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林业生态价值实现路径 |
薄海 2024-01-18 |
摘 要: |
据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报道,对世界大部分地区来说,2024年通胀将恢复正常。专家分析,该论断为时尚早。过去几个月,全球通胀压力缓解的速度快于预期,这对市场是个利好消息。当前来看,全球主要央行近40年来最激进的紧缩政策已经接近尾声,但目前金融市场对于降息时点的预计过于乐观。 |
关键词: |
林业生态,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技术创新 |
|
|
制度是林业生态价值实现的机制保障,为技术创新提供了方向指引,确保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和应用。只有技术创新与制度改革协同发力,才能有效推动林业生态价值的高效转化。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前不久印发了《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方案》,提出要探索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方案》为新时期推进林业生态价值转换指明了方向。当前,从生态旅游到特色林产品加工,从生物质能源到森林康养,林业生态价值正逐步成为推动绿色发展的重要力量。林业生态价值的实现,打通了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之间的有效转化路径,为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带来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林业生态价值是指森林生态系统及其组成部分在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提供生态服务等方面所具有的价值。除了调节气候、保护水源、防止水土流失等传统价值之外,文化体验和旅游服务等新型林业生态价值也日益凸显。一直以来,我国高度重视林业生态建设,并将其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党的十八大以来,林业发展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领域,无论是绿色低碳发展还是美丽中国建设,都涉及林业生态价值的实现。更为重要的是,林业生态价值实现可以提高森林碳汇能力,为“双碳”目标达成作出贡献,有助于提高我国在世界环境议题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当前,我国在林业生态价值实现方面仍面临着一些困境。如生态价值的评估和标准化体系尚不完善;相关部门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协同性不足;监测评估、数字化管理以及可持续林业管理等方面仍需更多创新等。这些问题亟需进一步深化技术创新和制度改革,促进二者协同发力,以技术供给满足林业生态价值实现的机制需要。
在技术方面,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推动林业生态价值实现。应加强林业生态监测与评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利用遥感、GIS等空间信息技术,构建林业资源动态监测系统,实现对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生物多样性、碳汇能力等关键指标的实时监测与评估。推动林业智能化技术的发展,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建立林业智慧管理平台,提高林业资源管理和生态价值评估的精准度和效率。此外,还应加强林业生态修复与保护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包括生态恢复技术、森林经营技术、生物防治技术等,以提升林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抗逆性,促进林业生态价值的持续实现。
还要构建完善的林业生态价值实现机制。建立健全林业生态补偿机制,明确补偿主体、补偿标准、补偿方式等核心内容,确保生态补偿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同时,要推动林业生态补偿与市场机制的有机结合,通过生态产品认证、交易等手段,将林业生态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探索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进一步明晰林业产权关系,建立林业生态产品的区域协作机制,促进实现跨区域配置和优化,激发林农和其他社会主体参与林业生态建设的积极性。针对森林生态产品的社会化和公益化属性,应加强林业法治建设,完善林业法律法规体系,强化林业执法力度,为林业生态价值实现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应该看到,在林业生态价值实现过程中,技术是提升林业生态效益的重要手段,为制度的设计和实现提供支持,推动制度体系的完善和发展。制度是林业生态价值实现的机制保障,为技术创新提供方向指引,确保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和应用。只有技术创新与制度改革协同发力,才能有效推动林业生态价值的高效转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