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宋代财政复合单位考释 [包伟民] | 2025/3/24 |
宋人往往将各种不同内容与价值的钱物数据简单相加,得出一个“贯石匹两”式的复合性单位,用以描述财政收支情况。此类现象在北宋文献记载中大量存在,令后人费解。要解决这一问题,应该跳出财政核算的传统思路... |
|
 | 科技金融政策的创新溢出效应 [曹廷求,彭文浩] | 2025/3/24 |
科技金融政策是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工具,现有研究主要关注政策的直接创新效应,忽视了其可能产生的创新溢出效应。以科技部等五部门分两批实施的“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政策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 |
|
 | 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新中国核电技术发展历程 [苏熹] | 2025/3/24 |
20世纪70年代初,党和政府对于核电建设做出部署。以国家核电发展动力转换为划分标准,至今中国核电建设历经三个发展阶段:1970-1994年,以核工业保军转民为动力,中国采用自力更生和国外引进两种... |
|
 | 金融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历史经验与中国启示 [何青,胡通,梁柏林] | 2025/3/24 |
新质生产力是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充分发挥金融的功能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一大要求。三次工业革命的历史经验表明,金融、经济增长和生产力进步三者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一方面,金融可以提... |
|
 | 优化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研究 [刘尚希,程瑜,赵福昌,梁季,张立承,张琦] | 2025/3/24 |
进入新发展阶段后,运行30余年的分级财政体制的适应性不断减弱,央地支出责任、收入划分的不确定性、不可预期性日渐凸显,权责不匹配性更加突出。近年来着力推动的央地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效果不及... |
|
 | 后发经济体在全球产业链重构中的弯道超车 [余振,崔洁] | 2025/3/24 |
全球产业链重构为后发经济体提供了弯道超车的机会,有利于其充分发挥自身的后发优势,实现本土产业链的长足发展。纵观全球产业链发展史,颠覆性的技术创新、比较优势变化和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是驱动全球产业链重... |
|
 | 法成令修:新《环保法》对债券定价的影响研究 [王倩,边浩东,魏远国] | 2025/3/24 |
本文将环境规制效应延伸到债券市场,以新《环保法》的实施作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考察环境规制对企业债券信用利差的影响。研究发现,新《环保法》的实施能够显著提高重污染企业债券信用利差。将债券信... |
|
 | 优化资本市场枢纽功能夯实金融强国基础建设 [程实,赵东晨] | 2025/3/24 |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资本市场已经初具规模,并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体系化分工,但资本市场在融资与投资功能的平衡性、市场规则的完善度、投资者理念的成熟度等方面,仍然存在改善和提升的空间。本文围绕资本... |
|
 | 金融机构适当性义务的规则反思与制度优化 [刘轶,董敏,董捷] | 2025/3/24 |
我国金融市场发展迅猛,数字金融驱动金融产品持续创新。当前监管环境下,金融产品销售乱象屡禁不止,金融机构应当保证出售的金融产品适合客户,由此形成了金融机构对投资者承担的适当性义务。但适当性义务存在... |
|
 | 我国财政政策跨周期转变及其驱动因素研究 [刘金全,刘君] | 2025/3/24 |
本文采用时变参数模型,从省级层面对我国财政政策周期性进行动态测度,结果显示,随着经济快速持续发展,我国财政政策周期出现了“跨周期”转变,多数省份呈现财政政策顺周期扩张和逆周期向非周期乃至顺周期转... |
|
 | 系统性金融风险生成的机理与防范化解 [袁国方,宁薛平] | 2025/3/24 |
面对新的国际环境和国家科技创新大战略的有力实施,持续开展金融改革与创新、强化金融风险防范与监控,是我国金融安全和金融发展的关键所在。基于此,首先,从理论层面分析系统性金融风险生成的机理和传导机制... |
|
 | 我国政府债务的跨周期平衡治理 [金春雨,孙玉娇] | 2025/3/24 |
文章构建了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作用机制的理论框架,以经济波动为内生条件变量构建Self-Exciting IVAR模型,实证检验了政府债务在经济周期不同阶段下对经济增长的非对称效应。研究发现,经济... |
|
 | 数字平台信息生产与新创企业股权融资研究 [刘烨,吴佳燕,樊越琦] | 2025/3/24 |
以2014-2020年在京东众筹平台发起预售众筹的新创企业为样本,考察预售众筹融资表现是否对融资企业后续获得风险资本产生影响。实证发现,较好的融资表现可以彰显企业家才能和揭示市场需求,从而产生信... |
|
 | 公共数据资产管理及收益形成的模式探索与启示 [邢丽,樊轶侠,李承怡] | 2025/3/24 |
公共数据资产化的核心是释放或实现公共数据价值,以交换数据价值作为本质目标。但公共数据资产管理及收益制度的缺失制约了公共数据价值的充分发挥。近年来,对公共数据资产管理及收益形成方面进行了诸多有益探... |
|
 | 金融领域中人工智能应用的监管与法律规制 [赵炳昊] | 2025/3/24 |
人工智能技术逐渐介入金融领域,一方面提高效率、减少成本、优化决策,另一方面也带来了诸如个人隐私数据泄露、算法偏见、透明度不足、可解释性欠缺以及放大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等问题。当前人工智能技术被广泛... |
|
 | 中国产业转移的战略考量:特征、动因与政策展望 [洪俊杰,陈洋,杨志浩] | 2025/3/24 |
全球产业链格局正在加速重塑,全球经贸格局或将经历剧变,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已经到来。中国作为第五次国际产业转移核心参与者,在这一进程中呈现加工制造环节加速外迁、跨国资本流动朝资本流出方向集中、国内... |
|
 | 金融监管的溢出效应 [巴曙松,关师育,张兢] | 2025/3/24 |
金融监管是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重要途径,提升金融监管有效性有助于维护金融市场稳定,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基于中国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2012-2019年数据,本文运用固定效应模型,从企业创新视角实... |
|
 | RTA资本流动条款能否促进企业国际化? [余振,李晨曦] | 2025/3/24 |
“走出去”是发展开放型经济、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有效途径,探索中国企业如何更快更好“走出去”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基于制度因素视角,选取世界银行深度贸易协定(DTA)数据库中区域贸易协... |
|
 | 中国金融监管模式的演进与构建 [燕红忠,蒋震] | 2025/3/24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无危机增长”奇迹,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社会保持长期稳定,金融领域也长期兼顾效率与风险的平衡,金融监管无疑在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世界主要国家金融监管模式的历史... |
|
 | 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完善政府间收入划分视角 [刘勇政,徐贻帆] | 2025/3/24 |
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财政收入、理顺中央与地方的财力分配关系一直是我国财税体制改革的核心与主线之一。1994年分税制改革通过确立以税种划分为主体的政府间收入划分方式,建立起中央与地方之间较为稳定和规... |
|
 | 做好资本市场科技金融服务大文章 [王泊,徐广斌] | 2025/3/24 |
近年来,我国金融领域对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支持力度持续提升,科技、产业、金融的良性互动和正向循环日益紧密。其中,资本市场作为科技金融的生力军,已成为支持不同发展阶段的各类企业科技创新的重要平台。... |
|
 | 金融制裁背景下跨境支付体系的新路径探索 [黄晓薇,杜莉,卞洋] | 2025/3/24 |
地缘政治冲突、经济不确定性背景下,金融制裁实施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扩大,SWIFT作为跨境支付金融制裁的工具,使各国金融安全面临新的挑战。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与香港金融管理局、泰国中央银行、阿... |
|
 | 我国证券数据跨境流动的监管路径探索 [王洪涛,孙璐,熊友根,赵靖] | 2025/3/24 |
在数字经济背景下,数据跨境流动成为金融全球化的重要推动力。证券数据作为金融数据的特定分类,具有开放性高、定制性强、行业属性鲜明等特征,在个人隐私及企业利益保护、维护金融安全等方面有较强的监管需求... |
|
 | 普惠保险发展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陈秉正,毛羽] | 2025/3/24 |
普惠保险已得到政府和社会的高度重视,发展前景广阔,但仍面临巨大挑战。本文从普惠保险的定义、理论研究和发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等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首先,讨论了应如何界定普惠保险,指出对普惠保险有一个... |
|
 | CEPR:大宗商品价格--中国货币政策国际传导的主要途径 [Fabrizio Ferriani,Andrea Gazzani] | 2025/3/20 |
美国货币政策通常经全球金融市场快速传导,而中国货币政策主要则通过大宗商品价格产生巨大的全球溢出效应。中国货币政策对大宗商品价格的重大影响源于中国的“世界工厂”地位,及其货币政策通过大宗商品密集型... |
|
 | 文化接触与双重互惠:二手交易平台的“附近”建构机制 [帅满,葛雅南,金惠连] | 2025/3/20 |
本文采用深度访谈和参与式观察,以韩国超本地化二手交易平台Karrot的中国青年用户为研究对象,探索社交网络激活和强化"附近"的机制,研究发现:其一,语言强化、惯习同频的文化接... |
|
 | 形成与新质生产力更相适应的生产关系 [王蕴,毛科俊,于畅] | 2025/3/20 |
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规律,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也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重要原则。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建立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至关重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 |
|
 | 平台资本主义与产业后备军 [伊德利科隆比尼] | 2025/3/20 |
近年来,鉴于对数字平台进行范畴化的重大挑战以及数字平台所带来的巨大社会影响,劳动研究也一直聚焦于这一领域。然而,近期的这些研究大多具有浓厚的实证主义色彩,虽进行了丰富的描述,但在理论阐发上存在一... |
|
 | 乡村治理中的多重合意性协同 [许睿谦,王超,苏孟玥] | 2025/3/20 |
由“行政-社区-市场”多重制度要素叠加而形塑的制度复杂性正成为乡村广泛面临的治理挑战,乡村振兴需要乡村协调与有序治理。本文借鉴制度复杂性理论,为乡村治理的制度结构特征以及治理主体的能动与创新策略... |
|
 | 空间如何塑造劳动关系 [许友君] | 2025/3/20 |
基于上海市育儿嫂和雇主互动的经验资料,本研究发现,家政服务的劳动空间由工作空间与家庭空间构成,并且此双重劳动空间通过两套有着不同劳动要求与劳动想象的空间逻辑塑造了劳动关系。当劳动者与雇主选择的空... |
|
 | 数字财政的发展逻辑、国际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王婷婷] | 2025/3/20 |
数字财政是各国在顺应数字经济发展、深化财政改革过程中形成的新型财政治理模式,其以财政信息的联通性、财政管理的智能化、财政业务的集成化以及财政治理的效率性为主要特征,对于提升财政管理的效率、促进财... |
|
 | 发挥政策合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曾宪奎] | 2025/3/20 |
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涉及科技创新、教育发展等多个政策领域。首先,支持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是关键,因其是新经济增长点。其次,科技创新政策应注重提升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加... |
|
 | 你值得拥有!消费者为何青睐傲慢的品牌 [江霞,吴俊宝,姚卿,杨德锋] | 2025/3/20 |
越来越多的企业正使用傲慢的个性展示品牌,通过强调品牌的优越感贬低他人的方式提升品牌形象。本研究探讨他人模仿与自恋水平的交互作用如何影响消费者对傲慢品牌的偏好及其影响机制。通过四个行为实验发现了消... |
|
 | 受束缚的标准化 [刘睿睿,周洋] | 2025/3/20 |
算法管理研究认为劳动过程会通过数字技术呈现出极强的程序化和标准化特征,由此制造了千千万万被“困在系统里”的不稳定劳工。然而,对网络货运平台的个案研究发现,货运劳动的特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算法对劳... |
|
 | 感知社会流动性对消费者知识付费意愿的影响研究 [宋晓兵,鲁艺,于泽威] | 2025/3/20 |
随着互联网知识付费行业内竞争的不断加剧,各大知识付费企业纷纷采取“阶层焦虑”的营销宣传方式去吸引消费者,以期达到促进知识产品销售的目的。那么这种通过触发感知社会流动性来提高消费者知识付费意愿的营... |
|
 | 善用特色知识产权发展西部 [丛立先] | 2025/3/20 |
西部大开发战略是《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重要议题,强调西部地区作为国家重要的能源、高新技术与制造基地,需以“特色”为导向实现创新发展。国家知识产权局积极推进西部知识产权事业,并且通过科技与产业创新的... |
|
 | 美联储:2月号美国经济褐皮书 | 2025/3/20 |
美国整体经济活动自1月中旬以来略有增长。十二个联邦储备区中,六个储备区的经济活动持稳,四个储备区的经济活动略增,两个储备区的经济活动略降。总体而言,消费支出下降,民众的必需品需求旺盛,消费者对可... |
|
 | 如何理解货币政策的“适度宽松” [周跃辉] | 2025/3/20 |
2024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应对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一方面,我国经济总量突破130万亿元,尽管GDP增长5%,但有效需求不足和企业经营困难依然存在。为此,央行... |
|
 | 以关键环节重点突破引领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黄卫挺] | 2025/3/20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制定了2024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强调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结合,确保实现稳增长、稳就业和物价合理回升。在当前经济形势复杂的背景下,需以政策落实为抓手,针对短板和风险点... |
|
 | 算法权力在管理领域的研究回顾、探索与展望 [包艳,马伟博,廖建桥,赵海涛] | 2025/3/20 |
算法权力反映了算法对目标对象行为的控制力和影响力,强调算法对目标对象的过程监督、行为规范和意识引导。尽管算法权力在推动企业与劳动者价值共创,提升劳动者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方面具有重大价值和现实... |
|
 | 新时代推进共同富裕如何避免福利陷阱? [常庆欣,王腾] | 2025/3/20 |
如何避免福利陷阱是我们在中国式现代化下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必须深入思考的一个现实问题。理解福利陷阱的成因和实质,能够在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并行与竞争的意义上,深刻把握共同富裕避免福利陷阱的理论... |
|
 | 标普全球:股市分化凸显美国经济优势不再 [Chris Williamson] | 2025/3/20 |
美国股市自2月19日创下历史新高以来大幅下挫,标普500指数已下跌近10%;同期欧洲斯托克600指数则上涨11%,德国DAX指数更是大涨22%。这反映出投资者情绪的显著转变。美股投资者避险情绪已... |
|
 | CEPR:德国制造业何以深陷困境 [Marco Flaccadoro] | 2025/3/20 |
德国制造业自2021年以来持续疲软,原因主要有三方面:能源成本攀升、全球需求疲软和汽车工业衰落。能源密集型行业的天然气高消耗、贸易割裂及来自中国的竞争对德国的打击更甚于其他欧元区成员国所受打击,... |
|
 | 经济大省挑大梁的战略意义和实践路径 [朱莹,龚云] | 2025/3/20 |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经济大省应承担起“挑大梁”的重要责任,以圆满实现“十四五”发展目标。经济大省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它们不仅是经济增长的关键... |
|
 | 建立常态化长效化的纪律教育机制 [肖纯柏] | 2025/3/20 |
近期,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布通知,要求开展深入学习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这一举措旨在通过作风建设推动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人民群众的信任与支持,为深化改革和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立... |
|
 | 美国产业政策复兴:目标、特征与启示 [李晓华,张作祥] | 2025/3/20 |
长期以来,自由市场经济被认为是美国经济的主要特征,美国政府也在国际上反对产业政策的使用。但近年来美国产业政策出现复兴,主要体现在直接干预型产业政策明显增多、推动产业本土化归岸化、加强供应链韧性与... |
|
 | CEPR:大宗商品价格--中国货币政策国际传导的主要途径 [Fabrizio Ferriani,Andrea Gazzani] | 2025/3/20 |
美国货币政策通常经全球金融市场快速传导,而中国货币政策主要则通过大宗商品价格产生巨大的全球溢出效应。中国货币政策对大宗商品价格的重大影响源于中国的“世界工厂”地位,及其货币政策通过大宗商品密集型... |
|
 | 人工智能时代的中国产业链“延链补链 [吕越,张昊天,高恺琳] | 2025/3/20 |
当前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面临重构调整,通过智能化技术助力企业“延链补链”以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本文基于2000-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海关数据库的微... |
|
 | 行政借道社会:基层治理创新中的政府调适行为研究 [刘天文] | 2025/3/20 |
在一个现代化快速转型的国家,政府调适能力是保证基层治理体制稳定运行的必然要求。近年来,随着基层治理体系规范化的不断推进,基层问责的强化以及创新压力的增大,基层治理正面临体制刚性化的转型困境,基层... |
|
 | CEPR:德国制造业何以深陷困境 [Marco Flaccadoro] | 2025/3/20 |
德国制造业自2021年以来持续疲软,原因主要有三方面:能源成本攀升、全球需求疲软和汽车工业衰落。能源密集型行业的天然气高消耗、贸易割裂及来自中国的竞争对德国的打击更甚于其他欧元区成员国所受打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