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巴西和俄罗斯经济形势分析
张哲人  2009-09-07
摘 要: 印度、巴西和俄罗斯受到国际经济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经济增速大幅放缓甚至出现衰退,但整体而言今年上半年印度和巴西的经济形势要好于发达国家和大部分新兴市场国家,而俄罗斯经济则前景堪忧。耐用消费品生产对印度和巴西稳定国内工业生产起到了关键作用,两国出口仍处于同比少增状态,但环比出现了一些积极的迹象。俄罗斯的钢铁生产和能源出口受到外需不足的打击,一直处于下降中。印度、巴西和俄罗斯仍面临一定的通胀压力,特别是食品价格上涨相对较大。未来三国的经济增长会受到能源产品价格波动和保护主义措施增多的不利影响,但国际经济金融合作的加强和刺激经济计划的进一步落实会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不利影响。预计今年巴西和俄罗斯仍将负增长,明年有望走出衰退,印度在今明两年仍会维持一个相对较高的增速。
关键词: 金融危机,国际金融,工业生产,经济增速
  一、今年上半年印度、巴西和俄罗斯的经济形势
  
  (一)印度经济继续保持增长,巴西和俄罗斯则陷入衰退
  
  
1、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后,印度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但整体保持了较快增长态势。2007年印度 GDP增速高达 9.4%,进入2008年后经济增长有所减速,各季度的GDP增速呈现逐步下滑趋势。今年一季度,印度GDP较去年同期增长5.8%,增速同去年四季度基本持平,考虑到去年一季度印度的 GDP增速高达8.6%,在此基础上能够继续保持增长,说明印度经济具有相对较强的抗外部冲击能力。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印度政府实施了力度空前的经济刺激计划,采取了减税、降息和向银行系统注入流动性等诸多措施,今年一季度财政支出同比增长超过 20%,对印度经济保持较快增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从产业结构看,2009年一季度印度农业和采矿业的增速分别为2.7%和1.6%,低于GDP增速,制造业则同比下滑了 1.4%,支持其经济保持较快增长的动力来自占经济比重近 60%的服务业,其中,社会服务业增速高达12.5%,高于去年同期增速,交通运输业和商务服务业的增速达到 6.3%和 9.5%,均高于同期 GDP增速。
  2、巴西是内需主导型经济结构,受金融危机影响相对较小,但今年上半年也陷入了经济衰退。去年前三个季度巴西的GDP增速均超过6%,四季度增速降至1.3%,今年一季度GDP也同比下降了1.8%。环比看,去年四季度巴西GDP 下降3.6%,今年一季度下降0.8%,连续两个季度环比少增但降幅有所收窄。巴西经济低迷的主要原因在于,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全球对铁矿石的需求急剧萎缩,使巴西出口受到负面影响,进而传导至国内经济,例如,今年一季度巴西投资环比下降12.6%,是1996年以来的最大降幅。从产业看,与印度类似是服务业表现最好,今年一季度同比增长1.7%,而农业和工业则分别下滑了1.6%和 9.3%,在服务业中,金融保险业、信息服务业和教育医疗分别同比增长5.8%、5.4%和3.1%。
  3、国际金融危机导致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降,加之国内信贷收缩和金融不稳,使俄罗斯陷入严重衰退。由于 2000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的持续走高,俄罗斯经济连续8年保持 7%左右的增长速度。国际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后,俄罗斯经济开始滑坡,去年四季度 GDP仅同比增长了1.2%,为1999年以来的最低,今年一季度 GDP同比下滑9.5%,环比降幅超过 20%,今年上半年GDP同比下降达 10.1%,为上世纪 90年代初以来的最大降幅。从产业看,今年一季度,下滑最快的是制造业和建筑业,降幅分别达到23.5%和20.9%,服务业的下滑也很快,餐饮业、社会服务业和房地产分别下滑 12.2%、8.7%和7.8%,农业和采矿业的降幅相对较小分别为 2.4%和 2.2%。
  整体而言,国际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后,印度和巴西的经济表现好于发达国家和大部分新兴市场国家,但俄罗斯则相对较差。今年一季度,美、欧、日的 GDP分别同比下滑了 2.5%、4.8%和 9.1%,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GDP分别同比下滑 6.2%和10.1%,均大于巴西经济降幅,而印度经济则保持了正增长,但俄罗斯的经济衰退要严重于发达国家和大部分新兴市场国家。
  
  (二)耐用消费品生产推动印度和巴西工业生产回升,俄罗斯工业生产继续大幅下滑

新兴大国 2009 年上半年主要经济指标增长率(单位:%)
国家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印度 工业生产 同比 1.0 0.2 -0.8 1.2 2.7  
商品出口 同比 -22.4 -27.7 -33.3 -33.2 -29.2  
CPI 同比 10.4 9.9 9.3 8.8 9.7  
巴西 工业生产 同比 2.1 1.9 0.9 1.1    
失业率 - 8.2 8.5 9.0 8.9 8.8  
CPI 环比 0.5 0.6 0.2 0.5 0.5 0.4
俄罗斯 经济活动 同比 -12.6 -11.9 -12.4 -14.9 -15.7  
  
  今年上半年,印度和巴西的耐用消费品生产增长较快,成为拉动其工业生产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俄罗斯的工业生产特别是钢铁生产下滑较快。2007和2008年印度工业生产分别增长 9.9%和4.4%,今年 5月份印度工业生产同比增长 2.7%,虽低于去年同期,但却是前 5个月的最快增速。采矿业、制造业和电力供应业的增速分别为 3.7%、2.5%和3.3%,当月在 17个主要工业行业中有 9个保持了正增长。5月份,印度耐用消费品的生产同比增长 12.4%,而非耐用消费品和资本品的生产则分别下滑了 2.3%和 3.6%。今年4月份巴西工业生产同比下降了 14.8%,但环比增长1.1%,为第4个月连续保持增长。1-4月巴西耐用消费品的生产同比增长了92%,非耐用品增长仅为1.2%,资本品则减少1.4%。在工业生产逐步恢复的带动下,巴西失业率由 3月开始一直处于下降中。上半年俄罗斯工业生产大幅萎缩,同比下降达 14.9%。其中,6月份同比下降 12.1%,降幅为 6个月来的最低水平,较5月份17.1%的降幅有所改善。主要工业产品方面,今年上半年俄罗斯的生铁、钢筋、不锈钢板和平板钢材产量分别下滑 27.7%、27.6%、54.8%和25.8%。经济活动产出和服务量今年1- 5月累计同比下降13.6%,且从 2月开始降幅一直扩大。
  
  (三)出口同比下降,能源资源产品受影响程度小于工业制成品
  
  
由于发达国家进口需求锐减,新兴大国出口大幅下滑。虽然今年上半年能源资源产品价格较去年高位大幅下滑,导致新兴大国能源资源产品出口受到一定影响,但工业制成品受到的影响更大。今年前5个月印度出口大幅下滑,月均同比降幅超过20%,出口降幅 3月开始略有收窄;5月份印度出口110.1亿美元,进口162.1亿美元,分别同比下降29.2%和 39.2%。上半年,巴西出口达到 699.5亿美元,同比下降 22.2%,但由于进口降幅更大,顺差累计达139.9亿美元,同比增长 23.8%;制成品出口额下降 30.6%,初级产品出口额下降 7.4%,其中石油出口下降50.4%,铁矿石出口增长 5.9%,初级产品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比重由去年同期的 35.3%上升至 42%。6月份巴西出口144.8亿美元,同比下降22.2%,但环比增长21%。受出口减速影响,上半年俄罗斯实现外贸顺差433亿美元,同比下降58%。上半年俄罗斯出口石油1.2亿吨,同比下降5.2%,出口天然气812亿立方米,同比减少 39%,石油占其出口总量的 36.4%,比去年同期提高了 2.5个百分点。
  
  (四)各国存在一定通胀压力,食品价格上涨幅度相对较大
  
  
2009年上半年,新兴大国国内物价水平涨幅趋缓,但印度依然面临较大的通胀压力,各国食品类价格涨幅均相对较高。今年以来印度CPI持续维持在高位,前5个月的CPI月均同比增长超过 9%。5月份印度 CPI同比上涨 9.7%,高于上月增幅近一个百分点,在所统计的 5个大类中,只有食品类价格涨幅高于整体 CPI达12.7%,服装、燃料、住房和其他产品的价格分别同比上涨4.2%、5.8%、6.0%和8.1%。今年上半年巴西的物价水平总体稳定,CPI的月均环比增长在0.5%以内,6月份CPI环比增长0.4%,较上月增幅下降0.1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环比上涨 0.7%,高于上月增幅,服装和住房价格分别环比上涨 0.5%和 0.3%,均低于上月涨幅,而通讯价格则连续环比下降。2009年上半年俄罗斯的 CPI同比上涨 7.4%,增幅较上年同期下降 1.3个百分点,其中 6月份为 0.6%,月均增幅呈下降趋势。上半年俄罗斯居民服务费上涨9.6%,食品价格上涨7%,非食品类商品价格上涨 6.3%。
  
  二、影响印度、巴西和俄罗斯未来经济走势的因素
  
  (一)世界经济的复苏历程
  
  
当前国家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程度远超以往,任何一个国家都难以在危机中独善其身,因此,世界经济在危机后的复苏历程,也就构成了影响印度、巴西和俄罗斯经济走势的重要因素。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了发达国家的金融体系,剥离处理大量不良资产需要付出艰辛努力,在银行金融机构走出困境之前,市场信心和金融体系的融资功能都难以恢复正常;美国等发达国家被迫调整其透支消费模式,进口需求下降,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减弱。但是,资本的逐利性决定了经济全球化还将在曲折中继续深入发展,加之各国在应对危机过程中均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大力发展节能环保和新能源等新兴绿色产业,资源配置效率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仍将继续推动世界经济增长。今年世界经济将出现60年来的首次负增长,新兴大国的经济发展很难得到外需支持;明年世界经济有望缓慢复苏,有助于新兴大国摆脱经济困境,提高经济增速。
  
  (二)资源产品价格的剧烈波动
  
  
今年上半年的经济形势表明,俄罗斯经济受能源价格影响非常大,一旦石油等产品价格剧烈下挫,其国内经济很难依靠自身力量摆脱困境,印度和巴西也会受到能源产品价格波动的不利影响。今明两年能源资源产品价格大幅波动的风险依然存在,势必影响新兴大国国内经济的稳定。今年3月以来,石油等能源资源产品触底反弹,相对于上月,西德克萨斯轻质原油期货价格在 4月、5月和6月的涨幅分别达到3.6%、18.9%和18.0%,这较多地受到了美元贬值和市场预期转好的影响,明显缺乏实体经济的支持。虽然财政赤字飙升造成美元长期贬值压力加大,大规模的金融救援和经济刺激计划导致市场流动性大量增加,都有可能推动未来能源资源产品价格上涨。但是历史经验表明,必须有实体经济的支撑,能源资源产品价格才能较为稳定地居于高位。当前世界经济出现了一些企稳迹象,但能以何种速度复苏仍存在不确定性,加之市场投机炒作和地缘政治因素,未来能源资源产品价格仍有剧烈波动的风险,难以长期在高位运行。
  
  (三)各种形式保护主义措施的增加
  
  
保护主义措施是一柄双刃剑,当前世界各国相互依存的程度远高于以往,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单方面采取保护主义措施而不受到其他国家的抵制和报复,最终导致双方受损。国际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后,印度、巴西和俄罗斯采取了多种形式的贸易、投资和金融保护主义措施。印度方面,除了传统的反倾销调查外,去年年底还针对我国出口的亚硝酸钠等产品,使用了反补贴调查和特殊保障措施。俄罗斯方面,于去年年底开始针对进口不锈钢管的反倾销调查,并准备征收特别关税。印度、巴西和俄罗斯的商品出口和对外投资,同样受到其他国家保护主义措施的干扰。保护主义措施虽然不能在根本上改变经济全球化继续发展的大趋势,但势必干扰世界经济复苏进程,也不利于新兴大国摆脱经济困境。
  
  (四)金融与汇率的稳定
  
  
印度、巴西和俄罗斯的金融系统受到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虽然采取了大规模金融救援计划,但未来仍存在不稳定因素,加之汇率的剧烈波动势必不利于国内经济走出困境。一是发达国家的撤资问题,俄罗斯在国际金融危机的打击下,经济陷入严重衰退,部分外资银行已开始减少在俄的分支机构数和资金投入,如未来大规模撤资,势必给俄罗斯经济雪上加霜。二是新兴大国的偿债问题,根据俄方的估计,今年下半年和明年上半年,俄公司纯利润将达700亿美元,但应偿还债务达到2000亿美元,逾期债务不利于其金融系统的稳定并会吞噬公司的未来利润。三是汇率波动问题,去年 9月至今年 1月巴西的实际有效汇率剧烈贬值18.4%,此后至今年6月又大副升值21.6%。去年11月至今年6月俄罗斯的实际有效汇率贬值近10%,汇率的大幅波动给新兴大国企业经营带来不稳定因素,不利于其经济复苏。
  
  (五)刺激经济计划的进一步落实
  
  
新兴市场国家在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后,采取了一系列刺激经济计划,实行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大规模的扩张性财政政策,随着这些政策措施的进一步落实,对恢复市场信心、扭转经济下滑、促进经济复苏将发挥积极作用。去年 12月、今年 1月和2月,印度政府先后 3次宣布财政刺激措施,共追加2000亿卢比的支出,将消费税和服务税分别下调6个和2个百分点,并为劳动密集产品出口提供出口补贴担保。今年以来,巴西连续五次降低基准利率,累计下调5%,达到历史最低水平,还出台了一系列税收和信贷调整政策,以鼓励企业增加投资,包括降低耐用消费品税率和为中小企业提供优惠贷款等。今年 4- 7月,俄罗斯连续四次降低基准利率。
  
  (六)经济金融合作的加强
  
  
新兴市场国家加强了与其他国家和彼此间的经济金融合作与对话协商,贸易投资自由化的进一步推进和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的加强,为这些国家经济最终走向复苏提供了新的支持。今年7月,印度与东盟敲定了自由贸易区的最终文本,该自贸协定将于明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印度和东盟将在六年内取消化工、电子等 4000多种产品的关税。为维护本国汇率稳定,去年 10月巴西与美国签署了 300亿美元的货币互换协定,今年 2月和6月先后两次续签协定,并将到期日延长至明年 2月。今年 6月,“金砖四国”举行了首次首脑峰会,商讨共同应对危机,未来这一机制有可能常态化,从而为加强彼此间政策协调和解决纠纷提供一个稳定的平台。随着新兴大国在世界经济中份额的上升,其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和决策权也会相应提高,从而推动全球治理结构朝更加公平合理的方向调整,有利于新兴大国国内经济的未来发展。
  
  三、今明两年新兴大国经济走势预测
  

  上半年的经济形势表明,印度经济具有较强的抗外部冲击能力,国内经济金融相对稳定,并且出现了股市大幅上涨等积极迹象,随着刺激经济政策效果的进一步显现,以及国际经济金融合作的加强,今明两年印度仍将维持一个相对较高的增速,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复苏的重要力量。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7月的预测,今明两年印度GDP的增速分别为 5.4%和6.5%,分别较 4月预测提高了 4.5个和 5.6个百分点。巴西的经济衰退程度虽然相对较轻,但考虑到铁矿石价格下跌和汇率不稳等因素,经济今年走出衰退的难度依然较大,明年有望出现微弱的正增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今年巴西经济将衰退1.3%,明年增长2.5%。俄罗斯经济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沉重打击,目前尚未出现明显的复苏企稳迹象,考虑到其金融系统的潜在风险,以及今明两年国际油价难以持续走高,俄罗斯经济今年走出衰退的难度很大,明年有望实现微弱增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7月预测,今年俄罗斯经济将负增长 6.5%,较4月预测大幅下调了 6个百分点,明年的增速预计仅为 1.5%。

作  者:张哲人    
出  处:宏观经济信息研究
单  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    
经济类别:国际金融
库  别:国内论文子库
相关文章
 新型金融危机与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 (2009-09-07)
 美元汇率:短期波动、中期趋势与长期命运--美元汇率决定要素的分期限研究与走势预测 (2009-09-07)
 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银行业监管的警示 (2009-09-07)
 美国金融危机中信用衍生品的风险及作用机制--兼议对我国金融创新的启示 (2009-09-04)
 全球金融危机与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2009-09-04)
 国际金融经济形势及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2009-09-03)
版权所有:中经网数据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