现20世纪90年代前期那样的高潮;外商投资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凸显;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但大的框架结构不会改... |
|
 | 铁路货运与现代物流相适应的流程再造 [李宗平 杜文] | 2003/12/26 |
|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国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货流(物流的体现形式)的特征和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与此同时,柔性制造、及时定制、ERP、敏捷制造、客户快速响应等一大批新的生产组织... |
|
 | 新一轮税制改革须防三个理论误区 [姚轩鸽] | 2003/12/26 |
| 相信新一轮中国税制创新的重大行动计划正在酝酿之中,又一轮税收大变局开始胎动。在新一轮税制创新之际,理性告诉我们,这次创新必将面临诸多挑战和困难:前税制沉淀下来的诸多深层次问题需要解决;市场经济发... |
|
 | 关于如何加强我国政府对外贸易促进服务工作的思考 [沈丹阳,邢厚媛,赵勇毅] | 2003/12/26 |
| 近年来,全球经济增长乏力,国际市场需求不振,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加强,WTO框架下的贸易摩擦升级,使得我国外贸出口面临着更加困难的环境。在这样的新形势下,只有建立既符合世贸组织规则,又符合我国国情... |
|
 | 日本对东亚的跨国投资:战略格局及特点 [张岩贵,岑歧] | 2003/12/26 |
| 近年来,伴随日本企业海外投资重心向亚洲的转移,日本各产业以东亚为中心面向21世纪构建亚洲战略化生产体系取得了很大进展,正在形成适合亚洲当地需要、面向未来的生产全球化的分工体系;同时,具有竞争优势... |
|
 | 我国商业特许经营发展的环境及潜力分析 [任兴洲] | 2003/12/26 |
| 我国特许经营发展蕴涵巨大的市场潜力。国内优势特许品牌在实践中发展;社会上有能力的受许者在不断增加;特许经营向更广泛的行业和领域渗透。为促进特许经营的规范健康发展,本文提出了加快立法进程,完善法律... |
|
 | 国有商行改革:在争论中披难疾进 [张兴胜,何贝倍,钱金叶] | 2003/12/26 |
| 2003年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发展一直在社会各界的激烈争论和强烈关注下进行,从信贷增长速度到公司治理,从改制上市到巴塞尔协议,都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2003年是中国国有商业银行迅猛发展的一年。... |
|
 | 漫谈信用和信用体系的建立 [寇日明] | 2003/12/26 |
| 首先,信用是市场经济的伴生物,信用体制必须要靠市场的发展才能建立,行政审批的手段永远不可能最终建立起信用体系。其次,好的市场规则最终可以导致信用体系的建立;而坏的市场规则则会使优者变劣,劣者更劣... |
|
 | 国有银行改革思路探索 [崔龙] | 2003/12/26 |
| 11月中旬,国务院决定成立国有银行股改领导小组,指导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和上市工作。自此,四大行的上市工作也将进入实质性阶段。但显然的是,四大行在上市之前所做的改造工作的意义要远大于上市本... |
|
 | 适时的议事日程--加强中国与中亚国家和地区经济关系及区域合作 [苗华寿] | 2003/12/26 |
| 中亚位于亚欧大陆的交接地带,是连接亚欧大陆的桥梁,具有独特的地缘战略地位以及油气资源的巨大储量,加之,中国与俄罗斯和中亚国家相邻的地缘政治优势,较强的经济互补潜力,特别是在能源开采和运输、交通和... |
|
 | 制约电力市场化改革的突出问题 [刘世锦,冯飞,石耀东,梁仰椿,来有为] | 2003/12/26 |
|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政府积极稳妥地推进电力市场化改革进程,总体上呈现出放松经济规制、让市场竞争机制发挥作用的特征。经过四个阶段的改革,打破了传统体制下“独家办电”的局面,引入了新的投资和... |
|
 | 天然气合成油和天然气化工的发展机遇 [李一铭] | 2003/12/26 |
| 目前世界石油炼制业正面临生产低硫和超低硫汽、柴油以满足日益苛刻的环境法规的挑战。天然气制合成油(GTL)正成为天然气高效利用的途径脱颖而出。21世纪将是GTL的发展期,在未来15年内,预计GTL... |
|
 | 日本:复苏不成,衰退将至? | 2003/12/26 |
| 近来,日本经济出现了复苏的迹象,尽管如此,根据日本政府的预测,2004财年的实际经济增长率却低于本财年的水平。从汇率和股市的情况看,经济下滑将比预计的程度更严重。 |
|
 | 危机管理:企业的必修课 [刘娉] | 2003/12/26 |
| 企业危机管理又称企业危机公关,是指企业组织调动各种可利用的资源、采取各种可能的或可行的针对性措施,预防、限制和消除危机以及因危机而产生的消极影响,从而使潜在的或现存的危机得以化解,使危机造成的损... |
|
 | 四大银行改革:各有侧重 | 2003/12/26 |
| 作为中国第一大商业银行、世界前十位的大银行,工商银行的改革发展具有特殊的意义。从资产规模看,工商银行总资产已超过50000万元,占中国金融业总资产的五分之一,工商银行的改革发展关系着中国金融业的... |
|
 | 台商投资大陆的新动向及原因 [胡石青] | 2003/12/25 |
| 与港资以金融业及劳力密集型产业为主不同,台商的产业优势集中于中高度劳力密集型与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岛内相关产业的基础相对于香港薄弱的制造业而言,具有更大的投资发展空间与潜力。同时,相对于外资来说,... |
|
 | 亚洲廉价航空市场硝烟渐起 | 2003/12/25 |
| 一场争夺亚洲低成本航空市场的战斗已经打响。新加坡航空公司联合另外几家谙熟航空行业的投资者,宣布成立飞虎航空公司。飞虎定位于提供最基本服务的低价航空市场。它的成立标志着亚洲大型航空公司首次涉足低价... |
|
 | 全球卡车市场:欧美市场平稳,中国备受关注 [邝蕾] | 2003/12/25 |
| 卡车工业被认为可以反映大的经济环境,但是由于过去的两年大西洋两岸的经济不景气,所有的卡车生产厂家几乎都受到了影响。美国和欧洲的卡车市场都已经走过了基础建设时期。而现在由于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几乎... |
|
 | 国际:中国与世贸组织 | 2003/12/25 |
| 中国尚未在世贸组织中充分发挥自身的影响力。作为增长速度最快的经济大国,多种产品新增需求的主要来源,中国有能力在世贸组织中发挥重大作用。 |
|
 | 基于产业集群的我国科技创新的战略研究 [钱平凡] | 2003/12/25 |
| 产业集群为科技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基础的同时,对科技创新有着强烈的需要,两者之间有着强烈的互动效果。产业集群是科技创新的有效温床,是实现科技创新的重要途径。基于产业集群的我国科技创新战略要求以产业集... |
|
 | 绿色农业发展与财政支持 [严立冬] | 2003/12/25 |
| 绿色农业技术是一种农业生态环境安全的技术,它可以使农业生态资源得到可持续利用,有利于保证和促进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实际上,绿色农业技术的思想在我国传统农业中早就有所体现,如传统农业的套种轮作技... |
|
 | 积极的就业对策是对未来的"投资" [藤森克彦/文,回瑞岩/译] | 2003/12/25 |
| 1990年以后,日本失业率猛增,随结构改革的进展,失业率可能进一步增加。日本的就业政策支出(包括被动的就业政策和积极的就业政策)占国内生产总值的0.87%。积极就业政策即指以提高就业能力为目的的... |
|
 | 2004年中国经济发展十大趋势 [祝宝良] | 2003/12/25 |
| 2003年,中国经济成功抵御了伊拉克战争和非典的两大冲击,进入新一轮扩张周期。初步预测,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6%,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2004年,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持续、稳定发展... |
|
 | 我国现阶段收入分配制度若干问题辨析 [卫兴华] | 2003/12/25 |
| 改革开放以来,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非劳动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转轨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然会产生收入差距扩大的现象。针对过去实际存在的平均主义甚至体脑收入倒挂的不合理现象,... |
|
 | 英国经济平稳发展 [张敏,朱琦] | 2003/12/24 |
| 整体上讲,英国经济2003年稳步发展。虽然近3年来发展速度有所放缓,但是没有出现经济萧条,其表现好于大多数欧洲国家。据英国经济情报社的最新估测,2003年英国的经济增长率与上年基本持平,约为2.... |
|
 | 经济一体化不可阻挡 [津上俊哉] | 2003/12/24 |
| 在东亚形成了一股自由贸易协定的热潮。日本也脱离了原来一贯坚持的WTO至上主义,与新加坡达成了自由贸易协定,同时也开始同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展开谈判。然而,中国与东盟的自由贸易协定谈判以更快的速... |
|
 | 潜在经济能力提升 现实经济增速加快 [祝宝良] | 2003/12/24 |
| 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5%,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但实际经济增速仍低于潜在经济增长速度0.6个百分点左右,消费物价回升力度有限,没有出现社会总需求超过总供给导致物价水平持续、全面、大... |
|
 | 加快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 [迟福林 方栓喜] | 2003/12/24 |
| 我国市场化改革进程对政府转型提出客观要求。我国市场化改革走到今天,不仅为政府转型奠定了重要的基础,而且对政府转型提出客观要求。应当客观地分析经济建设型政府的过渡性和局限性。从总体说,我国的各级政... |
|
 | 德国经济停滞不前 [江建国,史世伟] | 2003/12/24 |
| 德国经济已经连续3年陷于停滞。2000年经济增长率为2.9%,2001年降到0.8%,2002年又进一步下降到0.2%,而今年,德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预计为零。今年上半年,德国经济竟呈现出轻微... |
|
 | 回眸2003年中国通信设备制造业技术创新之路 [孟伟送] | 2003/12/24 |
| 正是因为我国在技术专利方面的长足进步,并且基于中国通信行业一枝独秀的高速发展,我国企业在参与世界专利许可谈判时具有了更多的砝码,特别是运营商的参与更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一点,已经在CDMA、WC...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