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处于21 世纪经济运行轴心的中国资本市场 [吴晓求] | 2000/2/15 |
现代科技与现代金融是推动21 世纪经济增长的两个巨轮, 发达的资本市场是现代金融的心脏和特征性标志, 我们应从国家战略的高度和经济发展的逻辑角度来认识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问题。 |
|
 | 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的新的里程碑——《证券法》的出台及其意义 [曹凤歧] | 2000/2/10 |
历时六年多的实践,《证券法》于1998年12月28日颁布,它的出台引起了较大的轰动,应该说是中国证券市场发展中的大事,也是中国证券市场法制建设的重要里程碑。它必将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产生积极地影响。 |
|
 | 新世纪中国货币政策的挑战 [谢平] | 2000/2/2 |
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将近两年中国货币政策实践中遇见的矛盾和挑战作初步的理论分析。1、货币政策的多目标约束,迫使中央银行在多目标之间寻找平衡,往往可能采取机会主义的手段注重短期效果和表面效果。2、通... |
|
 | 西部大开发与农村基本医疗保健服务的改善 [朱玲] | 2000/2/2 |
反观我国的地区差距,西部之所以落后于东部,并不仅仅在于其自然环境恶劣、物质基础设施薄弱。每一个关注区域发展问题的人大概都会意识到,东西部之间更深刻的差距发生在人力资源领域,西部地区特别是西部农村... |
|
 | 一个村庄五十年的城市化变迁 [徐建青] | 2000/2/2 |
农村城市化可以有二种类型,或者说有二条道路,一种是通过农村工业化实现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向城市、城镇集中,以及随之而来的各项基础设施、商业、交通运输业等的建设和发展;另一种是城市郊区农村... |
|
 |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应更加注重体制的改革与创新 [李润亮] | 2000/2/2 |
2000年中国经济将面临加入WTO、西部大开发、各项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国际经济回暖等诸多方面的机遇与挑战,社会各界非常关注和重视宏观经济形势的走势及未来改革的动向。中国经济50人论坛就如下一些问... |
|
 | 跨世纪中国住宅业的发展及政策选择 [汪利娜] | 2000/2/2 |
住宅业不仅对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腾飞起过积极的促进作用,对中国跨世纪的经济发展更具有特殊的重大意义。特别是我国经济正处于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市场告别了短缺逐步向买方市场转变,居民消费在引导生产、... |
|
 | 新世纪中国货币政策的挑战 [谢平] | 2000/2/2 |
本文是将近两年中国货币政策实践中遇见的矛盾和挑战作初步的理论分析。面对通货紧缩、国内需求不足、失业增加、国内金融风险逐渐暴露、处理中小金融机构风险难度加大、国有企业改革步履唯艰、居民消费和非国有... |
|
 | 今年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十大取向及建议 [徐连仲] | 2000/1/26 |
在国家增加投入、扩大需求的政策措施作用下,1999年我国经济运行保持了平稳增长的态势,企业经济效益有所提高、居民消费稳定增长、外贸出口出现了恢复性高速增长,全年可以实现甚至超过预定的经济发展目标... |
|
 | 扩张性宏观政策与经济体制改革 [樊纲] | 2000/1/21 |
面对经济增长率继续下滑的局面,政府应该采取怎样的宏观政策?首先,中国经济不能不加快改革,同时也不能停止增长。其次,在2-3年内实行扩张性的宏观政策,仍属正常情况。第三,目前还只能主要依靠财政政策... |
|
 | 如何看待当前的增长速度? [陈东琪] | 2000/1/21 |
如何看待当前的增长速度?第一点,去年的7.1%比较真实,虽然水分还未完全挤掉,但是水分比前年的7.8%少一些了。第二点,去年的7.1%是一个平均值,从月度、季度看,表现为“前高后低”前三个季度在... |
|
 | 中国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 [刘鹤] | 2000/1/21 |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转轨经济大国,增长与经济结构和调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回忆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20年轨迹,我们不难发现一个事实,经济增长的动源总是起源于结构性的失衡状态,而增长的实现或消失又总... |
|
 | 经济增长能否止跌回升关键看政策落实 [梁优彩] | 2000/1/21 |
根据现在的经济走势,我们认为,只要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的宏观经济政策,今年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将会快于去年。但是,今年我国经济能否止跌回升仍有较大的不确定性。主要的不确定因素是... |
|
 | 中国外汇和汇率体制改革和发展的目标和前景 [贺立平] | 2000/1/21 |
中国外汇管理和汇率体制经过1994年改革及其随后的一系列措施,正在朝着成熟的现代管理体制方向迈进。1996年底,中国实现了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在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的两年多时间内,中国又较为成功... |
|
 | 中国外汇和汇率体制改革和发展的目标和前景 [贺力平] | 2000/1/21 |
政府绝不能成为企业资源的配置主体。在魏杰最近调查的10家国外企业中,它们总资产的99.3%来自市场渠道,而与政府毫无关系。其次,政府也无权成为企业制度的设计主体,企业内部和外部合同只能由企业自主... |
|
 | 乡村政治发展挑战传统领导意识 [党国英] | 2000/1/15 |
处于社会结构转变时期的国家,其主旋律是乡村社会的发展和转变。乡村发展包括经济发展、政治发展和文化发展几个方面,而广义的政治发展也包括文化发展。如果不懂得乡村政治发展,也就无法懂得乡村经济发展,乡... |
|
 | 中西部地区工业利用外资问题 [李海舰] | 2000/1/15 |
中西部地区工业扩大利用外资存在着诸多方面的障碍,但其主要障碍则是投资环境较差。投资环境差,从根本上讲,则在于现有物质资本存量较低、现有人力资本存量较低以及单位投资经济效益较低三个方面。提高向西推... |
|
 | 资本与劳动:谁是老板? [党国英] | 2000/1/14 |
由资本家获取企业经营剩余,并直接或间接管理企业,有利于企业的发展,有利于人类社会物质财富的增长;如果承认人类社会的整体福利是存在的,还承认它是物质财富数量的增函数,那么,这种资本雇佣劳动的制度,... |
|
 | 中国经济:稳步进入新一轮景气状态 [李国斌] | 2000/1/12 |
面对世界不景气给中国经济带来的严重影响,1998年下半年中国开始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并配合实施适当的货币政策,努力扩大内需,取得了积极成果。进入1999年,积极的财政政策与适当的货币政策被进一步... |
|
 | 通信行业形势分析与2000年展望 [刘明] | 2000/1/7 |
通信产业包括通信运营业和通信设备制造业,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的整个通信行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通信行业由原来的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行业。作者指出电信运营业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业务... |
|
 | 两岸经贸发展前景与美国经济 [裴长洪] | 2000/1/1 |
亚洲发生的金融危机和日本经济的停滞,严重毁坏了原有的东亚分工体系。未来台湾海峡两岸经贸关系是否能以新的世界经济循环为动力并继续推动两岸经贸发展,是本文试图回答的问题。本文认为,中国台湾经济在美国... |
|
 | 论企业家产权制度建设及其在中国的实践 [丁栋虹] | 2000/1/1 |
企业家产权制度高度化是西方企业家产权制度建设的主导方向,企业家所有权制度供给不足是我国企业家历史成长不足的制度根源,企业家产权分离是我国国有企业企业家行为失范的基本原因。 |
|
 | 全球化条件下的区域发展 [王德禄] | 1999/12/6 |
面对全球化与地区竞争,天津开发区作为天津增长最快、中国北方较为成功的外向型区域经济。怎样选择好自己的道路,谋划好自己的未来,首先取决于开发区的定位、取决于开发区与天津经济发展的关系。 |
|
 | “三农问题”的世纪反思 [温铁军] | 1999/12/1 |
与农村改革有关的学界人士大多知道,我们十多年来在各地试验区身体力行的,就是按照新古典的基本理论追求市场化,按照新制度学派的理论推进产权清晰化。这些年为了能够公正地对待任何理论,我对学界各派人士一... |
|
 | 世界经济明显复苏 [梁优彩] | 1999/12/1 |
今年世界经济已呈现出强劲复苏的势头。尽管世界经济潜伏着某些危机,但IMF和联合国LINK中心等国际权威机构认为今明两年世界经济呈加速增长趋势。预计今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将比去年回升0.5-1.0个百... |
|
 | "软着陆"后经济运行的新特点及政策启示 [刘树成] | 1999/10/13 |
1993-1996年,中国经济的运行成功地实现了"软着陆"。随后,中国经济的增长与波动出现了新特点:一是,在亚洲金融危机和国际金融动荡的世界大背景下,中国经济仍保持着较快地增长,既没有出现亚洲一... |
|
 | 国有企业改革的难点与对策 [肖金成] | 1999/9/30 |
改革以来,喊得最响亮的口号就是“政企分开”,并且把其作为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特征之一。为什么政企如此难以分开呢?其根源在于政资没有分开。政府仍然作为国有经济的所有者代表行使所有权职能。这就是现实中... |
|
 | 关于企业组织的“多级法人制” [吴敬琏] | 1999/9/16 |
本文是出于中欧国际工商学院(CEIBS)“中国经济”课程教学的需要,根据吴敬琏:《现代公司与企业改革》(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和《当代中国经济改革:战略与实施》(上海远东出版社1999)两书的... |
|
 | 关于企业组织的"多级法人制" [吴敬琏] | 1999/9/16 |
本文是出于中欧国际工商学院(CEIBS)"中国经济"课程教学的需要,根据吴敬琏:《现代公司与企业改革》(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和《当代中国经济改革:战略与实施》(上海远东出版社1999)两书的... |
|
 | 激励与约束 [钱颖一] | 1999/7/28 |
事实上市场经济有运行得好的,也有运行得糟的。重要的是看那个经济有没有动力,有没有很好的约束机制,是不是有竞争的环境。这就牵扯到一系列深刻的问题,诸如经济决策过程是分散的还是集中的;政府和市场的关... |
|
 | 我国能源供求前景与战略选择 [周大地,朱跃] | 1999/7/20 |
能源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动力。我国要想在今后几十年内经济保持较高速度的增长必然需要充足的能源供应,能源瓶颈仍将是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问题之一。因此,选择高效、可行的能源供应战略就显得十分重要。 |
|
 | 中国企业发展基本思路研究 [王家诚] | 1999/7/1 |
一、企业形势和发展任务。二、继续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一) 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二) 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前景。三、调整企业组织结构。(一) 合理发展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二) 发挥中小企业的... |
|
 | 中国企业发展基本思路研究 [王家诚] | 1999/7/1 |
一、企业形势和发展任务。二、继续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一) 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二) 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前景。三、调整企业组织结构。(一) 合理发展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二) 发挥中小企业的... |
|
 | 知识经济的挑战与高科技风险投资 [曹远征] | 1999/6/10 |
在我国,过去风险投资的主要任务基本由财政承担。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财政逐渐退出这一领域而开始形成了空白,特别是考虑到由知识经济的挑战而带来的全球性产业结构调整,塑造支持高科技产业发展的风险投... |
|
 | 直接启动消费 促进经济发展 [刘树成] | 1999/6/6 |
我国经济增长率的下滑,从1993年下半年起,到1998年,已连续下滑了6个年头。从去年下半年到今年1、2月,这种下滑趋势已开始有所扭转,但进入3、4月后,特别是4月份,又出现了新情况:我国工业生... |
|
 | 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史清琪] | 1999/5/30 |
21世纪是高科技的世纪,21世纪是信息时代。日新月异发展的高技术和广泛应用的现代化信息将成为21世纪全球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最强大的生产力。对我国来说,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及用高技术革新改造传统产业... |
|
 | 中小企业融资机制及其风险管理 [蓸风歧] | 1999/4/3 |
目前民营企业资融困难,资金问题已成为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瓶颈”。为了促进民营企业迅速发展,必须建立起民营企业外部融资体制拓宽其融资渠道,如加强对民营中小企业在货款、发行股票和上市、高科技风险投资... |
|
 | 关于发展投资基金的战略思考 [曹凤岐] | 1999/2/19 |
我国基金市场发展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整个基金业的发展缺乏一个战略性思考。相对于投资基金的具体管理而言,战略思考更加重要。本文针对中国投资基金业的发展环境、投资基金的管理与运作、投资基金的监管等方... |
|
 | 21世纪初期我国经济发展展望和战略选择 [王一鸣] | 1999/2/15 |
21世纪初期,我国经济发展将进入一个新的重要时期,我们要为实现第三步战略部署开好局,起好步,打好基础。面对世纪之交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我们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解放思想,求实创新,振奋精神... |
|
 | 我国居民收入资本化趋势的实证分析 [吴晓求,冯巍,李志玲] | 1999/1/15 |
居民收入资本化指的是随着居民资产规模的累积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居民收入性质逐渐发生变化,已经不仅仅用于消费性支出和预防性储蓄,追求资本收益的资本性支出在居民收入中所占比重出现逐渐上升的趋势,主... |
|
 | 上市公司资产重组与并购———六论社会主义条件下的股份制度 [曹凤岐] | 1999/1/11 |
本文论述了我国上市公司资产重组与并购的一些重要问题。1、企业资产重组和并购是现代经济发展的一种重要现象,是实现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途径。2、上市公司的资产重组和并购是配置企业资源的有效手段。3... |
|
 | 把统筹城乡发展列入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计划和实践之中 [陈锡文] | 1999/1/8 |
根据十六大提出的目标,我国将在2020年左右建成全面小康社会。而和中国同属发展中国家的巴西在2002年的人均GDP就已经突破了3000美元,这正是我们规划中的全面小康的重要衡量指标之一。同样在2... |
|
 | 《证券法》出台过程及重大意义 [曹凤岐] | 1999/1/8 |
1998年末,经过人大五次审议的《政券法》终于出台了,这是中国证券市场法制建设的重要里程碑,必将对中国的资本市场和金融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乃至中国经济的发展与改革产生重要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本文就... |
|
 | 论中国经济学发展的十大原则--世纪之交中国经济学发展的回顾与走向 [丁栋虹] | 1999/1/1 |
中国经济学的发展必须坚持十大原则:主体性原则、整体性原则、规范性原则、实证性原则、历史性原则、继承性原则、创造性原则、理性原则、学术性原则和开放性原则。 |
|
 | 管理知识与知识管理 [王德禄] | 1998/11/13 |
在知识经济时代,管理知识的生产不再局限于工商管理学院等传统的教育、研究机构,更多的管理知识是从那些高技术的、先进的大公司与专业咨询公司中产生的,包括知识经济这类新知识的生产。咨询企业的核心就是对... |
|
 | 依靠科技进步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 [史清琪] | 1998/4/30 |
依靠科技进步、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意味着资源配置不断优化,表现为产业不断升级。中国目前正处在工业化中期阶段,实现工业化尚需二十多年努力。1998年世界银行《发展报告》预测2030年全世界将进入... |
|
 | 新形势下能源节约工作千万松懈不得 [王家诚] | 1998/4/30 |
近年来,我国能源供需形势很好。我国经济已连续7年保持高速增长,但并未发生像过去几年那样能源严重短缺的情况。相反,在国内能源市场上,煤炭出现了供大于求的局面,全社会煤炭库存量有增无减;对外开放的扩... |
|
 | 东亚金融危机的教训:政策、制度与危机应对 [樊纲] | 1998/2/21 |
东亚国家出现了“泡沫经济”。“泡沫经济”主要是东亚国家内部的问题,是由于东亚国家经济制度上的缺陷、经济政策上的失误所致。这次金融危机留给我们的教训就是,一定要真正遵循经济规律。而在未来的发展过程... |
|
 | 正确处理工农和城乡关系是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核心 [王家诚] | 1997/6/1 |
一、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变化。二、产业结构的特点及其原因分析。1.产业结构的特点──工业产值份额和农业从业人员份额双高并存。2.传统农业经济和现代工业经济并存是形成中国特色产业结构的直接原因。3.... |
|
 | 正确处理工农和城乡关系是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核心 [王家诚] | 1997/6/1 |
一、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变化。二、产业结构的特点及其原因分析。1.产业结构的特点──工业产值份额和农业从业人员份额双高并存。2.传统农业经济和现代工业经济并存是形成中国特色产业结构的直接原因。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