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
按照时间排列 按照点击率排列
论文搜索--共检索出9400篇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第9页/共188页       
 推进农业全产业链数字化转型 [赵晓飞]2024/12/17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农业农村领域的普及应用,以推动农业全产业链的数字化转型。农业全产业链数字化转型指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对农业生产、加工、流通和销售等环节进行全面升级,实现高效...
 数字经济赋能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王琼]2024/12/17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数字经济逐渐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尤其在长江经济带这一重要经济区域,其潜力与优势尤为显著。数字经济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为基础,推动生产、生活和治理模式的深刻...
 统筹推进财税体制改革 [马海涛]2024/12/16
      统筹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应当把“进一步理顺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作为逻辑起点,充分发挥中央的宏观调控功能,从税制体系、地方专项债券和预算支出等维度进行制度与政策的优化调整,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的财...
 用好人工智能,为经济发展赋能 [深圳市社会科学院与前瞻产业研究院联合课题组]2024/12/16
      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深圳具有良好的政策环境、坚实的产业基础和广阔的市场空间,为人工智能产业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本文针对深圳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提出建议,强调加快...
 践行大食物观,促进蔬菜水果高质量供给 [潘文博]2024/12/13
      本文强调了蔬菜水果产业在农业农村经济中的支柱地位,并总结了我国蔬菜水果产业的发展现状。针对产品同质化、科技创新不足等问题,提出了推进蔬菜水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思路目标,包括优化生产结构、推进绿色标...
 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农业发展 [吴孔明]2024/12/13
      本文深入探讨了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性,强调农业科技进步对国家粮食安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和农业强国建设的推动作用。文章梳理了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取得的重大成就,包括育种技术、耕地保护、农...
 切实把“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落到实处 [全面依法治国研究中心]2024/12/12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强调了法治在优化营商环境中的核心地位。文章从平等保护市场主体产权、规范政府市场边界、构建公平法治环境、维护交易安全等方面,阐述了法治对营商环境的积极作...
 宏观经济治理有力推动经济质效向好 [郭丽岩]2024/12/12
      今年以来,我国通过加强宏观经济治理,有效推动经济质效向好。政策上,我们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统筹短期应对与中长期发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内需,促进国民经济循环。同时,...
 激发民营经济内生动力的方法论 [任映红]2024/12/11
      当前,受多重因素影响,一些民营企业发展遇到困难。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推动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力量。更好地促进民营...
 东北全面振兴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李政]2024/12/11
      作为新中国工业的摇篮,东北地区拥有一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产业,资源、产业、科教、人才、基础设施等支撑能力较强,发展空间和潜力巨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强化东北...
 以自身发展讲述精彩中国故事 [谭哲理]2024/12/10
      中国深化改革开放,有助于推动中国及其全球合作伙伴尤其是南南合作相关国家进一步发展。总的来看,尽管面临挑战,但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就是值得称道的。中国能够通过平等的伙伴关系同世界分享其成功经验,推动构...
 做好文化和科技的“融合题” [钟君]2024/12/10
      在新的起点上,走好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之路,既要充分发挥科技对文化建设的支撑作用,又要发挥文化对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还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必须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聚焦制约文化和科技融合的瓶...
 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郑江淮,陈英武]2024/12/9
      面对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我们必须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强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改造提...
 加快落实一揽子隐性债务化解政策 [蓝佛安]2024/12/9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入实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化解方案,确保债务高风险省份和市县既真正压降债务、又能稳定发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完善政府债务管理制度,建立全口径地方债务监测监管体系和防范化解...
 深刻认识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范恒山]2024/12/6
      “因地制宜”体现了新质生产力发展和区域国土空间的逻辑联系与内在规律,为各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指明了方向。各地要根据自身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从实...
 促进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 [熊安静]2024/12/6
      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是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条件,对于激发社会活力、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分配公平等方面具有深远的重要影响...
 新时代重大经济理论实践问题的科学回答 [刘守英]2024/12/5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经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实践导...
 深入理解把握新质生产力的基本内涵 [黄志斌]2024/12/5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生产要素创新配置和产业转型升级催生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其基本内涵是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的优化组合和更新跃升。文章深入剖析了新质生产力对劳动者、劳动资料...
 发挥县城的城乡融合纽带作用 [杨玉珍]2024/12/4
      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的重点在县城,需充分发挥县城作为城乡融合纽带的关键作用。通过建设现代化市场体系、产业体系和治理体系,提升县城综合承载能力,支撑城乡融合发展。重点在于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
 形成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 [孙蚌珠]2024/12/4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质生产力概念,强调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文章论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提出全面深化改革构建新型生产关系,以适应新质生...
 把握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科学方法 [吕炜,刘欣琦]2024/12/3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能够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
 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 [袁红英]2024/12/3
      当前,我国正处于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时期,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既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破解城乡发展不平...
 一体推进大湾区教育、科技、人才发展 [苏婉贞]2024/12/2
      近年来,粤港澳大湾区以打造成为教育和人才高地、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为发展规划,以加强高等教育合作为重点推进大湾区国际教育示范区建设,不断推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发展,形成教育、科技...
 培育耐心资本,促进硬科技创新 [余湄,边江泽,张冀]2024/12/2
      推动金融高效赋能新质生产力,壮大“耐心资本”以促进硬科技创新发展,需要政府、市场、投资机构等多方协同发力。建议创设培育耐心资本的政策环境,强化硬科技企业种子期的国家扶持力度,并推动科技保险机制的...
 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 [徐留平]2024/11/29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印发,为进一步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指明了前进方向,注入了新的动力。工会要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把深入贯彻落实《意见》...
 主动对接欧盟碳交易市场体系 [张晗]2024/11/29
      在全球绿色转型背景下,中国应主动对接欧盟碳交易市场体系,以适应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欧盟碳交易市场体系包括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和碳边境调节机制,旨在通过市场化手段推动碳减排。中国应加快推进全国碳市场建...
 把握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关键环节 [葛扬]2024/11/28
      本文探讨了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环节,强调其对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作用。文章指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制度保障,通过深化改革、优化资源配置、加强政府...
 以新的生产力理论指导高质量发展 [黄茂兴]2024/11/28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是绘就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宏伟蓝图的关键落笔,必须通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围绕突破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从技术革新、绿色发展、要素创新、产业...
 系统施策提升产业工人技能 [魏琪嘉]2024/11/27
      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期发布的《关于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旨在提升产业工人技能,以适应新型工业化发展需求。文章强调,职业教育是关键,应加大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力度,提升职业教育办学水平,...
 多角度研究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 [逄锦聚]2024/11/27
      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需要从多角度深化研究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本文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展开,强调科技创新和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性,...
 深刻领会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立场 [权衡]2024/11/26
      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立场是以人民为中心。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丰富和发展,体现了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关...
 坚持开放联通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 [徐占忱]2024/11/26
      本文概述了2024年APEC会议的主题和成果,强调中国在推动亚太自贸区建设和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中的引领作用。文章指出,中国的开放发展是亚太经济合作的重要推动力量,并积极倡导和推动亚太自贸区建设。...
 中国为完善全球治理注入新活力 [凌胜利]2024/11/25
      本文介绍了中国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九次峰会上为完善全球治理注入新活力的举措。中国提出“五大主张”推动全球治理变革,宣布“八项行动”促进世界共同发展,并展示大国担当,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文章...
 加快推进用水权交易制度体系建设 [李国英]2024/11/25
      本文阐述了加快推进用水权交易制度体系建设的重要性,提出了完善用水权初始分配体系、水资源监测体系、用水权交易市场体系、用水权交易平台体系以及用水权交易市场监管体系的五项措施。建立用水权交易制度对于...
 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韩文秀]2024/11/22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文章回顾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历程,指出其在推动生产力发展、改善民生、应对国际变局和国家治理现代化方面的重要性。...
 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 [陶玲]2024/11/22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科技创新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为支持科技创新,需构建相应的科技金融体制,加强金融对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支持。本文分析了金融支持科技创...
 构建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 [原磊]2024/11/21
      构建新型生产关系是坚持守正创新的过程。“守正”主要体现在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是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基础、统筹发展和安全的重要保...
 始终坚守守正创新这一重大原则 [许先春]2024/11/21
      坚持守正创新,是我们党历经艰辛探索得出的科学认识,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积累的宝贵经验。我们要从战略和全局高度深刻认识守正创新的重要性、紧迫性,切实增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
 颠覆性创新与数字经济协同共促高质量发展 [南储鑫,罗玉辉]2024/11/20
      数字经济和颠覆性创新彼此呼应、相互影响、相互推动。为了更好地推动颠覆性创新和数字经济协同共促高质量发展,需要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充分激发中小企业创新活力,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极为丰富的应用场...
 全面认识我国经济发展的潜力、活力和底气 [张晓晶]2024/11/20
      当前,我国正处于结构转型的关键期,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增多。但要看到,我国经济的基本面及市场广阔、经济韧性强、潜力大等有利条件并未改变。同时,我国发展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如何回答数字经济时代之问 [任保平]2024/11/19
      工业经济时代向数字经济时代的转变,带来了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的深刻变化。解释数字经济时代的新现象新问题,应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原理和方法为指导,着重研究数字经济的基本要素、应用场景、规范...
 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人才高地 [魏伟,刘豆豆]2024/11/19
      广东省委十三届五次全会提出,“围绕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科技体制改革、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加快形成面向未来的创新型经济结构和发展模式”。当前广东正...
 发展新质生产力需培育更多新型劳动者 [孙晓晖]2024/11/18
      新质生产力是一场深刻的生产方式变革,要求劳动者与生产资料形成更高质量的组合方式。一般而言,劳动者素质越高,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质量就越高,反之则越低。高素质劳动者的分布也会影响劳动者与生产资料...
 对症施策推进数字社会治理精准化 [王增进]2024/11/18
      推动社会治理运用数字技术走向精准化是大势所趋,也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路径。在推进数字社会治理精准化的路径中,我们需从多方面入手,综合施策。既要拓展数字技术的应用场景,实现技术...
 科技强者恒强?AI可能例外 [李峥]2024/11/15
      近期一种观点认为,AI可能会终结后发国家的赶超优势,固化“强者恒强”的国际政治经济格局。这种观点的依据是,传统上,后发国家往往可以通过学习经验、减少试错成本、以较低成本引入先进技术等方式实现后发...
 聚焦提升优势产业领先地位 [伍长南]2024/11/15
      当前,我国产业发展在规模、完备程度等方面具备一系列优势条件,一些领域具备国际领先的技术研发、产品制造和市场应用能力,但部分产业在创新能力、发展动能、人才储备、产业布局等方面还存在不足,某些高端领...
 坚持推动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 [王明姬]2024/11/14
      把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一体统筹推进、畅通循环,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全景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以统筹推进一体改革为发力点,解决深层次矛盾,推动教育...
 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 [金轩]2024/11/14
      过去十年,是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化规模化加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十年来,我国各类车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汽车产业发展方向、政策体系、战略路径、安全保障、全球视野等方面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推动新能...
 技术转化须下足第二个“笨功夫” [岳华]2024/11/13
      科技创新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科技创新的完成需要经历“科技研发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科技成果产业化”阶段。高等教育处在教育、科技和人才一体化的枢纽位置,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
 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 [吕炜]2024/11/13
      党的二十大突出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目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是要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坚持需求导向和产业化方向,...
论文搜索--共检索出9400篇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第9页/共188页       
版权所有:中经网数据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