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探索与演进 [范茂发] | 2000/5/10 |
增强国力,振兴中华,是中华民族百余年来的愿望。1949年新中国成立,结束了长达百余年的屈辱历史,取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从此,中华民族岿然屹立在世界东方。50年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尤其改革开放后... |
|
 | 中国金融体制战略性重组和改革的几点思考 [焦瑾璞] | 2000/5/10 |
未来中国的金融机构必然面临着机构购并等不可逾越的难题,并且巨大的不良资产也不是可以轻意可以解决的,因此对下一步中国的金融体制必须有一个战略性的重组和改革规划。《中国金融体制战略重组和改革的几点思... |
|
 | 关于治理通货紧缩的政策建议 [魏杰] | 2000/5/10 |
从目前我国通货紧缩的现状来看,治理通货紧缩有下述工作要做。一、实施积极的货币政策。第一,较大幅度地增加货币供应量,尤其是扩大中央银行基础货币投;第二,下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完善准备金制度;第三,... |
|
 | “中间扩散”的制度变迁方式与地方政府的创新行为——江苏昆山自费经济技术开发... [杨瑞龙] | 2000/5/10 |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显著特征是权力中心成为改革的倡导者和组织者,权力中心的制度供给能力和意愿是决定制度变迁方向、形式的主导因素。这样一种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方式在以较低的摩擦成本启动中国市场化改... |
|
 | 香港:迈向稳定的汇率制度 [胡 祖 六] | 2000/5/10 |
在未来,虽然我们相信港币的联系汇率会挺过最近的冲击,同时在目前东南亚国家固定汇率制度纷纷瓦解的情况下,选择放弃联系汇率将是代价沉重的错误, |
|
 | 政府收费研究 | 2000/5/10 |
)所谓政府收费,通常是指国家行政机关的收费。在我国,由于一部分事业单位也被赋予了政府行政管理职能,或本来应属政府行政机关的却被定为"事业单位",因而还包括事业单位以行使政府职能为事由的收费。近年... |
|
 | "十五"时期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 [王一鸣] | 2000/5/10 |
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十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中心任务是继续推进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随着工业化阶段性转换和产业结构升级的推进,经济发展对科技需求将迅速扩大。通过... |
|
 | 对原水吸收合并凌桥的换股比例估算的思考 [徐小庆 张兰] | 2000/5/10 |
本文以估算原水股份吸收合并凌桥股份的换股比率为例,说明上市公司间换股比例必须以内在价值作为交易标准,并在估价过程中体现了对换股比例估算的特殊估价理念:只须确定双方的相对价值而不必估计绝对价值,最... |
|
 | 传媒监督课题研究报告 | 2000/5/10 |
传媒监督是现代民主体制下,确保法治和人权不受侵害的重要力量,传媒业界因此而有"无冕之王"和"第四权"(相对于立法、行政、司法三权而言)的美誉。依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看,使传媒监督制度化、规范... |
|
 | 公司治理中的国有国控:一种过渡体制 [钱颖一] | 2000/5/10 |
产权和企业所有权都是过度经济学核心的问题。本文认为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过程中,国家所有权以及政府对企业的控制是一种过渡性的制度安排。以下从三个方面论述这个问题:
1. 如果市场机制完... |
|
 | 凯恩斯水土不服 [杨继绳] | 2000/5/10 |
1997年夏天,市场疲软,连续几次降息对刺激消费毫无成效,中国的经济学家大概想起了凯恩斯当然说过的话:为了刺激经济,货币政策作用不大,得靠财政政策,因为你能“用绳子拉动,却不能用绳子推动”。于是... |
|
 | 东亚金融危机的实质与国际经济的可能前景 [秦 海] | 2000/5/10 |
1、 东亚金融危机的实质: 国际上对金融危机的解释,最早仅仅是从"国际阴谋论"的角度来关注;另一个解释是金融恐慌论,其倡导者是哈佛大学的杰弗里·萨克斯;国际上的另一个解释是债务危机,其代表人物是... |
|
 | 开发区:下一步该是体制创新 [肖金成 韩凤芹] | 2000/5/10 |
开发区今后的发展要立足于变政策优势为体制优势,因而体制创新对于开发区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体制创新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企业制度创新,开发区的企业制度创新应从产权制度、资本组织形式、管理体制、企业内部治... |
|
 | 中国药业政府管制制度形成障碍的分析 [余 晖] | 2000/5/10 |
通过我国药品管理制度演进过程的回顾,我们不难发现我国药品市场上持续甚久的不良秩序(假劣药品泛滥和大处方等)与现行行政分散、地方分权的药政体制有极大关系。药业各界和政府有关部门正在酝酿一种行业管理... |
|
 | 大力提高装备工业对GDP的贡献率 [胡春力 吴坚忠] | 2000/5/10 |
我们能否完成新一轮产业结构升级,在相当程度上要依赖于我国装备工业水平的提高。因此,我国今后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空间,就是技术相对密集的包括工业设备和关键零部件的装备工业。调整产业结构、拉动经济增长... |
|
 | 发展文化产业与北京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选择 [高起祥] | 2000/5/10 |
从客观条件上分析,北京确实不具备发展经济的基本条件,不能再继续走过去走了几十年的工业化城市的道路。第一,北京是严重的缺水城市。第二,电力不足。第三,北京是个天然的内陆城市,不靠海。我说北京有三个... |
|
 | 国际货币体系的深层问题与前景 [刘云鹏] | 2000/5/10 |
正当全球经济一体化加快步伐的时候,国际范围内金融危机此起彼伏,不断发生。危机的中心总是那些经济开放进程从贸易自由化向资本流动自由化快速推进的国家或地区。这些危机之所以频频发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国... |
|
 | "十五"期间我国交通运输业发展与改革的基本思路 [宏观经济研究院综合运输所] | 2000/5/10 |
本文研究提出了"十五"期间我国交通运输业发展的方针和目标、我国交通运输业发展中应着力解决的几个重点问题以及"十五"期间我国交通运输业的有关改革问题。 |
|
 | 资本流动与区域经济发展 [刘 勇] | 2000/5/10 |
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是地区投资,投资所需资金的来源,一靠财政,二靠金融。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金融融资渠道重要性越来越大,并已超过财政。一般说来,一个地区金融越发达越有利于该地区... |
|
 | 对目前国内网络热的冷思考 [步德迎] | 2000/5/9 |
进入2000年,这股网络热日益火爆,国内股市首只超百元股票的记录由1998年还严重亏损、1999年刚进军网络界的亿安科技公司所创造。作者认为目前在我国不宜提发展网络经济,而应是发展网络技术和利用... |
|
 | 关于水价若干问题的认识 [温桂芳] | 2000/5/1 |
本文首先分析了商品水的定位问题,从水价和水的构成为基点,进一步分析如何提高水价与南水北调的关系。最后指出关于水价改革的四点建议和对策,以消除弊端,使水价体制更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
|
 | 中国:加快西部开发的外资政策 [胡鞍钢,吴群刚] | 2000/4/30 |
西部地区既存在发展的动力不足,缺乏新的投资来源和技术来源,又存在改革的动力不足,缺乏竞争机制和淘汰机制。因此,加快西部大开发,需要积极吸引外资,实行优先开放,建设开放型的经济。在进一步对西部地区... |
|
 | 中国:加快西部开发的外资政策 [胡鞍钢,吴群刚] | 2000/4/30 |
西部地区既存在发展的动力不足,缺乏新的投资来源和技术来源,又存在改革的动力不足,缺乏竞争机制和淘汰机制。因此,加快西部大开发,需要积极吸引外资,实行优先开放,建设开放型的经济。在进一步对西部地区... |
|
 | 美国股市动荡的原因和影响分析 [陈强] | 2000/4/29 |
今年3月13日至4月17日,美国股市出现了自1987年股灾以来最大的震荡,以技术股为主的纳斯达克综合指数(NASDAQ)由3月间的最高点5048点猛跌至4月15日的3321点,累计跌幅高达34.... |
|
 | 我国经济已开始新一轮稳定增长 [梁优彩] | 2000/4/29 |
作者基于扩张的宏观经济政策将继续推动国内需求增长、居民和企业家信心增强,将促进居民消费和企业投资活动持续回升、国际经济环境明显好转有利于我国扩大出口三个理由,得出结论:在今年年中前后,如果能在投... |
|
 | 人民币汇率机制、今明两年宏观经济运行以及未来经济体制改革评论 [李国斌] | 2000/4/29 |
英国独立经济学研究所所长CliveJ.McDonnell先生年初访问国家信息中心后发表了论文《大中华(流动性)陷阱》。Clive先生在文中建议,在中国外汇市场游戏规则中引入增加人民币汇率浮动性的... |
|
 | 中国经济已开始新一轮稳定增长 [梁优彩] | 2000/4/28 |
今年我国的经济实现了开门红,第一季度国民经济增长了8.1%,比去年同期高出1.7个百分点,最重要的标志就是国内需求和外贸出口增速同时加快。据专家分析,在目前全球经济都呈上升趋势的大环境中中国经济... |
|
 | 开放我国空中市场 [胡鞍钢,吴群刚] | 2000/4/28 |
作者对为何朝阳产业出现巨额亏损 进行了论证,并提出民航体制改革的关键是“政企分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制定公平竞争规则与政策,打破少数企业垄断航线(包括国际航线)的局面,实行基... |
|
 | WTO对我国经济体制的影响及对策 [祁京梅] | 2000/4/28 |
加入WTO要求中国按照国际游戏规则处理经济事务,要求政府对经济的管理和宏观调控更多地采取经济手段。这将促进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彻底转变,促使政府职能的转变,从而打破地区封锁和部门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