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久久为功建设和美乡村浙江省美丽宜居乡村建设调研 [郭云,周鸿] | 2025/1/8 |
浙江省通过深化“千万工程”、注重高位推动、规划引领、制度规范和长效机制,描绘出现代版富春山居图。同时,秉承“三生融合”发展理念,提升人居环境,完善基础设施,壮大集体经济,巩固善治水平,打造农民幸... |
|
 | 标普全球:全球贸易加速下滑 [Jingyi Pan] | 2025/1/8 |
2024年12月,标普全球采购经理调查的新出口订单指数从上月的49.2降至48.7,连续7个月低于50.0的荣枯线,表明全球贸易加速下跌。分经济部门来看,货物贸易加速下滑,但服务出口增速也减缓至... |
|
 | 关于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几点思考 [陈友权] | 2025/1/8 |
建设农业强国是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战略体系的重要完善,凸显了农业的基础和战略地位,反映了客观要求和必然选择,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农业强国应具备供给保障、科技创新、可持续发展和竞争力“... |
|
 | 因地制宜推动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 [张亚东] | 2025/1/8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部署2025年城乡融合发展,强调壮大县域富民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县域富民产业依托本地资源,带动能力强,对乡村全面振兴和共同富裕至关重要。各地已发展如木耳、文... |
|
 | 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国家建设的理论分析范式 [王鸿铭] | 2025/1/8 |
现代国家建设一直以来都是比较政治学的核心命题。西方比较政治学价值导向下所构造的“现代化”“民主化”话语概念,难以解释现代国家建设,甚至还会引发政治衰败和政体崩溃。“国家治理”作为比较政治学话语概... |
|
 | 以新质生产力牵引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陶锋,徐扬] | 2025/1/8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质生产力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关键作用,指出其具有高科技、高效能和高质量特征。新质生产力通过技术革命和产业转型,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文章分析... |
|
 | 小葡萄串起“致富链”江苏句容茅山镇葡萄产业发展现状探究 [朱庆锋] | 2025/1/8 |
江苏省句容市茅山镇依托丁庄葡萄合作联社,通过党建引领、院校合作、人才培育、政策扶持和融合发展等举措,推动葡萄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品牌效益,促进乡村旅游发展。面临岗坡旱地、品种研发、资金投入和土壤改... |
|
 | 锻造荆楚执法铁军,践行兴农护农使命 [李宗友] | 2025/1/8 |
湖北省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围绕三农中心任务,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取得显著成效。通过强化守正创新、紧扣中心大局、探索执法模式等举措,夯实执法根基,突出实战实效,打造示范标杆。具体包括加强统筹... |
|
 | 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 [陈宋生,王二威] | 2025/1/8 |
本文强调科技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核心地位,指出其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文章详细论述了科技创新在培育新动能、引领产业转型、赋能可持续发展、增强国家竞争力及优化公共服务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时,提出... |
|
 | 用活数字技术,建强智慧农业 [董春岩] | 2025/1/8 |
文章介绍了安徽芜湖、建三江、贵州岑巩和中化MAP在智慧农业方面的成功实践,展示了数字技术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优化管理等方面的显著成效。同时,文章分析了当前数字农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如核心... |
|
 | 列宁论实现美好生活的社会主义道路 [谢媛,张卫良] | 2025/1/8 |
列宁认为资本主义寄生的、腐朽的本性给人民大众带来的只有半饥半饱、乞丐一般的生活,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使被剥削与贫困成为全世界劳动者的普遍生活状态。社会主义通过实行公有制、按劳分配和建立苏维埃政权的... |
|
 | 靶向施策健全金融服务体系 [田轩] | 2025/1/8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健全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以应对当前经济挑战并引领未来经济发展。一个完善的金融服务体系是经济稳健发展的基石,能够满足不同规模和发展阶段企业的融资需求,提升资源配置效率,促进消费... |
|
 | 从三农视角看中国式现代化 [徐恒杰,张菲泽] | 2025/1/8 |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文章强调,中国式现代化要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城乡融合发展,让农民共享现代化成果。当前,我国农... |
|
 | 探索乡村振兴的威县路径 [崔耀鹏] | 2025/1/8 |
河北威县以乡村振兴为核心,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打造农业强县。通过发展“五个10万"特色产业、改善生态环境、弘扬乡风文明、有效治理和提升生活水平,威县实现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 |
|
 | 以深化改革为抓手,奋力推进城乡连体共生 [雷明] | 2025/1/8 |
本文围绕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推进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的战略部署,提出了构建“城乡连体共生体”的设想。文章从产业、人才、治理、生活、文化和生态六个方面阐述了城乡连体共生的具体路径,包括推动产业融... |
|
 |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思考与探索 [刘静,常明] | 2025/1/8 |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不仅涉及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提升,还包括环境整治、生态保护和文化建设等多方面,是推进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分析了当前人居环境整治中存在的问题,如进展不平... |
|
 | 弘扬小岗精神,推动高质量乡村振兴 [李锦柱] | 2025/1/8 |
小岗精神起源于伟大建党精神,涵盖了改革精神、民族精神等丰富元素,并在新时代得到了进一步升华。文章提出了深入推动小岗乡村振兴示范创建的六项措施,包括加强基层党建、深化农村改革、推动产业发展、保障民... |
|
 | 以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增长促改革 [罗煜] | 2025/1/8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2025年经济工作,强调实施更积极的财政政策,包括提高财政赤字率和增加政府债券发行。此举旨在应对国内经济放缓和外部不确定性,强化逆周期调节。财政政策将优化支出结构,精准投放,... |
|
 | 深入推进公共机构绿色低碳转型 [谈嘉一] | 2025/1/8 |
推动公共机构绿色低碳转型是践行新发展理念、实现高质量发展和落实“双碳”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文章强调了深入领会政策文件精神、转变节约能源资源模式、凸显示范引领作用等时代要求,并详细介绍了坚持系统观... |
|
 | 东亚论坛:特朗普新政府或将颠覆基于规则的世界贸易体系 [Robert Staiger] | 2025/1/8 |
世贸组织管理的基于规则的贸易体系远非完美,但这一体系建立在基于权力的贸易谈判的失败教训基础之上,其核心特征在今天仍然有价值。即将上任的特朗普政府显然打算推翻现行多边贸易体系,而代之以基于权力的贸... |
|
 | 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钟钰] | 2025/1/8 |
本文深入探讨粮食安全的战略价值,回顾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在巩固粮食生产根基方面的一系列举措及成效,指出粮食生产面临的自然环境和国际形势挑战。文章阐释了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的... |
|
 | 从“职责同构”到政府职责体系:基层负担过重现象的生成与破解 [朱光磊,黄雅卓] | 2025/1/7 |
“基层负担过重”是指一些基层党政组织、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和体制内企事业单位出现的以“职责超载”和“问责泛滥”为内核的诸种现象。它们虽形式各异,但有着内在联系,均主要来源于“职责同构”体制及其衍生的... |
|
 | 目标群体异质性影响政策遵从的双重机制研究 [郭磊] | 2025/1/7 |
相同政策下目标群体为何存在遵从差异?基于政策反馈理论,本文提出目标群体异质性影响政策遵从的双重机制:解释效应,政策认知在异质性目标群体之间存在差异,影响遵从意愿;资源效应,政策导致的资源变化在异... |
|
 | 复杂性研究对社会学的启示及其拓展 [孙跃] | 2025/1/7 |
20世纪晚期兴起的复杂性研究不仅为自然科学带来了新的范式,也对社会科学产生了较大影响。其中的耗散结构理论与涌现思想对社会学具有理论与方法论上的意义。前者强调系统整体与环境,以及系统内部各个亚系统... |
|
 | 数字技术赋能城市社会安全治理的过程与机制分析 [戴康,陈鼎祥] | 2025/1/7 |
数字化背景下,技术工具的接连涌现和持续迭代对加强城市社会安全治理有着重要意义。以上海市智慧社区为例,阐发数字技术赋能城市社会安全治理何以可能、有何逻辑。案例分析显示,数字技术赋能蕴含潜在风险的实... |
|
 | 做好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 [姜富伟] | 2025/1/7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和推动高质量发展需要各类政策的协同配合,特别是经济政策与非经济性政策的一致性评估。通过系统思维,确保政策的整体性和连贯性,可以优化资源配置,避免政策目标... |
|
 | 乡村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主体制约与化解路径 [李燕,程恩富,张国献] | 2025/1/7 |
人民民主是全过程民主。新时代乡村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主体制约表现在:能力不足与责任迷失的主体局限;平等问题与公共缺失的主体迷思;政治冷漠与简单多数的依赖倾向;意识偏差与包容衰退的思维瓶颈。主体制约成... |
|
 | 新质生产力的科学内涵与发展着力点 [刘元春] | 2025/1/7 |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命题。深入理解新质生产力的科学内涵,要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框架中把握新质生产力的理论范畴和学理基础,结合生产力的质态结构,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对新质... |
|
 | 从空间不平等到空间正义:农村基本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阐释与实践路向 [杨铭宇,张琦] | 2025/1/7 |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2035年我国发展目标之一是要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基本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本质上是解决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 |
|
 |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使用核算方法的重要变化研究 [许宪春] | 2025/1/7 |
为了适应改革开放以后的中国经济发展情况,满足经济分析和管理的需求,国家统计局于1989年建立了国内生产总值(GDP)使用核算制度。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满足经济分析和管理... |
|
 | 中国式现代化的“起点”考辩 [李辽宁] | 2025/1/7 |
起点关涉事物发展的源头,对于考察事物的全过程具有基础性意义。学界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起点”问题争议颇多,主要有“新时代起点说”“改革开放起点说”“新中国成立起点说”“中国共产党成立起点说”“五四运... |
|
 | 数字孪生何以破解黄河流域数字化治理的“碎片化”困境 [司林波,萧欣茹] | 2025/1/7 |
当前,黄河流域数字化治理面临数据获取不全面、信息集成难度大、省级共享水平落后以及新旧技术间应用壁垒等“碎片化”困境。数字孪生黄河是以数字化的虚拟映射来模拟黄河全要素和时空全过程,具有高度还原性、... |
|
 | “人工智能+"应当怎么加 [李哲] | 2025/1/7 |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特别是“人工智能+"行动的推进,人工智能正在深刻改变各行各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通过理解技术革命的经济周期特征和叠加效应,可以更好地把握人工智能的宏观和微观基... |
|
 | 文化视角下的中国消费密码 [王宁] | 2025/1/7 |
在当前投资和出口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相对下降的情况下,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日益凸显。然而,我国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和消费率却长期偏低。中国居民的消费行为在许多方面呈现出与西方消费者不同的情况,需... |
|
 | 让科技成果不再“沉睡”该如何发力 [产健,张丽] | 2025/1/7 |
2024年标志着上海国际科创中心建设十周年,上海在基础研究、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然而,科技成果转化仍面临机制不畅、政策不细、资金短缺等问题。为推动科技成果转化,需提升供给质量,... |
|
 | 中国家庭结构变迁的特征趋势与问题研究 [王磊] | 2025/1/7 |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组成单位,家庭结构变动直接作用于家庭关系与家庭功能并进而影响人口、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全局。使用连续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微观数据,运用家庭户类型识别方法和队列分析与时期分析等人口分析... |
|
 | 全过程人民民主赋能国家治理现代化:内在机理与实践机制 [杨抗抗,牟修新] | 2025/1/7 |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和逻辑必然,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也在一定意义上反映着民主政治建设的程度。无论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还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都服务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 |
|
 | 摩根大通:服务业强劲,制造业疲软--12月份全球PMI报告 | 2025/1/7 |
2024年12月,全球经济增速加快,但行业和区域经济走势差异明显。服务业增势稳健,制造业再次回落。印度和美国等经济体强劲增长,欧元区经济继续下滑。全球全部行业生产指数为52.6,上升0.2个百分... |
|
 | 水循环经济大有可为 [张德元] | 2025/1/7 |
水资源短缺已成为我国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挑战,迫切需要发展水循环经济。水循环经济以水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为核心,强调用水的高效和污水的再利用。为推动水循环经济的发展,需要从价格和制度设计... |
|
 |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承接主体选择的伪竞争风险识别与防范 [周义程] | 2025/1/7 |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要实现增进效率、提高质量和降低成本的购买目标,一个基本前提是在选择承接主体时存在较为充分的竞争。然而,立足主体、行为和方式维度的分析表明,潜在承接主体数量的有限性、关系型购买行为... |
|
 | 基层绩效考评问责“层层加码”:表征、成因和破解路径 [郑方辉,欧阳雄姣] | 2025/1/7 |
基层绩效考评问责是实现治理目标的价值工具,“层层加码”可视为价值异化和工具滥用。基于目标管理理论,从行动者动机视角出发,构建“外在因素-内部动机-行为反应”的分析框架,分析可知“层层加码”呈现被... |
|
 | 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农村社会治理促进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进路 [李锋,姜梦倩] | 2025/1/7 |
农村社会治理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是中国式现代化总体进程在基层的具体体现。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了农村社会治理社会性、公共性和共生性的现代化新内涵,贯穿在农村社会治理现代化标准向度及其现代转型... |
|
 | 生态产品及其价值实现探析基于政治经济学的思考 [庄贵阳,丁斐,王思博] | 2025/1/7 |
面对日益严峻的全球生态危机,人类社会必须采取自觉行动进行生态治理,以维系人与自然物质变换扩大再生产的一般生产条件。提高地球生态系统的自净化能力,这一社会使用价值的生产是生态劳动及其产品生产的根本... |
|
 | 深化对“五个统筹”的认识 [赵振华] | 2025/1/7 |
2024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了"五个统筹"的重要性,以应对当前复杂的经济环境。这五个统筹包括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的关系、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关系、培育新动能与更新旧动能的... |
|
 | “五个必须”:完善宏观经济治理的中国之治 [刘伟] | 2025/1/7 |
“宏观经济治理”的理论和实践,是新时代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探索的重要突破。近年来,我国宏观经济治理体制不断完善、宏观经济治理能力逐步增强的关键原因,就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善于认识和遵循客观... |
|
 | 中国式现代化的出场逻辑、理论辩误与意涵阐明 [李江静] | 2025/1/7 |
“中国式现代化”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的一个重大命题,它的出场是对中国现代化建设取得伟大成就的理论性概括和肯定性评价。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推进和拓展证明了人类现代化道路的多样性,但在西方现代化理... |
|
 | 从网络社会到平台社会 [沈国麟,易若彤] | 2025/1/7 |
在社会由网络社会向平台社会发展的历程中,全球传播网络结构经历了从去中心化到再中心化的转变,形成了全新的社会形态。具体而言,在技术层面,在全球范围内连接更多节点的诉求促成了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并... |
|
 | 探索高原牧区生态治理新路径 [庄明浩] | 2025/1/7 |
青海海南藏族自治州的塔拉滩通过建设全球最大光伏园区,实现了生态与经济的双赢,推动了“光伏产业+生态保护+生态农牧业"的发展模式。高原地区在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方面面临挑战,尤其是人口密... |
|
 | 绿色电能,点亮未来 [张振涛] | 2025/1/7 |
2024年12月30日,新疆新能源装机规模突破1亿千瓦,成为该地区第一大电源,标志着绿电在全国范围内的广泛应用。绿电的发展不仅提升了能源安全,还推动了经济结构的优化和绿色经济的增长。通过分布式发... |
|
 | 行政激活社会: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实践机制与路径选择 [袁明宝] | 2025/1/7 |
行政化导向的治理体系现代化只是在组织架构和制度规范上的行政体系建设,带来了行政替代社会、行政悬浮空转和行政消解治理的困境。乡村治理现代化应把重点放在行政激活社会上,通过治理资源激活群众公共参与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