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协调激发经济高质量发展潜能 |
姚树洁 2024-10-29 |
摘 要: |
构建新发展格局,需继续全面深化改革,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为重要抓手,激发全国性、全要素性发展潜能,大幅度提高全国各区域全要素生产率,形成先进安全绿色的大国经济体系。从注重经济增长的区域协调发展模式向注重科技创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区域协调发展模式转变。要注重人才和人口的区域协调战略,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的协调作用。 |
关键词: |
区域协调发展,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兴产业,全面深化改革 |
|
|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这是我国新阶段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一次重要政治会议,大会的中心议题围绕如何通过全面深化改革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勇毅前行。构建新发展格局,需继续全面深化改革,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为重要抓手,激发全国性、全要素性发展潜能,大幅度提高全国各区域全要素生产率,形成先进安全绿色的大国经济体系。
一、系统理解区域协调发展历程
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80%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农村,以农业为生,农村绝大部分人口处于绝对贫困状态。在这种特殊情况下,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困难不言而喻。只有通过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的局部试点和率先发展,才能有效利用当时极其缺乏的资本、人才和技术,培育少数经济增长中心,再通过“以点带面”战略,推动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快速增长。
这种所谓“非均衡”发展模式是时代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实践。从1978年到20世纪末,我国GDP年均增长速度超过两位数。但是,沿海和内陆地区的发展差别继续扩大。因此,1997年以后实施的“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北振兴”三大内陆地区发展战略,旨在推动全国区域协调发展。自从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和跨境投资出现高速发展态势,有力推动国内经济高质量发展,初步形成了一个强韧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20多年来,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取得明显成效。一是确保全国经济稳定发展,二是东中西部之间人均GDP差别不断缩小,三是全国经济发展安全性不断提高,四是全国各个地区环境质量不断改善。
我国经过40多年改革开放,取得一个个经济发展奇迹,但是区域经济、科技、教育、文化、生态等方面差距依然很大。我国区域发展差异在21世纪以来已经出现了下降的趋势。一是现代化交通基础设施,特别是高铁、高速公路、航空、大数据、互联网和平台经济的迅速发展,极大促进了各种生产要素、先进管理模式和信息技术的跨区域流通推广,大幅度降低了商品贸易成本。二是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和东北振兴三大区域发展战略,以及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中欧班列”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等,大力推动了内陆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的对外开放。然而,到目前为止,我国330多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人均GDP差异依然很大。这是长期非均衡发展的结果,也是我国新阶段如何实现全国性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潜力所在。
当全国人均GDP连续四年超过1万美元以后,发展方面出现越来越多的困难和挑战。一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经济体竭尽全力阻止中国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形成所谓的“修昔底德陷阱”魔咒。美国及其西方盟友为了维持在全球科技、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的垄断地位,对正在迅速崛起的中国采取极限高压手段阻止其发展。二是国内人口老龄化、劳动力和人口负增长、新旧动能转换摩擦、环境污染治理等方面面临压力,这些因素是构成“中等收入陷阱”魔咒的内生问题,全球绝大多数中高收入经济体在过去七十多年发展中,都无法摆脱这个魔咒。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全面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增强了全国人民和各地政府推动本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全国一盘棋发展,有利于地方经济发展、区域协调发展,可以形成全国高效统一大市场,减少要素资源配置摩擦和交易成本,使人力、资本、知识、自然资源、数字资源等要素生产潜能在全国,甚至是全球范围内发挥到极致。
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着力点
第一,从注重经济增长的区域协调发展模式向注重科技创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区域协调发展模式转变。从经济增长布局来看,沿海三大经济增长极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长期拉动区域协调发展的经济增长中心。21世纪以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不断发展壮大,在经济发展方面已经成为我国第四大经济增长极,与沿海三大经济增长极形成一个巨大的菱形结构,正在引领全国性区域协调高质量发展。除了上述四大经济增长极,全国还有近20个区域性城市集群,形成一个“板链拉动”发展新地理空间格局。“板”是指城市板块,每个板块有一个或两个重要核心城市,加上附近副中心城市去拉动周围众多中小城镇和广大农村实现本地区经济趋同发展,激发板块内部经济增长动力。“板”与“板”之间通过高铁、高速公路、互联网、数字平台等“链”条,缩小区间要素和商品流动成本,以实现不同城市板块趋同发展,激发全国性全要素性发展潜能。但是,经过二十多年的实践,区域之间的绝对发展差别(人均GDP)还在扩大,地区一级城市人均产出差距达8倍以上。如何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内和区间发展差别,既是新时代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难题,也是进一步挖掘我国经济增长的潜力所在。
要实现“板链拉动”良好的发展态势,仅仅通过发展传统产业,让欠发达地区承接发达地区产业发展本地经济的潜力有限,必须通过科技创新,因地制宜发展本地区科技创新能力,发展具有区域优势和特色的高端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才能真正发挥落后地区的后发优势,从而对发达地区实现追赶。发展本地科技创新能力有三大利好。一是科技创新能力直接影响本地产业高质量发展。二是本地创新能力有利于吸收外来技术,促进本地区经济发展。三是科技创新极(通常是国家级超大城市或城市群)可以拉动周边地区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新阶段,沿海三大经济增长中心也是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最强的科技创新极,我国需要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内陆地区其他重要城市群打造成为全国性和区域性创新极,才能推动全国性新质生产力协调发展,做到经济增长与科技发展有效协调,以战略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打造创新链,以创新链推动这些产业链快速形成,构建产业和科技融合发展的区域协调新格局。
第二,注重人才和人口的区域协调战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是以科技创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目的是提高全国性全要素生产率,特别是劳动生产率。全国劳动力绝对量正在减少,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要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只有不断提高劳动力素质、提高生产工具质量。因此,人才培育和集聚是所有经济增长中心的核心内容。人口稳定发展是全国和各个地区确保规模和范围经济的先决条件。国家需要大力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弱化或消除城乡户籍制度障碍,因地制宜积极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充分激发广大农村的劳动和土地要素发展潜能,努力缩小城乡差距,为高质量城市化发展提供更为充沛的发展动力。2024年,全国报考大学的人数破历史纪录,达1342万人,毕业生人数也达1187万人的历史纪录。如何引导大学生学习与就业,如何合理利用毕业的大学生和研究生资源,是我国人才战略的重中之重。因此,人才在各地区、各类城市、城乡之间的合理分配和利用,也是新阶段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内涵。
第三,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的协调作用。各地区如何协调政府与市场之间关系,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充分认识政府治理能力和治理手段现代化的重要性紧迫性,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内涵,是发挥市场调配资源主导作用的前提条件。一方面,地方政府要以经济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推动政府服务体系改革,充分利用数字技术提高政府治理能力和社会服务效率。另一方面,需要从法制化、国际化、现代化视角充分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大力提高企业特别是私有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坚持“毫不动摇发展国有经济,毫不动摇引导、鼓励、支持私有经济发展”,为培育一个公平、清新、高效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注入强劲动力。在公共服务方面,政府应该努力推动教育、医疗、养老、生态环境建设的均等化高质量发展,激发县域经济发展活力,减轻特大城市人口、交通、环境压力,更加注重“全国性中心城市区域中心城市中小城镇及农村”的区域内部协调发展,努力缩小各个层级城市和城乡的生活和公共服务质量差距。这是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和目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