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新基建”的机遇与政策建议
刘嘉龙,邵丹青,徐稼轩,张芳,张静文  2020-06-03
摘 要: 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的巨大冲击,“新基建”成为对冲经济下行压力的重要举措。“新基建”体现了我国迈向高质量发展、构建数字时代关键基础设施的要求,同时具有支持经济社会创新、产业升级、绿色低碳环保和消费升级的重要意义。我们认为,应该借助这个机会,确保“新基建”项目能有力地支持经济向绿色和低碳化转型。本文探讨了“新基建”带来的绿色投资机遇,并提出了一些推动“新基建”绿色化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新冠疫情,新基建,绿色投资

   
  一、绿色是“新基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新基建”的提出
  
  
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随后“新基建”多次出现在国家层面的文件和会议部署中。2020年4月20日,发改委召开新闻发布会,首次明确了“新基建”的范围。新型基础设施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新型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和创新基础设施。其中,信息基础设施包括以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为代表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基础设施,以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为代表的算力基础设施等;融合基础设施包括智能交通基础设施、智慧能源基础设施等;创新基础设施包括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教基础设施、产业技术创新基础设施等。
  “新基建”体现了我国迈向高质量发展、构建数字时代关键基础设施的要求,同时具有支持经济社会创新、产业升级、绿色低碳环保和消费升级的重要意义。
  
  (二)“新基建”中包涵大量绿色成分
  
  
“新基建”中的绿色成分,即绿色“新基建”是指:基础建设类项目及其产业上下游产业中能够支持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的活动,即与环保、节能、清洁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等领域相关的项目。绿色“新基建”具有环保、低碳、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特性。
  绿色“新基建”主要包括:一是“新基建”中的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充电桩等,这些内容本身就可以对应到发改委等七部委联合印发的《绿色产业指导目录(2019年版)》,属于绿色产业的范畴;二是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技术可用于产业增质提效,是发展绿色产业不可或缺的要素。
  
  (三)发展绿色“新基建”意义重大
  
  
绿色“新基建”代表了我国产业升级的方向,即智慧和绿色低碳。绿色“新基建”适应全球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的要求,如5G网络,在标准设计、物理结构上都最大化地考虑了节能,相比4G能效提升4倍。
  绿色“新基建”符合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需要,具有改善民生的作用。与其他新兴产业相比,绿色“新基建”在投入同等成本的情况下,提振经济的效率更高,拉动就业效果更明显;同时有助于人民生活质量提升,具备更强的普惠性。
  绿色“新基建”能够助推产业结构绿色化。发展绿色“新基建”可以获得经济和环境两方面的效益,尤其是基础设施中的电力和交通行业作为两大主要能源消费部门,潜力巨大,带动效应强。
  绿色“新基建”有助于应对疫情和气候变化,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短期绿色“新基建”有助于经济恢复及提升人民生活质量;长期绿色“新基建”有利于绿色低碳转型,是我国在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可持续发展议题中彰显大国责任的重要体现。
  
  二、绿色“新基建”蕴含大量投资机遇
  

  绿色“新基建”在实施过程中不仅能为关键行业带来投资机遇,而且能够带动产业链上下游的绿色投资。
  
  (一)关键行业投资潜力巨大
  
  
绿色“新基建”包括两大重点领域:以物联网、工业互联网为代表的高科技和新兴产业;以电力能源为代表的传统产业升级。这两个重点领域的投资规模预计在数万亿元。
  以物联网、工业互联网为代表的高科技和新兴产业。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高度集成和综合运用,具有渗透性强、带动作用大、综合效益好的特点。物联网的重点绿色投资机遇包括智能电网、智慧交通、智能物流、环境保护与安全检测及与工业自动化、农业、医疗卫生、金融等行业融合的领域。依据工信部2017年发布的《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分册(2016~2020年)》,到2020年,总体产业规模突破1.5万亿元。
  工业互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产物,是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依据赛迪分析的估计,中国工业互联网市场未来三年将以14.4%的年均复合增长率稳定增长,到2022年,中国工业互联网市场规模将达到9146.5亿元。
  以电力能源为代表的传统产业升级。电力、能源对我国节能减排和绿色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一领域的重点绿色投资机会主要体现为:一是调整能源结构,通过多能互补工程及利用设施、分布式供能系统等,提高能源系统效率。二是泛在电力物联网,依据国家电网发布的《泛在电力物联网2020年重点建设任务大纲》,据安信证券测算,广义的泛在物联网投资2019~2024年规模有望达到10377亿元。
  
  (二)绿色“新基建”拉动的产业链机遇更大
  
  
“新基建”关键行业所处产业链较长,上下游都涉及众多相关产业。其中,绿色建筑与绿色消费是重点行业,这两个领域的投资规模每年都在万亿级。
  绿色建筑。建筑是三大能耗部门之一,绿色建筑对我国绿色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应对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建筑行业的产业链较长,与“新基建”的部分核心行业及其产业链上下游的关系十分密切,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
  大数据中心的绿色发展。在大数据中心领域,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市场,但与第一大市场美国相比仍存在很大差距,大数据中心建设在未来几年内仍有很大发展空间。
  随着大数据产业的发展,大数据中心目前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国家的耗能大户。一方面,大量机器不间断运转本身需要消耗巨大电量;另一方面,这类机器运转时产生大量热量,其存放的机房需维持在一定的温度区间才能保证机器的正常运转。绿色建筑可通过建材、结构设计、暖通设计、制冷设备等一体化设计、建造和运维,在保证机器正常运转的前提下,大幅降低大数据中心的总体能耗。
  绿色建筑的数字化和智慧化发展。为满足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安全健康等核心内涵,未来绿色建筑的发展一定是数字化和智能化的,也必将在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与“新基建”紧密结合。
  在绿色建筑的运维智慧化方面。绿色建筑要实现“绿色效益”,对建筑物能耗和室内环境等指标需要进行实时监控。这类环境、能耗信息的收集、整理与发布需要大数据系统才能有效地完成。此外,为了更好地实现绿色建筑要求的安全、健康、舒适等重要内容,智能家居、用户的个性化定制是未来发展方向,而这些领域都极大程度上依赖于大数据、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等“新基建”的支持。
  在应急设施建设方面。方舱医院的提出者、中国工程院副院长王辰指出,中国在应对新冠疫情时启用方舱医院的经验表明:未来一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方舱医院可以被强有力地采用。尤其适用于其他的流行病,但也可以用于其他规模大或快速增长的涉及疾病或损伤的事件,比如大规模中毒或自然灾害。方舱医院一般由公共建筑(如体育场馆)改建而来,参与改造设计方舱医院的专家表示,建设方舱医院需考虑:安全性、实用性、低成本和快性速、全面性(包括给排水、供电、通风等)。可以发现,绿色公共建筑不仅能够在平时为公众提供良好的环境,同时可在突发公共卫生或灾害事件时提供重要支持。
  在建筑全产业链的绿色化方面,包括新能源设备、绿色建材、装配式建筑、绿色仓储和物流、生产过程的绿色化等。要有效实现这些绿色建筑产业链相关环节的绿色化发展,必须同时实现这些领域的数字化与智慧化发展,也就涉及到工业互联网和大数据的领域。而工业互联网和大数据本身又和人工智能、5G息息相关。
  绿色消费。消费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2019年消费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7.8%,拉动GDP增长3.5个百分点,连续六年保持经济增长第一拉动力。绿色消费是消费发展的趋势,其规模、增速都在快速提升。发展绿色消费是可倒推产业绿色升级、优化市场供给,促进技术发展、拉动就业。综合评估绿色消费每年可拉动的规模为万亿级。
  新能源汽车及充电桩。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迅速增长。据公安部统计,截至2019年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381万辆,过去三年间已带动国内总额投资额至少6000亿元。依据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发布的《2019~2020年度中国充电基础设施发展年度报告》,2019年我国充电基础设施产业持续高速增长,全国充电基础设施规模达120万个。近期,新能源汽车购置税的政策,也将进一步推进这一领域的发展。
  智慧生活。随着各类信息技术催生新的应用场景,居民的生活方式也在发生变化。据工信部统计,2019年上半年互联网整体市场规模同比增长17.9%,智能终端市场随着5G商用进程的深化也将向泛智能化发展。在绿色“新基建”的带动下,未来在智能汽车、超高清视频、虚拟现实、可穿戴设备及基于5G技术的信息服务消费等领域将有较大发展空间。
  绿色科技相关的绿色产品。具有科技属性的节能家电、高效照明产品、节水器具等绿色产品受到市场青睐。根据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的《2019年中国家电市场报告》,能效表现佳的产品更受欢迎,一级能效洗衣机和空调销售量占同类产品销售总量的87.4%和59.2%。截至2018年,水效标识坐便器型号共有2.5万个。基于对现有发展情况的预估,绿色产品在2020年可拉动消费约2300亿元。与此同时,新冠疫情影响使得线上经济得到更大发展,绿色产品的线上消费将更具带动效应。
  绿色服务业和绿色商品流动行业。文旅休闲消费业受新冠疫情影响较大,疫情过后可能出现大幅反弹。旅游业和商场的市场空间最大。
  旅游业复苏将对上下游产业发挥传导效应,并将带动整个市场的信心。依据中国饭店业协会发布的《2019年全国住宿业绿色发展白皮书》,从2017年开始,绿色饭店数量增长迅速,在入住率、平均房价等方面的优势显著。依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截至2018年底,全国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为110个。2020年旅游业、住宿业、餐饮业相关的绿色消费规模将突破1000亿元。
  绿色商场将迎来发展快速。依据商务部数据,绿色商场在助力消费升级、扩大绿色循环消费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2019年前三季度157家绿色商场实现销售额2605.5亿元、客流量16.09亿人次。若保持2019年的规模,2020年绿色商场为代表的绿色消费市场至少可实现销售额3500亿元。
  
  三、支持发展绿色“新基建”的政策建议
  
  (一)建立绿色“新基建”产业及产业链目录,形成绿色“新基建”项目标准
  
  
建议国家和地方政府建立绿色“新基建”项目标准及相关产业目录。绿色标准的设定应当统筹考虑三个方面:一是要与国际标准接轨,疏通跨境绿色资本融通途径,例如可参考欧盟可持续金融分类标准、气候债券倡议组织(CBI)的绿债标准和赤道原则等;二是要与我国的绿色标准统一,发改委和人民银行等在2019年发布了《绿色产业指导目录》,其中关于基础设施建设的内容可以成为绿色“新基建”的标准;三是要充分考虑地区发展阶段和主要特征,我国在六省绿色金融试验区阶段已经形成一些极具地方特色和代表性的绿色标准,能够为其他地区提供借鉴。
  
  (二)引导“智能化”和“绿色化”结合的产业升级方式
  
  
“新基建”可能成为我国产业结构转型的“加速器”,行业监管部门应当尽快出台相关政策,有序引导行业和企业的“智能”与“绿色”转型。一方面,“智能化”过程中需要考虑绿色因素,要将环境保护、能效提升作为智能化项目的实施目标;另一方面,“绿色化”过程中要运用智能手段,通过5G、人工智能等方式可以更有效率地识别环境风险、采集环境数据以及减少信息不对称。
  
  (三)加强金融的支持保障作用
  
  
一是监管部门应当拓宽绿色“新基建”企业融资渠道,例如为其发行绿色债券提供便利、将符合条件的企业纳入绿色基金的支持范畴等;二是地方政府要进一步扩大环保类专项债规模,促进绿色“新基建”项目落地;三是金融机构应当优化授信管理策略,加大对绿色主体和项目的金融支持力度,通过信贷、债券、票据等融资工具,帮助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解决流动资金紧张等问题;四是开展融资模式创新,利用PPP等模式,促进绿色“新基建”中政府资金与市场资金的结合,充分发挥协同效应。
  
  (四)强化政策协同
  
  
加强对绿色“新基建”的政策引导,进行统筹规划,明确重点,避免资源浪费;为了更好地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推进经济复苏、稳定就业,各级政府可适时发行绿色消费券,以引导民众进行绿色消费、健康消费,同时也带动国家重点发展和扶持的绿色产业迅速恢复并进入良性发展。

作  者:刘嘉龙    邵丹青    徐稼轩    张芳    张静文    
出  处:《银行家》
单  位: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绿色金融课题组    
经济类别:财经政策
相关文章
 应对疫情,各级经济政策对哪类企业更有效? (2020-05-29)
 用好金融支持政策,推动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2020-05-29)
 高频数据显示4月经济改善幅度不宜低估 (2020-04-30)
 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精准作为 (2020-04-27)
 宏观政策的方向与着力点 (2020-04-20)
 政策性金融助力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 (2020-04-17)
版权所有:中经网数据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