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长三角的一体化进程
时间 |
一体化进程 |
1982年12月22日 |
国务院决定成立上海经济区,成为长三角的最早雏形 |
1983年3月22日 |
上海经济区规划办公室正式成立。上海经济区包括上海、苏州、无锡、常州、南通、杭州、嘉兴、湖州、宁波、绍兴等10城市 |
1983年8月18日 |
第一次上海经济区规划工作会议召开,建立了包括上海、江苏和浙江的“首脑”会议制度、10市市长联席会议制度 |
1984年12月6a |
安徽省成为经济区成员 |
1986年7月10日 |
通过《上海经济区章程》,江西、福建先后加入 |
1988年6月1日 |
国家计划经济委员会发出通知,撤销上海经济区规划办公室 |
1992年 |
上海、无锡、宁波、苏州、扬州、舟山、杭州、绍兴、南京、南通、常州、湖州、嘉兴、镇江等成立长三角14城市经协委(办)主任联席会 |
1993年 |
上海提出包括江苏、浙江和上海的长三角大都市圈构想 |
1997年 |
泰州加入,15城市成立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 |
2003年8月19日 |
台州加入,成员城市扩大到16个。《关于进一步推进经济合作与发展的协议》和《进一步加强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的协议》等一揽子协议签订 |
2004年11月2日 |
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由每两年开一次改为一年一次 |
2007年5月15日 |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上海举行长三角经济社会发展专题座谈会 |
2007年5月30日 |
《长三角区域大通关建设协作备忘录》签署 |
2008年9月7日 |
国务院通过《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 |
2010年6月22日 |
国务院批复《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