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
按照时间排列 按照点击率排列
论文搜索--共检索出9400篇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第8页/共188页       
 理解好运用好有利条件,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发展 [程风雨]2025/1/20
      在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实施5周年的重要时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和澳门的视察和讲话具有里程碑意义,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指明了方向。作为中国经济最具活力的区域之一,粤港...
 取消就业地参保户籍限制,促进人力资源合理流动 [李长安]2025/1/20
      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试行)》强调健全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促进人才流动,取消就业地参保的户籍限制。中国正处于从人口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本强国转型的关键时期,流动人口规模不...
 开创乡村全面振兴新局面 [吕之望,马铃,贾伟,蔡海龙,李军,肖鹏,辛贤]2025/1/17
      2024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坚持尊重农民意愿,发挥农民主体作用,以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为目标。经过一年努力,中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粮食产量再创新高,农民收入增长稳定,农村社会和谐。2024...
 营造公平公正市场环境筑牢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基础 [罗文]2025/1/17
      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总结了2024年的成就,分析了当前经济形势,并提出了2025年的工作要求及政策取向。明确市场监管部门需要增强改革意识,提升综合监管能力,以更好支持经济和社会的高...
 统筹好总供给和总需求关系 [李雪松]2025/1/16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统筹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关系,以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确保经济稳定增长。总供给与总需求是宏观经济分析的基本概念,其平衡是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的前提。当前我国面临的主要矛盾是国...
 为什么要梯度培育创新型企业 [邓子纲]2025/1/16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需加大社会资本对创新型企业的投入,并实施梯度培育。创新型企业指通过自主知识产权和科技创新获得竞争优势的企业,近年来在我国经济中不断崛起。梯度培育分为四个层次:具备创...
 统筹好做优增量和盘活存量的关系 [曾铮]2025/1/15
      在辩证统一的视角下,存量与增量之间相互依存、促进与转化,构成了经济资源配置的重要基础和动力。根据《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需优化增量资源与存量结构,以全面提升资...
 “双碳”战略引领催生绿色生产力 [康艳兵,闫金光]2025/1/15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我国积极实施“双碳”战略,推动绿色低碳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促进产业革命与经济社会绿色转型。2023年,中国在可再生能源发电、新能源汽车及热泵等方面的新增装机量和产销量均超过全球一...
 以高水平生态保护赋能大湾区高质量发展 [陈能军,赖明明]2025/1/14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总结了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成就,强调了四个转变:从重点整治到系统治理、从被动应对到主动作为、从全球环境治理参与者到引领者、从实践探索到科学理...
 2025: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展望和启示 [管涛]2025/1/14
      2024年7月底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了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加强宏观政策的逆周期调节。9月底,会议推出了一系列增量政策,旨在提振消费和扩大国内需求,取得了显著成效。政策的广泛性、...
 2025: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展望和启示 [管涛]2025/1/14
      2024年7月底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了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加强宏观政策的逆周期调节。9月底,会议推出了一系列增量政策,旨在提振消费和扩大国内需求,取得了显著成效。政策的广泛性、...
 以高水平生态保护赋能大湾区高质量发展 [陈能军,赖明明]2025/1/14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总结了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成就,强调了四个转变:从重点整治到系统治理、从被动应对到主动作为、从全球环境治理参与者到引领者、从实践探索到科学理...
 有效降低生育家庭成本和妇女负担 [王晓莉]2025/1/13
      近年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生育成本对人口问题的影响,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以降低生育、养育和教育成本,旨在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2021年发布的《决定》明确到2025年要建立积极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显...
 正确理解积极培育新型婚育文化 [贺丹,史毅]2025/1/13
      当前,中国的生育意愿和生育水平呈现双重下降趋势,年轻群体对婚育产生“恐婚”“恐育”的心理,家庭功能面临挑战。为了促进生育友好型社会的建设,需要提升生育支持政策的包容性,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的人口服...
 精准施策建好无废城市 [田磊,李伟]2025/1/10
      当前,许多地区通过强化固体废物和新污染物治理,加快推进“无废城市”建设,以促进城市的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作为一种新型城市发展模式,“无废城市”旨在通过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实现固体废物的源头减量、...
 积极促进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更好结合 [王琛伟]2025/1/10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发布《关于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意见》,旨在解决行政检查频繁、随意性大的问题,推动“无事不扰、无感服务”的新型政务环境。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相辅相成,政府应减少对市场的干预,以提供...
 数字经济赋能先进装备制造业 [蓝庆新]2025/1/9
      先进装备制造业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其发展对于提升国家和区域的国际竞争力至关重要。当前,该行业正经历创新驱动、集群带动和数字赋能的转型,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升级。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在此背景下...
 促进“中国服务”加快走向世界 [林梦]2025/1/9
      全球已进入服务经济时代,服务业在全球GDP、外商直接投资和就业岗位中占据重要地位。当前,全球服务业开放发展呈现出新特征,包括服务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增强、开放水平提高以及国际经贸规则的重塑。我...
 靶向施策健全金融服务体系 [田轩]2025/1/8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健全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以应对当前经济挑战并引领未来经济发展。一个完善的金融服务体系是经济稳健发展的基石,能够满足不同规模和发展阶段企业的融资需求,提升资源配置效率,促进消费...
 以新质生产力牵引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陶锋,徐扬]2025/1/8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质生产力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关键作用,指出其具有高科技、高效能和高质量特征。新质生产力通过技术革命和产业转型,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文章分析...
 生态产品及其价值实现探析基于政治经济学的思考 [庄贵阳,丁斐,王思博]2025/1/7
      面对日益严峻的全球生态危机,人类社会必须采取自觉行动进行生态治理,以维系人与自然物质变换扩大再生产的一般生产条件。提高地球生态系统的自净化能力,这一社会使用价值的生产是生态劳动及其产品生产的根本...
 文化视角下的中国消费密码 [王宁]2025/1/7
      在当前投资和出口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相对下降的情况下,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日益凸显。然而,我国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和消费率却长期偏低。中国居民的消费行为在许多方面呈现出与西方消费者不同的情况,需...
 健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制度机制意义重大 [马健斌]2025/1/6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高度评价新时代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成就,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重要指引。《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健全铸牢中华...
 健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制度机制意义重大 [马健斌]2025/1/6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高度评价新时代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成就,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重要指引。《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健全铸牢中华...
 以历史主动精神推进共同富裕伟大实践 [潘雪峰]2025/1/6
      历史主动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重要体现,展现了其对人民的历史担当和发展责任。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将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奋斗目标,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成功应对各种风险与挑战,达成...
 以历史主动精神推进共同富裕伟大实践 [潘雪峰]2025/1/6
      历史主动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重要体现,展现了其对人民的历史担当和发展责任。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将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奋斗目标,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成功应对各种风险与挑战,达成...
 数据驱动的科技与产业创新所呈现的特征 [江小涓,宫建霞,李秋甫]2025/1/3
      人工智能驱动的科学研究正在推动科学界向数据驱动的科研范式转变,强调创新不仅限于科学研究,还需涵盖技术开发、产业转化和市场应用等全链条。当前,数据的复杂性和数量正在重新定义创新链条上各方的交互方式...
 建好高标准农田,筑牢农业强国建设根基 [陈明辉]2025/1/3
      在近日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性,指出要严守耕地红线、高质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并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文章探讨了耕地保护的必要性,提出“保数量、提质...
 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黄永林,郝挺雷]2025/1/2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强调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文章指出,科技创新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需加强高科技创新...
 大力提振消费须综合施策 [杨志勇]2025/1/2
      2024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2025年重点任务之一为"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提振消费被视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需从多方面入手。首...
 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 [董志勇]2024/12/31
      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是确保国家各类宏观经济政策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保持协调性和一致性的关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了政策“组合拳”的重要性,要求加强财政、货币、就业、产业等政策的协调配合。...
 把创新作为发展向海经济的核心动力 [倪巧]2024/12/31
      我国海洋资源丰富,发展向海经济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创新是发展的核心动力,推动海洋科技创新是实现向海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通过加强海洋科技创新、优化海洋产业结构、培养高素质...
 智慧农业为乡村振兴插上腾飞的翅膀 [黄朝椿]2024/12/30
      本文探讨了智慧农业在推动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随着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智慧农业通过传感器网络、物联网、大数据分析等手段,实现了农业生产的智能化和高效化管理,提升了农业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
 壮大耐心资本,筑牢金融强国之基 [杨涛]2024/12/30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发展耐心资本,以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增强内生增长动力。耐心资本的核心在于提供中长期资金支持,优化金融体系和融资结构,服务于新质生产力的提升。本文分析了耐心...
 勇担述学立论时代使命 [陆俊杰]2024/12/27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立足时代潮头,积极为党和人民建言献策,承担历史使命。新时代的使命在于创造和发展以中国式现代化为标志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为此,工作者需...
 让老产业在转型升级中焕发生机 [华珊]2024/12/27
      纺织工业是我国传统的支柱产业,对经济发展和国际贸易具有重要影响。近年来,尽管产业体系优势和韧性显现,但纺织业面临要素成本上升和消费需求不足等挑战。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纺织业需加快高端化、智能化和绿...
 为新时代战略性产业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渠慎宁]2024/12/26
      战略性产业是由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构成的,已成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和各国科技竞争的关键动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战略性产业的重要性,以实现产业结构高端化和经济增长新动...
 以优秀文化赋能美丽城乡空间创新 [李麟学]2024/12/26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七个聚焦”中,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和建设美丽中国三者相互交织,展现出文化与城乡空间创新的巨大潜力。城乡公共空间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其创新治理成为文化建...
 与时俱进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刘洪愧]2024/12/25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要求到2035年全面建成这一体制。本文探讨了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延续性、时代紧迫性及其构建的必要性,指出...
 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高强]2024/12/25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其发展壮大对于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积极发展乡村富民产业,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壮大县域经济。发展县域经...
 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 [涂圣伟]2024/12/24
      工农城乡关系是现代化进程中长期且全局性的问题。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将其提升至全新的战略高度。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不仅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目标,也是解决城乡...
 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走深走实 [郭克莎]2024/12/24
      实体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而数字技术与数字经济则是新一轮国际竞争的关键领域。促进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的深度融合,不仅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撑,也是提升经济韧性和活力的必要举措。中央经济工...
 以创新型人才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 [侯万锋]2024/12/23
      新质生产力是以创新驱动为核心,通过优化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组合,形成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生产力。人才作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对于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至关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畅通教育...
 理解好运用好我国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 [洪向华,于欢]2024/12/23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中国经济基础稳固,优势明显,韧性强,潜力巨大,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未变。文章强调,在党的全面领导下,集中力量办大事是实现经济稳健发展的根本保证。通过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构建高水...
 统筹推进就业扩容提质 [韩晶]2024/12/20
      2023年,中国不断健全就业促进机制,突出就业优先导向,各地区和部门出台了一系列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政策,取得了积极成效。截至10月底,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达到1132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为...
 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新高度 [孙代尧]2024/12/20
      2023年10月,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提出并系统阐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文化思想总结了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的实践经验,标志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
 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创新性探索 [顾海良]2024/12/19
      习近平经济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理论成果,旨在为中国式现代化和民族复兴提供指导。该思想深深扎根于中国的实际情况,强调从中国实践出发,解决经济发展中的新问题,推动理论创新与实践相...
 知识产权激励创新成效加速显现 [马一德]2024/12/19
      今年以来,中国在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知识产权保护法治保障持续增强,知识产权的转化运用效益加速显现,创造质量稳步提升。这些成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
 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方玉梅,刘可]2024/12/18
      高质量发展已成为新时代中国经济工作的主旋律,民营经济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民营经济在汇聚创新人才、具备创新优势、推动科技创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面对全球...
 探索新质人才超前培育,助推浙江新质生产力跃升 [廖丹子]2024/12/18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教育、科技和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支撑,提出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新质人才作为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具备跨界学习和创新能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论文搜索--共检索出9400篇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第8页/共188页       
版权所有:中经网数据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