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司治理中的国有国控:一种过渡体制 [钱颖一] | 2000/5/10 |
产权和企业所有权都是过度经济学核心的问题。本文认为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过程中,国家所有权以及政府对企业的控制是一种过渡性的制度安排。以下从三个方面论述这个问题:
1. 如果市场机制完... |
|
 | 凯恩斯水土不服 [杨继绳] | 2000/5/10 |
1997年夏天,市场疲软,连续几次降息对刺激消费毫无成效,中国的经济学家大概想起了凯恩斯当然说过的话:为了刺激经济,货币政策作用不大,得靠财政政策,因为你能“用绳子拉动,却不能用绳子推动”。于是... |
|
 | 东亚金融危机的实质与国际经济的可能前景 [秦 海] | 2000/5/10 |
1、 东亚金融危机的实质: 国际上对金融危机的解释,最早仅仅是从"国际阴谋论"的角度来关注;另一个解释是金融恐慌论,其倡导者是哈佛大学的杰弗里·萨克斯;国际上的另一个解释是债务危机,其代表人物是... |
|
 | 开发区:下一步该是体制创新 [肖金成 韩凤芹] | 2000/5/10 |
开发区今后的发展要立足于变政策优势为体制优势,因而体制创新对于开发区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体制创新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企业制度创新,开发区的企业制度创新应从产权制度、资本组织形式、管理体制、企业内部治... |
|
 | 中国药业政府管制制度形成障碍的分析 [余 晖] | 2000/5/10 |
通过我国药品管理制度演进过程的回顾,我们不难发现我国药品市场上持续甚久的不良秩序(假劣药品泛滥和大处方等)与现行行政分散、地方分权的药政体制有极大关系。药业各界和政府有关部门正在酝酿一种行业管理... |
|
 | 大力提高装备工业对GDP的贡献率 [胡春力 吴坚忠] | 2000/5/10 |
我们能否完成新一轮产业结构升级,在相当程度上要依赖于我国装备工业水平的提高。因此,我国今后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空间,就是技术相对密集的包括工业设备和关键零部件的装备工业。调整产业结构、拉动经济增长... |
|
 | 发展文化产业与北京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选择 [高起祥] | 2000/5/10 |
从客观条件上分析,北京确实不具备发展经济的基本条件,不能再继续走过去走了几十年的工业化城市的道路。第一,北京是严重的缺水城市。第二,电力不足。第三,北京是个天然的内陆城市,不靠海。我说北京有三个... |
|
 | 国际货币体系的深层问题与前景 [刘云鹏] | 2000/5/10 |
正当全球经济一体化加快步伐的时候,国际范围内金融危机此起彼伏,不断发生。危机的中心总是那些经济开放进程从贸易自由化向资本流动自由化快速推进的国家或地区。这些危机之所以频频发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国... |
|
 | "十五"期间我国交通运输业发展与改革的基本思路 [宏观经济研究院综合运输所] | 2000/5/10 |
本文研究提出了"十五"期间我国交通运输业发展的方针和目标、我国交通运输业发展中应着力解决的几个重点问题以及"十五"期间我国交通运输业的有关改革问题。 |
|
 | 资本流动与区域经济发展 [刘 勇] | 2000/5/10 |
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是地区投资,投资所需资金的来源,一靠财政,二靠金融。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金融融资渠道重要性越来越大,并已超过财政。一般说来,一个地区金融越发达越有利于该地区... |
|
 | 对目前国内网络热的冷思考 [步德迎] | 2000/5/9 |
进入2000年,这股网络热日益火爆,国内股市首只超百元股票的记录由1998年还严重亏损、1999年刚进军网络界的亿安科技公司所创造。作者认为目前在我国不宜提发展网络经济,而应是发展网络技术和利用... |
|
 | 关于水价若干问题的认识 [温桂芳] | 2000/5/1 |
本文首先分析了商品水的定位问题,从水价和水的构成为基点,进一步分析如何提高水价与南水北调的关系。最后指出关于水价改革的四点建议和对策,以消除弊端,使水价体制更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
|
 | 中国:加快西部开发的外资政策 [胡鞍钢,吴群刚] | 2000/4/30 |
西部地区既存在发展的动力不足,缺乏新的投资来源和技术来源,又存在改革的动力不足,缺乏竞争机制和淘汰机制。因此,加快西部大开发,需要积极吸引外资,实行优先开放,建设开放型的经济。在进一步对西部地区... |
|
 | 中国:加快西部开发的外资政策 [胡鞍钢,吴群刚] | 2000/4/30 |
西部地区既存在发展的动力不足,缺乏新的投资来源和技术来源,又存在改革的动力不足,缺乏竞争机制和淘汰机制。因此,加快西部大开发,需要积极吸引外资,实行优先开放,建设开放型的经济。在进一步对西部地区... |
|
 | 美国股市动荡的原因和影响分析 [陈强] | 2000/4/29 |
今年3月13日至4月17日,美国股市出现了自1987年股灾以来最大的震荡,以技术股为主的纳斯达克综合指数(NASDAQ)由3月间的最高点5048点猛跌至4月15日的3321点,累计跌幅高达34.... |
|
 | 我国经济已开始新一轮稳定增长 [梁优彩] | 2000/4/29 |
作者基于扩张的宏观经济政策将继续推动国内需求增长、居民和企业家信心增强,将促进居民消费和企业投资活动持续回升、国际经济环境明显好转有利于我国扩大出口三个理由,得出结论:在今年年中前后,如果能在投... |
|
 | 人民币汇率机制、今明两年宏观经济运行以及未来经济体制改革评论 [李国斌] | 2000/4/29 |
英国独立经济学研究所所长CliveJ.McDonnell先生年初访问国家信息中心后发表了论文《大中华(流动性)陷阱》。Clive先生在文中建议,在中国外汇市场游戏规则中引入增加人民币汇率浮动性的... |
|
 | 中国经济已开始新一轮稳定增长 [梁优彩] | 2000/4/28 |
今年我国的经济实现了开门红,第一季度国民经济增长了8.1%,比去年同期高出1.7个百分点,最重要的标志就是国内需求和外贸出口增速同时加快。据专家分析,在目前全球经济都呈上升趋势的大环境中中国经济... |
|
 | 开放我国空中市场 [胡鞍钢,吴群刚] | 2000/4/28 |
作者对为何朝阳产业出现巨额亏损 进行了论证,并提出民航体制改革的关键是“政企分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制定公平竞争规则与政策,打破少数企业垄断航线(包括国际航线)的局面,实行基... |
|
 | WTO对我国经济体制的影响及对策 [祁京梅] | 2000/4/28 |
加入WTO要求中国按照国际游戏规则处理经济事务,要求政府对经济的管理和宏观调控更多地采取经济手段。这将促进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彻底转变,促使政府职能的转变,从而打破地区封锁和部门垄... |
|
 | 新加坡的弹性工资调节机制在应对东南亚金融危机中的作用 [朱玲] | 2000/4/26 |
新加坡有个协调劳资之间工资谈判的咨询组织,名叫国家工资委员会 (National Wages Council),成立于1972年,由政府、雇主和工会三方代表组成。委员会虽然并非政府机构,但是有建... |
|
 | 关键在于刺激投资和提高金融效率 [赵志君,常欣] | 2000/4/26 |
综观今年头两个月的经济形势,在经济增长的的三大动力指标中,对外贸易和社会商品消费零售额增速加快,成为经济增长止跌回升的主要力量;固定资产投资仍然在低水平徘徊,影响着恢复性增长能否持续;广义货币增... |
|
 | "十五"期间政府应着力解决的重大问题------"中国经济50人论坛"第二... [白仁子] | 2000/4/25 |
"十五"规划是中国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也是中国经济面对产业结构升级、经济体制改革、政府职能转变、西部大开发、世界经济一体化等诸多方面挑战的关键时期,如何为"十五"规划确定基调,将... |
|
 | 对我国创建二板市场的若干分析 [陈明星] | 2000/4/24 |
目前,我国政府已经确定,将在今年内创建二板市场,以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并辅助主板市场,共同着力推进我国的技术发展和产业升级。因此,准确把握二板市场的精髓,并制定相应的实施政策,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二... |
|
 | 论中国经济增长与波动的新态势 [刘树成] | 2000/4/18 |
本文首先将改革前后中国经济的波动进行了比较,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经济的运行在成功地实现了"软着陆"之后所呈现出的新特点:在亚洲金融危机和国际金融动荡的世界大背景下,中国经济仍保持了较快的增长;然... |
|
 | 外需一喜,内需一忧 [杨 帆] | 2000/4/18 |
1999年下半年由于政府提高出口退税率、国内通货紧缩以及亚洲经济迅速恢复,我国出口突然大幅度的增长,中国经济增长“柳暗花明”。但是,1999年净出口却有所下降。其原因是1999年对于走私的全面打... |
|
 | 启动内需的关键在于克服垄断 [杨 帆] | 2000/4/18 |
中国启动内需的根本困难之一是垄断。部门垄断利益的形成有以下五种形式: 第一,利用其自身的指挥部门经济的行政权力,力图保持其“部门垄断性 ”,限制竞争者的进入。第二,不断提高基础产品价格,推动全国... |
|
 | 美国股市、国际油价和2000年我国的外部风险问题 [王 建] | 2000/4/18 |
1999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出口增长的回升,与美国贸易赤字的持续扩大和欧亚经济的回升是紧密相关的。因此我国经济能否在出口的带动下继续回升,就与国际经济的变化密切相关。如果国际经济的前景乐观,而且持续... |
|
 | 中国金融发展的结构与效率 [赵志君] | 2000/4/18 |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金融资产总量和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债券和股票的增长远远快于货币增长,货币、债券和股票相对数量的变化,反映了银行中介机构相对地位的下降和资本市场相对地位的提高。证券市场的发展一... |
|
 | 铁与泪的重整--危机后韩国经济的复兴之路 [苏 平] | 2000/4/18 |
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给韩国经济带来深重的创伤,目前韩国经济正步入金融危机后的全面改革的转折时期。金大中政府相继出台了包括全面开放外资并购韩国企业、强迫财团重组、政府机构精简合并等一系列激进的... |
|
 | 扩大内需关键在增加消费 [郑新立] | 2000/4/18 |
1998年以来,为了应对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我们认真贯彻中央关于扩大内需的决策,通过增发长期建设国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有效地拉动了经济增长。但是,从目前的情况看,需求不足的矛盾仍然没有缓解。在... |
|
 | 财税体制应成为体制改革重点 [贺力平] | 2000/4/18 |
正如会议通知所指出的那样,“十五”规划是中国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也是中国经济面对产业结构升级、经济体制改革、政府职能转变、西部大开发、世界经济一体化等诸多方面挑战的关键时期,如何... |
|
 | 西部大开发需要政府支持与市场调节的结合 [李晓西] | 2000/4/18 |
西部大开发的必要性是一个综合比较的结果,不是单项指标分析可以加以判断的。其意义不仅是缩小地区差距的大问题,不仅关系到解决发展新阶段的扩大市场问题,更涉及到民族团结、反对分裂、维护社会稳定的大问题... |
|
 | 带动民营资本进入--西部开发成败的关键 [茅于轼] | 2000/4/18 |
中央准备大举开发西部,有大笔资金将要投入。资金的投入理应对繁荣当地经济起到重要作用。但是也应该看到,资金只是众多条件之一。如果其他条件不具备,有了钱,经济还是发展不起来。那末过去的三线建设问题出... |
|
 | 中国的“城镇化”道路与相关制度问题 [温铁军] | 2000/4/18 |
无论用什么方法对中国的城市化问题进行研究,都至少应该回答4个问题:其一,中国的城市化是否真地落后;其二,由于以户籍身份登记表现的中国总体城市化水平大大低于世界平均值,人们一般以此为论据,普遍认为... |
|
 | 德意志银行集团的全球化战略——从全能银行走向国际金融集团 [张秋艳 舒志军] | 2000/4/18 |
德意志银行集团是一家全能银行为主导的集团公司,同时也是德国资产规模最大的银行集团。经营范围包括:存款业务、贷款业务、贴现业务、信托业务、证券业务、投资业务、担保业务、保险业务、汇兑业务、财务代理... |
|
 | 对网络经济与网络股的投资价值的认识 [赵志君] | 2000/4/18 |
网络经济,顾名思义,是基于互联网平台,生产者与消费者相互提供产品和服务的经济活动,它将成为21世纪经济增长的火车头。对网络经济的特点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新生性和成长性,二是规模收益的递增与边... |
|
 | 1999年世界经济形势综述 [张秋艳] | 2000/4/17 |
在经历了两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冲击后,1999年世界经济呈现向好的方向发展趋势,各不同类型国家经济同步趋好。其中,美国经济从1991年3月走出经济衰退的危机后,已连续扩张了105个月,同时,经济增... |
|
 | "配电盘"式企业设计--施瓦布控制中介业务的价值链 [凌晓东 刘云鹏] | 2000/4/17 |
经营战略和组织结构是公司管理中两个最基本或最起码的问题。一般地说,经营战略决定了组织结构,有什么样的经营战略就要求有什么样的组织结构。但组织结构的效率对实现经营战略具有重要影响。施瓦布公司创立于... |
|
 | 知名学者谈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新经济问题 [刘鹤,田长霖] | 2000/4/13 |
“中国风险投资与互联网电子商务国际研讨会”会议开幕式当天下午,中国中央电视台《中国报道》栏目邀请了出席大会的前美国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第七任校长田长霖教授、国家信息中心常务副主任刘鹤先生对当前的热... |
|
 | 当前我国金融形势及政策分析 [胡少维] | 2000/4/13 |
当前金融领域中存在着货币供应量增幅不够高;货币流通速度下降;货币流动性略有改善,但仍处较低水平;货币传导机制不通畅等问题。从货币政策的目标看,目前中国货币政策的目标是在保持币值基本稳定的前提下,... |
|
 | 积极启动消费市场 [郑新立] | 2000/4/11 |
近年来,随着买方市场的形成,我国经济生活中出现了市场清淡、消费需求增长乏力的问题。据调查分析,市场上主要商品供过于求的比重,已由去年年初的四分之一左右上升到今年年初的近四分之三。最终消费对经济增... |
|
 | 扩大内需对保持经济快速增长具有决定性作用 [郑新立] | 2000/4/11 |
过去的一年,面对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历史上罕见的洪涝灾害,由过去的一年,面对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历史上罕见的洪涝灾害,由于贯彻实施了中央提出的关于扩大内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重大决策,国民经济保... |
|
 | 中国经济的未来发展--走向持久的繁荣和富强 [郭树清] | 2000/4/11 |
对于中国经济改革的现状和前瞻,作者认为:一、18年改革取得了历史性的伟大成绩。二、建立市场经济新体制进入关键时期。三、中国经济改革遇到的困难是完全可以克服的。对于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与障碍,作者认... |
|
 | 放大财政收入增长的积极效应 [高培勇] | 2000/4/11 |
相对于政府履行职能的支出需要量来讲,改革以来我国的财政收入规模始终处于严重“缺位”状态。我国财政收支的困难甚至政府收支行为及其机制的不规范,在相当程度上是由此而引发的。就此而言,当前财政收入的高... |
|
 | 扩大内需: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 [郑新立] | 2000/4/11 |
两年来,全国上下认真贯彻中央关于扩大内需的方针,取得了明显成效。为了继续保持经济的较快增长,胜利跨入二十一世纪,今年我们必须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促进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把扩大内需作为宏观... |
|
 | 中国企业集团的组建与管理——七论社会主义条件下的股份制度 [曹凤岐] | 2000/4/10 |
中国应当发展企业集团。发展企业集团是新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 ,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资源配置的需要 ,也是实现国有经济发挥主导作用的前提条件。发展企业集团应解决以下问题 :首先 ,要加快现代... |
|
 | 开放我国空中市场,加快民航体制改革 [胡鞍钢] | 2000/4/8 |
作者对为何朝阳产业出现巨额亏损 进行了论证,并提出民航体制改革的关键是“政企分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制定公平竞争规则与政策,打破少数企业垄断航线(包括国际航线)的局面,实行基... |
|
 | 外贸形势发展展望及思考 [胡少维] | 2000/4/7 |
对外贸易作为驱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90年代以来为我国的经济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1999年下半年外贸出口“出乎预料”地好转,为全年经济增长完成计划目标奠定了良好基础。2000年外贸进出口... |
|
 | 近期国际经济运行状况与走势分析 [刘婉娜] | 2000/4/5 |
进入2000年以来,世界经济继续向好。美国经济依旧强劲增长;欧洲经济进入了经济周期的上升期,股价指数、消费信心指数均突破记录,商业信心和工业信心指数亦在上升;日本经济已出现复苏迹象,亚洲经济加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