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公司与东道国企业技术创新的三维互动举证
李钧  2011-09-15
摘 要: 供应链关系中,作为制造商的跨国公司与作为供应商的东道国本土企业之间存在技术创新互动关系,这种互动关系的本质与微观基础就是双方的知识转移互动。互动模式有单向传递、双向输出和联合创新三种,而知识传授方特性、知识接收方特性、知识特性和关系特性都会影响互动效果。
关键词: 跨国公司,本土企业,供应链,知识转移
  在研发全球化背景下,不管是跨国公司还是发展中东道国的本土企业,都越来越重视技术创新。在研究跨国公司和东道国企业技术创新之间关系时,已有研究主要集中于跨国公司对发展中东道国企业技术创新影响效应的理论基础、作用途径上,较少考虑发展中东道国企业的能动性及其对跨国公司技术创新的反作用。随着发展中东道国本土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逐渐增强,重视跨国公司与东道国企业技术创新之间的互动更具有合理性。在此,以供应链中的“供应商一制造商”型二元关系为研究对象,对作为供应商的东道国本土企业(下称本土企业)和作为制造商的跨国公司之间的技术创新互动关系进行研究。
  
  一、供应链中跨国公司与本土企业技术创新互动关系
  

  由于供应链中的上下游企业存在供需关系,如果相关企业之间资源充分利用和密切合作,可以最终达到双赢的效果。正如波特(2002)所言,为形成更强的竞争优势,制造商与供应商之间必须维持紧密的合作关系。在这种合作关系中,一方面供应商会协助制造商认知新方法、新机会和新技术的应用;另一方面,制造商则给供应商提供新点子、新信息和市场视野,带动供应商自我创新,努力发展新技术,并培养新产品研发的环境。制造商和供应商之间的交集与共同解决问题的关系,也会使它们更快、也更有效率地克服困难。可见,在供应链中,跨国公司(制造商)与本土企业(供应商)之间技术创新存在一种“推拉”关系:
  
  (一)跨国公司技术创新拉动本土企业技术创新
  
  
跨国公司的技术创新提供了新信息、新方向、新要求,可以拉动本土企业进行创新。当跨国公司试图开发一种更新的产品时,会对作为供应商的本土企业提出更高的新要求,比如原材料性能更好、零配件成本更低,等等。这种对供应商创新能力方面的要求可以在供应商选择中作为标准提出,而本土供应商之间的竞争加大了本土企业的创新动力,促进本土企业实施技术创新。另一方面,跨国公司也会根据东道国企业的实际供应能力,专门设立研发机构为这些企业进行技术开发,并提供相应的技术标准、技术指导和产品样品等,引导这些本土企业提高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通过帮助本土供应商满足其标准来拉动本土企业技术创新。
  
  (二)本土企业技术创新推动跨国公司技术创新
  
  
本土企业的技术创新所产生的新技术、新原料、新方法等为跨国公司的技术创新奠定了基础,从而推动跨国公司技术创新的实现。这个特点在汽车产业体现明显。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汽车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很多整车制造企业为增加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逐渐把零部件的研发和生产外包给供应商,并且在新产品的研发过程中与零部件供应商实施合作研发,使整车的自主创新与零部件企业的技术创新结合起来,供应商的技术创新直接影响跨国公司的技术创新。
  
  二、技术创新互动与知识转移
  

  企业技术创新是由科技人员组成的以开发新产品、新工艺为主要内容的研发活动,它是在综合运用知识的基础上,挖掘知识、创造知识,利用现有知识激发新知识、新思想、新创意的活动。技术创新作为一项探索性很强的创造性活动,其成功的关键是对群体或组织技术创新过程中的知识管理,“技术创新的实质就是现有知识库知识的整合、激活、创新和利用”
  在技术创新中,企业经常面临知识缺口问题,创新需要的知识结构与企业现有的知识之间存在差距。为弥补差距,企业需要获取新的知识。新知识的获取主要有两种途径:一种是企业内部的创造,还有一种就是从企业外部获得。Spender认为,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大部分知识来自于企业之外,“创新所需要的知识基础变化得越快,从外部引入新知识就显得越重要”。因此,技术创新离不开知识转移。
  知识转移就是知识接收方通过各种渠道取得所需要的知识,并加以吸收、应用和创新的过程,Daven-port和Ptusak(1998)把知识转移表达为如下公式:知识转移=知识传送+知识吸收和利用。江积海等(2003)认为,知识转移是指现有的知识从一个组织传动到另一个组织,并为组织吸收、整合、应用、创新、外溢,使之适应不同的应用环境,实现知识增量。董小英从扩展知识价值的角度认为,知识转移是把实践证明有效的知识或技能应用到不同的环境中,以提高知识的产出和应用规模的过程。知识转移是知识接收者与知识提供者通过互动完成的。
  从上可见,企业之间的技术创新互动离不开知识转移。知识转移不单单是知识传输过程,它与知识的创造和利用紧密联系在一起。只有把传输的知识吸收、保留下来,并加以创新才算是有效的知识转移。可以说,知识转移是企业技术创新互动的基础和微观过程,企业之间的技术创新互动就是知识接收方和知识提供方的知识转移互动。
  如图一(见下页)所示,处于供应链上的跨国公司(制造商)和本土企业(供应商)互为知识供应方与知识接收方,通过生产合作、专利购买或战略联盟等途径进行知识传递。通过外部学习所获得的知识进入企业内部以后,被组织内部更好地理解、吸收,并与企业原有知识整合在一起,生成有助于技术创新的相应知识。在这样的知识转移中,每个企业都获得了新的知识,增加了知识存量,新的一轮互动就在更高的平台上展开,呈现螺旋上升的态势。
  
  三、基于知识转移的供应链中跨国公司与本土企业技术创新互动模式
  
  (一)单向传递
  
  
当产品知识的复杂性较低时,本土供应商只负责依据跨国公司的要求提供定制化的部件,这种要求主要以技术指导、技术标准等形式出现。跨国公司作为核心企业,不但掌握“关于专门型供应商生产部件的部件知识,还拥有组装与整合最终产品的结构知识”。组织之间的分工程度比较低,跨国公司与本土供应商之间的技术创新互动更多的是知识从核心企业(跨国公司)向专门型供应商(本土企业)的单向输出。

图一:供应链中跨国公司与本土企业知识转移互动

  
  这是一种比较低级的互动形式,技术创新基本在跨国公司内部完成,跨国公司为配合最终产品创新的要求,会在东道国设立研发机构为具有联系的当地企业提供技术服务,以提高这些企业的技术水平,进而提高产品供应的质量。这些帮助本土供应商满足其标准的行为间接拉动了本土企业技术创新,但这些帮助会进一步增加本土供应商对跨国公司的单边依赖,所以本土企业技术创新非常被动且程度有限。
  这种被动且有限的供应商的技术创新反过来也不利于最终产品的技术创新。当产品复杂性不强时,跨国公司凭借自身能力还能应付,当产品复杂性增大时,这种互动模式显然就力不从心了。
  
  (二)双向输出
  
  
随着产品知识的复杂性增强,跨国公司与本土供应商之间知识的双向输出逐渐出现。在双向输出模式中,跨国公司拥有最终产品的知识,但是缺乏零部件相关知识;本土供应商提供的更多的是通用型部件,而且具有高度专业化的能力,产品创新能力也较高。制造商(跨国公司)与供应商(本土企业)的技术互补性明显,技术创新在两者之间实现知识双向交互:一方面跨国公司向本土企业传递关于产品的知识,同时本土企业也向跨国公司传递零部件的知识。第一类知识不像单向影响模式中那么详尽与明确,更多的是告诉本土企业需要什么样的零部件。第二类知识“可能嵌入在部件中,也可能通过供应商的产品工程师或服务人员”带到跨国公司中。
  在这种知识双向输出的企业间互动中,跨国公司对本土供应商不再是命令与指挥,本土供应商也不再依赖于跨国公司,它们之间实现了彼此知识的交换,企业间是一种基于知识交换的平等合作关系,这种合作关系在实际中表现为一种公平市场交换关系,企业可能通过市场获得所需外部资源,比如购买对方专利或者引进相关技术人员等。
  双向输出的模式与第一种模式相比,双方互动程度加大,通过知识交换,双方的创新系统中都加入了原有知识结构中欠缺的部分,这些新知识与原有知识整合后,双方的技术创新能力都明显增强。
  除此之外,基于公平市场交换关系下,跨国公司根据自身技术创新目的,对供应商(本土企业)提出创新要求,并对创新能力、创新结果进行评价选择,从而形成本土供应商之间的竞争,这种竞争机制也会间接促使本土供应商进行技术创新。
  
  (三)联合创新
  
  
“当产品知识复杂性的增加导致巨大的知识创新压力,当企业现有知识领域的集合依然不能满足产品创新的知识要求时,组织则需要对新知识进行开发”。对于跨国公司与本土企业技术创新而言,空白知识的开发与拓展将面临庞大研发费用和巨大风险,这种情况下,对新知识的联合创造成为双方的首要选择。双方围绕获得有更强竞争力的新产品而走到一起,成为相互协作的共同体。在这种创新驱动的合作中,双方的创新互动不再是单向的或双向交流的,而是开展共同研发工作,并增加在技术、信息和服务方面的共享性。
  联合创新的模式在制造商新产品研发中常常被采用。在这种方式下,跨国公司直接面对最终客户,因此对于产品创新的考虑更能反映最终市场的要求,这种对最终用户的需求及其对零部件的需要一开始就传递给作为合作伙伴的本土企业。本土供应商向跨国公司提供技术知识与创新资源并参与决策共同促进产品开发,这样一来,对本土企业来说,市场目标明确,技术创新的风险可控性明显降低。
  对跨国公司来说,由于其产品大多是众多供应高产品的价值组合,所以本土供应商在新产品研发中的介入可以使跨国公司借用供应商的技术创新能力,提升产品的附加值。何红等对美国供应商与制造商在在新产品开发中合作的解释模型进行研究后认为,供应商作为成员参与制造商的项目团体是最大的影响产品开发成功的因素。Seungwha C等研究了制造商和供应商在新产品开发关系上的绩效,认为一个高水平的供应商的参加将明显地增加技术创新的效率和现金流动率,创新企业为了获得成功,必须与上游或下游企业形成横向或纵向的联系阎。
  因此,供应链上的跨国公司与本土企业的联合创新将使双方对彼此的能力有充分了解,研发团队也容易对新产品的主要功能和应用模式等协调一致。通过技术交流,引发知识创造和技术创新,双方间的互动越充分,就越易产生创新。这种直接互动使双方的创新效率极大地提高。
  
  四、基于知识转移的供应链中跨国公司与本土企业技术创新互动影响因素
  

  供应链中跨国公司与本土企业技术创新互动效果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知识在双方之间能否顺利进行传递;二是外部知识进入企业内部后能否更好地被企业吸收、内化,并进一步创新。供应链中跨国公司与本土企业技术创新互动本质就是双方的知识转移互动,因此互动效果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
  
  (一)知识供应方特性
  
  
1.知识传授意愿。知识传授意愿反映了知识供应方是否愿意将自己的知识、能力、技术等传授给知识接收方。一般而言,知识供应方在进行知识转移时总是担心企业会丢失核心知识,所以增加知识转移后获取知识共享的收益的可能性,是增加知识供应方传授意愿的好的方法。其中双方知识的互补性越高,知识传授意愿越高。
  对于单向传递模式而言,跨国公司进行知识传授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本土供应商的供应质量,取得成本经济性。在双向输出模式和联合创新模式中,由于跨国公司与本土企业的知识互补性明显增强,甚至会涉及新的空白知识的创造,双方交互传授知识的意愿非常强。
  2.知识传授能力。知识传授能力是指知识供应企业能够以合适的方式解释说明知识并将知识传授出去的能力。它取决于知识供应方本身的知识基础及其传授知识的技术。一般来说,知识供方的知识储备越多,对“知识的整理编码和归档能力、知识表达能力和企业间的沟通交流能力”越高,知识传授能力越高。
  在单向传递模式下,跨国公司的知识传授能力主要表现为知识集成能力,它只有把客户知识、自身知识和零部件知识集成在一起,才能形成详尽具体的指导书、说明书,然后再通过对本土供应商的指导把知识传授出去。在双向输出模式中,除了跨国公司要拥有知识集成能力之外,对本土企业的知识传授能力也提出要求,因为跨国公司这时不仅需要本土企业低成本的生产能力,更需要其具有知识创造能力。在联合创新模式下,强强联手的跨国公司与本土企业的知识传授能力都非常高。
  
  (二)知识接收方特性
  
  
1.知识学习能力。知识学习能力是指知识接收方评估外部知识价值、消化吸收并加以整合应用的能力,它决定了接收方对知识的理解、选择和吸收程度。邹艳等实证研究表明,学习能力对企业合作创新知识转移效果正相关。
  2.知识创新能力。知识创新是通过获取丰富的信息经过复杂的组织和融合,实现组织管理经营结构或者产品技术结构的升级或再造。知识学习能力可以帮助企业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中迅速获取有关技术和知识,知识创新能力才是在竞争激烈且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制胜的关键。知识创新是知识转移的最终目标,同时知识创新又使知识接收方增加了知识判断与吸收能力,企业可以从更高的角度来审视和调查企业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新的一轮知识转移就这样以螺旋上升的模式循环展开。
  在单向传递模式下,由于知识存量的不足,本土供应商的知识学习能力有限,尽管“跨国公司会通过各种学习机制、生产改进平台与电子技术平台等来提升本土供应商的知识吸收能力与生产能力”,但是本土供应商的知识创新程度还不够,更多地表现为技术吸收。
  在双向输出模式中,跨国公司不单单要求实现生产的本地化或零部件的经济性,而且要求本土企业能够生产出更高级的产品,这就要求本土企业要拥有对产品或零部件进行创新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本土企业不仅要像第一种模式中那样掌握设备、工具和操作流程,还要全面了解产品架构、用户需求和技术内涵。本土企业可以通过“参与式学习”和“研究开发中学”的方式进行创新能力培养。
  在联合创新模式中,一是跨国公司与本土企业联合创新得以成立是有条件的,那就是合作者之间都要有适度规模,是强强合作,而且创新能力要高。跨国公司的规模与创新能力高,才会吸引到有规模的本土供应商与之进行联合创新;同样,跨国公司为了确保竞争优势,也一定要与有规模同时技术上处在较前沿位置的供应商合作。二是跨国公司与本土企业利用彼此技术、知识上的互补优势展开联合创新,目的就在于新技术的掌握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它们与用户、竞争对手、政府、大学科研院所等其他相关组织建立紧密的联系,充分利用他们的信息、知识和资源,通过对外部知识的吸收,然后是内部的消化、整合和创造,最后形成自主创新能力。
  
  (三)知识特性
  
  
1.知识隐性。知识转移能否有效进行,与知识隐性密切相关。一般说来,由于显性知识可以用正式的语言记录下来转移并分享,其转移难度较小,转移效果也比较好。而隐性知识难以直接用语言、图像符号等显性方法进行转移,而且“接受程度较多依赖于接受者对所转移内容是否有过主观感受”,转移难度较大,转移速度缓慢。
  2.知识距离。知识距离是指知识转移双方在知识基础上存在的差距。在知识转移中,知识距离是必然存在的,否则知识转移缺乏转移动力。但是,当双方的知识距离太大时,会明显增加知识转移的难度。因此,只有适当的知识距离条件下,有效的知识转移才能发生。
  在单向传递模式中,跨国公司给本土供应商传授的主要是显性知识,由于产品复杂性较低,而且双方的知识距离较大,所传授的知识比较简单,知识层次不高。到了双向输出阶段,双方知识距离逐渐缩小,跨国公司对本土企业的知识转移层次不断提高,隐性知识的转移力度逐渐加大。到了联合创新模式中,双方知识转移的内容进一步接近产业核心竞争力,诸如“产品设计、新产品测试以及研发管理等”隐性知识都会相互传递,双方的研发思路、经营理念、创新文化等进一步趋同。
  
  (四)关系特性
  
  
1.知识文化相关性。知识文化反映了企业中的知识价值导向,影响着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的知识的传播以及企业员工知识活动的积极性。如果知识转移双方都积极激励和引导员工从企业内部、外部获取知识、学习知识,知识转移就会顺利进行。同时,知识文化相关性也能促进联合问题解决和提高合作技术创新绩效。
  2.信任沟通。信任沟通是指知识转移双方之间相互信任、沟通的程度。知识转移双方要技术创新所需要的知识进行交流和共享,因此对相互的沟通与信任提出很高要求。牛娉(2005)和顾兢晶(2007)指出,节点企业之间的相互信任会显著影响供应链企业之间的知识共享。同时,知识转移双方如果缺乏沟通能力,企业之间无法进行有效的信息沟通,将会阻止对所需知识的获取。邹艳等实证研究表明,信任沟通与共建模式下的企业合作创新知识转移效果显著正相关。
  跨国公司与本土企业之间的信任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单向传递模式中,双方的合作相对较浅,在这一阶段,双方的信任初步建立。随着跨国企业与本土企业关系的发展以及合作的需要,尤其是隐性知识的转移力度的加大,双方会经常面对面地讨论,并一起解决遇到的问题,这些频繁的交往会使双方增进了彼此了解,并产生更高的信任,甚至达到知识文化趋同的程度,使双方的互动进入良性循环。
  
  五、结语
  

  供应链中,作为制造商的跨国公司与作为供应商的本土企业之间存在技术创新的“推拉”互动关系,这种互动关系的本质与微观过程就是双方的知识转移互动。互动模式有三种:单向传递、双向输出和联合创新,而知识传授方特性、知识接收方特性、知识特性和关系特性都会影响互动效果。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从单向传递到双向输出再到联合创新,跨国公司与本土企业之间的互动程度逐渐加深。事实上,这三种模式也是双方技术创新互动关系的三个发展阶段,随着互动阶段向前推进,跨国公司与本土企业的技术创新互动深度与广度逐渐加深,互动效果越来越显著。
  互动阶段的演进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产品复杂程度、跨国公司与本土企业的信任程度等都会影响到双方互动模式的选择,其中,本土企业自身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等是关键因素。一方面,只有本土企业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不断提高,才可能与跨国公司进行更深程度的互动,采用更高阶段的互动模式;反过来,在更高阶段的互动模式下,本土企业通过与跨国公司深程度的互动,自身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都能得到更大提高。
  这是一个值得我国企业思考的问题。要想与跨国公司更好地互动,首先需要练好内功,不断“升级自身能力”,否则在跨国公司供应商评选中就会败下阵来,甚至被挤出市场,更谈不上技术创新互动了。对于这一点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是个典型。在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中,外资对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垄断较突出,其中汽油机电控系统国内产量前四名的企业都有外资背景,其产量占国内汽油机电控系统总产量的80%,而本土企业不足1%。“跨国汽车零部件企业为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发展带来了资金、技术、管理等,但是在推动了国内零部件产业进步和升级的同时,也占领了大量国内市场,更抑制了本土企业在技术等方面的自主创新能力。”
  此外,这里的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双方互动模式与影响因素的探讨局限于定性分析,缺乏实证性研究。而且,互动阶段演进的机制、影响因素也有待后续研究进一步解决和完善。

作  者:李钧    
出  处:《改革》
单  位:华东师范大学商学院    
经济类别:经营管理
库  别:中经评论子库
相关文章
 中小企业融资、供应链金融与供应链风险述评 (2011-08-29)
 我国企业供应链管理研究与对策 (2011-08-24)
 论核心与节点企业间公平机制的构建 (2011-08-01)
 供应链组织结构与其绩效关系分析 (2011-07-08)
 供应链内部控制创新:基于大型企业集团的研究 (2011-07-01)
 跨国公司FDI理论的演进特征及发展趋势 (2011-06-22)
版权所有:中经网数据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