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粮食主产区的演变与发展研究
顾莉丽,郭庆海  2011-10-18
摘 要: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粮食主产区进入了较快的演变与发展时期,并表现出一系列特点。粮食主产区的演变与发展是比较效益、资源禀赋、社会需求、科技进步等多重因素影响的结果。近年来粮食主产区面临着利益流失、区域经济发展滞后、粮食流通体系不顺畅、土地经营规模狭小、粮农种粮行为工业化“效应”凸显等问题。要实现粮食主产区可持续发展,必须引导粮食生产适度规模经营,强化中央政府对粮食主产区的支持与保护,协调粮食主产区和主销区之间的关系,从区域经济角度确定粮食主产区发展思路。
关键词: 粮食主产区,农业经济,比较效益,可持续发展,协调关系
  粮食主产区是中国商品粮生产的核心区域,对确保国家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具有决定性作用。一旦粮食主产区出现问题,就会直接危及国家的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粮食主产区呈现出不断缩小的趋势,这种变化是自然、经济、科技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中国粮食主产区的演变与发展在过去、现在乃至未来都会对中国的粮食安全产生巨大影响。本文通过梳理中国粮食主产区演变与发展的特点,深入分析这种变迁的原因,探讨粮食主产区发展面临的问题,构架粮食主产区未来发展的政策框架,以期为政府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一、中国粮食主产区演变与发展的特点
  

  粮食主产区相对于非主产区而言,是指地理、土壤、气候、技术等条件适合种植粮食作物、粮食产量高、种植比例大、除区内自身消费外还可以大量调出商品粮的经济区域。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粮食主产区空间格局发生了较大变化,这种变化体现在生产格局和流通格局两个方面。从粮食生产格局变迁看,全国粮食生产区域由南方持续向北方转移,由东部、西部逐渐向中部推进,其中东南沿海区粮食生产急剧萎缩,东北区和黄淮海区成为了全国粮食增长中心,粮食主产区的边界呈现明显缩小趋势。从粮食流通格局变迁看,伴随着粮食调运由计划调拨到市场调节的变化,粮食流向流量发生了由南粮北调向北粮南运的转变。中国粮食主产区在演变与发展中表现出以下显著特点:
  
  (一)粮食主产区在空间上相对集中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粮食种植面积在不同区域发生了消长不同的变化。以浙江省为例,粮食种植面积在20世纪50年代为326.35万公顷,到了20世纪90年代下降到293.99万公顷,2008年进一步下降到127.16万公顷。广东等省的粮食种植面积变化与浙江省具有相同的趋势。与此相反,北方一些省份粮食种植面积则呈增长的趋势。以黑龙江省为例,粮食种植面积在20世纪50年代为604.76万公顷,到了90年代扩大到767.27万公顷。2000年以后,黑龙江省的粮食种植面积继续呈扩大趋势,2008年黑龙江省的粮食种植面积达1098.89万公顷,是20世纪50年代的1.82倍。半个多世纪中,粮食种植面积呈增加趋势的省份有9个,包括内蒙古、吉林、黑龙江、江西、贵州、云南、西藏、宁夏.新疆。在种植面积增加的省份中,增幅也呈现较明显差别。例如,贵州、云南、宁夏等省份的种植面积与自身相比呈现较大增幅,但由于原来起点较低,所以增长后的种植面积占全国的比例不大,原来起点较高且增幅较大的省份主要位于东北地区。从粮食种植区划上看,粮食生产主要分布于长江中游区、黄淮海区和东北区,其中种植面积在400万公顷以上的省份有河北、内蒙古、吉林、黑龙江、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湖南、四川;辽宁、江西、湖北3个省份的粮食种植面积也超过了300万公顷。这13个省份的粮食种植面积占全国粮食种植面积的71.84%,产量占全国的75.50%,成为中国的粮食主产区。
  
  (二)粮食主产区与主销区的空间距离加大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粮食主产区的变化呈现出“南退北进”的态势,跨区域远距离运输问题凸显,致使粮食主产区和主销区的空间距离加大,该特征在玉米上表现尤为突出。目前,玉米种植面积减少的省份都位于长江中下游以南,而玉米增长幅度比较大的区域都位于北方的春玉米种植区域,玉米种植呈现了向高纬度产区集中的格局。玉米集粮经饲三种功能于一身,随着玉米主食功能的削弱,饲料成为主要的消费用途。2008年,南方玉米产量在全国玉米总产量中的比重仅为17.85%,这与猪牛羊肉产量占全国60.51%的构成不适应。与此同时,20世纪90年代以来,南方早稻种植面积下降、产量减少,使得南方饲料用粮更为紧张。玉米生产区域的集中性与消费市场的广布性使中国的玉米形成了较大的跨区域商品流量。从稻谷的情况看,粳米相对于籼米口感好,由于消费结构升级的示范效应,中国粳米的消费群体将会进一步扩大,稻谷消费中“以粳代籼”的倾向也会进一步发展。目前,中国不仅东北、华北、京津沪、江浙大部分地区以粳米为主食,就连中南、华南等地的大城市也出现了这种趋向,甚至在传统的以籼米为主食的南方地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外来人口的增加,“以粳代籼”的趋势也会进一步强化。这种变化会加大稻谷产销区域分布的不均衡性,使稻谷跨区域远距离运输的需求进一步强烈起来。总体看,粮食产销区空间距离的加大在客观上会激化粮食区域产销结构矛盾,增加粮食主产区流通成本,影响粮食市场竞争力。
  
  (三)粮食主产区内部存在着显著的商品化程度差异
  
  
目前,中国粮食主产区涵盖13个省。对其内部进一步分析可以看出粮食主产区内部存在着显著的商品化程度差异,即省份之间的粮食商品率存在显著差异。粮食商品率是衡量提供商品粮数量的指标,其高低取决于粮食商品量的大小。粮食商品率可以分别从两个层面分析,一是通常意义上的粮食商品率,即农民扣除自己消费后进人市场的部分;二是以省为单位,扣除本省消费后调出省外销售的部分,即粮食调出率,反映粮食主产省对全国的贡献。鉴于以上两种粮食商品率在实践中很难准确计算,本文采用每个省份的粮食人均占有量指标来反映实际的粮食商品率差异。即人均粮食占有量越大,粮食生产的商品化程度越高,这符合粮食商品化程度评价的内涵。从表1中可以看出,河南、山东两省的粮食产量较大,但由于其人口众多(2008年两省人口分别达到9429万人和9417万人,分别位居全国第二位和第三位),人均占有量并不占优势;四川省虽然粮食产量在3000万吨以上,但其人均占有量低,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13个粮食主产省份中,按人均粮食占有量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一是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产区,包括黑龙江、吉林、内蒙古3个省份,其人均粮食占有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倍以上,其中黑龙江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77倍,吉林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61倍,内蒙古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21倍;二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产区,包括河南、安徽、山东、江西、湖南、辽宁、河北、江苏8个省份;三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产区,包括四川、湖北两个省。

表1:2008年中国粮食主产区粮食产量及人均占有量

  数据来源:根据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有关数据计算整理
  
  二、中国粮食主产区演变与发展的原因
  
  (一)种粮比较效益相对低下是粮食主产区萎缩的基本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不断深入,南方沿海诸省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区位条件优势日益凸显,获得国家丰厚政策资源的南方粮产区在土地以外的投资领域扩大,非农获利机会增加,农业比较收益下降,致使农民的资源配置行为发生了变化。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尤其是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地区在国家特殊优惠政策的支持下,非农产业特别是乡镇企业迅速发展,使农民家庭收入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以浙江省为例,近30年来浙江省农民农业收入在纯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大幅度下降,1978年为93.00%,2008年减少至17.83%,下降了75.17个百分点。2008年浙江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为9257.93元,远远高出全国平均4760.62元的水平,然而从种植业生产中获得的收益仅占9.97%,粮食生产在农民家庭纯收人中的地位已变得“微不足道”。与此同时,北方非农产业相对南方要逊色得多,就业水平低,农民投资空间选择狭小。以吉林省为例,2008年吉林省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4932.74元,农民来自非农产业的经营收入仅占4.03%,种植业收入2593.31元,占28.01%。同时,由于投入第一、二、三产业土地的报酬率存在较大差异,土地用于粮食生产的机会成本越来越高,受利益驱动,南方沿海粮产区用于粮食生产的土地大量转用于利润更高的其他产业。如浙江省2008年比1978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减少227.77万公顷,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减少220.06万公顷,分别以1.59%和2.11%的年均递减率快速下降。从农业内部比较收益分析,粮食作物收益大大低于经济作物,1990-2008年粮食每亩收益与油料、棉花、烤烟、甘蔗、甜菜、桑蚕茧的比值为1:1.11:3.10:2.28:2.42:1.56:4.91。由于种植经济作物效益高于种植粮食作物,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粮经作物争地的现象。但这种现象在南北方之间也存在差异,南方水热资源充足,气候资源具有多宜性,生产条件较好,加之价格政策因素的影响,种植经济作物的收益比种植粮食作物高出许多,导致粮食播种面积下降较多。北方受特定的自然条件、市场因素、加工规模等条件限制,种植经济作物往往不如种粮,农民即使面对种粮效益下降的困扰,但从总的趋势看,种植粮食不失为农民资源配置中的最优选择,即北方种粮在农业内部各业中尚有一定优势,因而粮食播种面积较稳定。
  
  (二)市场化、国际化、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区域差异性是粮食主产区空间格局变迁的重要原因
  
  
在计划经济时期,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和浙江、广东等东部沿海地区都是中国的粮食主产区。改革开放以来,这些地区率先成为市场化、国际化、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推进的区域,大量的粮田转为工业和城镇建设用地,再加上外向型农业和高效经济作物的发展,使得这些地区的粮食种植面积锐减。同时随着市场化、国际化、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这些地区成为吸纳中西部外来劳动力的主要区域,也成为中央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地。以广东省为例,它是中国最大的劳动力吸纳地,吸纳了全国跨省流动劳动力的三分之一以上,而且流动人口的90%以上集中在珠江三角洲地区,这些流动人口主要来源于湖南、四川、江西、重庆、湖北、贵州、河南等中西部地区。广东省财政收入总量连续20年居全国首位,2010年中央财政收入的12%来源于广东省。综上分析,这种粮地的减少和人口的增加必然使这些市场化、国际化、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推进地区退出粮食主产区的行列。
  
  (三)人地矛盾是粮食主产区空间格局变迁的客观原因
  
  
从耕地资源的地区分布来看,北方地域广阔,土地资源丰富,南方尤其是东南沿海人多地少。2008年全国耕地最多的黑龙江省有耕地1183.01万公顷,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9.72%,超过了耕地面积最少的10个省份的总和。人均耕地面积前三位的省份分别是黑龙江、内蒙古、吉林,其人均耕地面积分别达到0.309公顷、0.296公顷、0.202公顷。人均耕地面积在0.067公顷以下的9个省份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东南沿海地区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较快,城镇扩展、交通建设占用了大量耕地。2008年上海市年内减少耕地占年末耕地总量的6.39%,经济发达的广东省和浙江省人均耕地面积分别仅有0.030公顷和0.038公顷。北方与南方相比,具有人均耕地数量较多的优势,土地能够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使得粮食增长具备了较充分的主体条件。
  
  (四)社会需求的拉动是粮食主产区空间格局变迁的市场动因
  
  
中国的粮食需求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人口的增长,二是膳食结构的不断改善。中国人口由1949年的5.4亿增至2008年的13.28亿,增加7.88亿。即使不考虑经济增长带来的粮食需求增长的变化,全国粮食需求总量也增加了1.46倍。如考虑人们膳食结构改善的因素,粮食总需求量的增长则更大。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膳食结构改善,城乡居民对动物性食品的消费需求不断增长。1957年中国城乡居民主要动物性食品人均年消费量为猪肉5.08公斤、牛羊肉1.11公斤、家禽0.50公斤、鲜蛋1.26公斤;2008年人均年消费猪肉19.26公斤、牛羊肉3.44公斤、家禽8.00公斤、鲜蛋10.74公斤,分别是1957年的3.79倍、3.10倍、16.00倍、8.52倍。城乡居民人均动物性食品消费量的增加从需求上拉动了饲料用粮的增长。1978年中国饲料粮消费量为4575万吨,2007年达到17150万吨,年均增长率为4.7%。其中,饲料玉米为9800万吨,占饲料粮的57.1%。1978年饲料粮占粮食总产量的比重仅为15.0%,1990年为24.4%.1995年为31.2%,2007年为34.2%,29年来饲料粮占粮食总产量的比重提高了19.2个百分点。综上分析,粮食需求刚性增长态势明显,巨大的粮食需求压力势必推动粮食生产寻求更大的地域空间。
  
  (五)农业科技进步为粮食主产区空间格局变迁提供了推动力
  
  
1949年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粮食主产区空间格局之所以发生变迁与农业科学技术的进步是密不可分的,其中最主要的是地膜技术的广泛应用和作物品种的更新换代。首先,随着植物保护技术和地膜的应用,北方许多地区的耕作制度得以改善,复种指数明显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生长期较短的限制。如河南省复种指数1978年为153%,2008年提高到178%,30年间提高了25个百分点。新的耕作制度的形成扩大了中国北方地区粮食生产的时间跨度,对北方地区扩大粮食面积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同期,南方大多数多熟制地区复种指数降低,上海由230%降到159%,浙江由259%降到129%。同时,北方地区还大力引进推广玉米、小麦等优良品种,特别是玉米育种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杂交玉米品种在生产中广泛应用,1978-1998年种植面积在66.7万公顷以上的玉米杂交种共20个,其中20年累积种植面积超过667万公顷的有7个。优良品种的技术支撑使北方地区的单产水平大为提高,北方粮食单产1950年为898.24公斤/公顷,2008年达到4828.73公斤/公顷,增加4.38倍。总之,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显著提高了北方的土地生产率,为粮食主产区的演变提供了动力和保障。
  
  三、中国粮食主产区发展面临的问题
  

  中国作为人多地少的国家,增加粮食供给、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将是一个长远的战略安排。因此,需要从发展的角度关注粮食主产区面临的问题。第一,粮食主产区利益流失。粮食主产区的利益流失主要来自于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和粮食产后经营过程中不合理的政策性亏损。其中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的存在是导致粮食主产区利益流失的直接原因。粮食主产区利益流失在主观上会削弱粮农粮食生产的积极性,影响商品粮的有效供给;在客观上会削弱区域农业扩大再生产的物质基础,挖空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后劲。第二,区域经济发展滞后。由于粮食商品的特殊重要性和粮食产业的弱质性,作为商品粮主要供给者的粮食主产省份,粮食生产与经济发展呈现出反梯度关系。“粮食大省、工业小省、财政穷省”是粮食主产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真实写照。2008年13个粮食主产省份的粮食产量占全国粮食产量的75.50%,GDP总量只占全国的60.63%,财政收入仅占全国的46.57%,工业化水平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7.22个百分点。可以说,粮食主产区以损失自己的经济利益为代价,支撑着国家工业的发展和城市的繁荣。第三,粮食流通体系不顺畅。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就存在于粮食主产区的卖粮难问题虽然已缓解许多但仍不时出现,其主要原因在于流通不畅,尚未形成一个成熟的粮食流通体系,来自流通领域的制约因素仍影响着粮食主产区的发展和农民的利益。现阶段,在中国粮食主产区粮食流通体系建设中还存在着国家支持性收购体系运行效率不高,粮食流通现代化程度低、费用高,粮食市场主体发育滞后、市场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即无论是粮食流通的硬件设施建设还是流通体制的软件建设都与日益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第四,土地经营规模狭小。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农户的土地经营规模狭小。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即便是耕地资源禀赋条件较好的粮食主产区的农地经营规模也十分微小。小规模生产影响了粮食劳动生产率和商品率的提高,降低了粮食生产规模竞争力。因此,在小规模家庭经营基础上,扩大土地规模是粮食主产区未来发展中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第五,粮食价格偏低挫伤粮农种粮积极性。虽然近年来国家不断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但是粮食价格的提高跟不上全社会物价指数的提高和粮食生产成本的提高,粮食主产区农民种粮难以致富奔小康,严重影响粮农种粮积极性。如何改变粮价提高滞后于物价和粮食生产成本提高的状况是粮食主产区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四、中国粮食主产区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培育专业种粮大户,引导粮食生产的适度规模经营
  
  
适度规模经营是提高粮食生产效益的现实选择。粮食主产区应在稳定并完善农村土地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鼓励发展粮食生产的适度规模经营。为此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机制,为规模经营创造良好的运行基础。二是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三是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二)强化中央政府对粮食主产区的支持与保护
  
  
要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支持力度,从资源保障、物质装备、科技支撑、生产经营、收入支持、风险抗御、加工转化、市场调控等方面进一步强化对粮食主产区的政策支持,建立一个多元化的具有旺盛活力的粮食主产区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三)协调粮食主产区和主销区之间的关系,加强粮食区域间合作
  
  
为了保证区域之间粮食流通的正常进行,有必要在粮食产销区间建立长期稳定、互惠互利的区域合作机制。首先,要实现粮食产销区责权利的对等。同时,粮食加工企业应尽量建立在粮食主产区,延长粮食生产链条,尽量减少粮食主产区的经济利益通过粮食调出而流失。此外,应建立产销双方长期的期货合同,加快粮食批发交易市场建设,有效调剂各地区粮食余缺,缩短粮食流动距离,减少粮食的相对流动。
  
  (四)从区域经济角度确定粮食主产区发展思路,努力搞好粮食主产区的经济布局
  
  
无论从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考虑,还是从未来粮食供求关系考虑,都不应该将一个发达的农业区建立在一个落后的经济区上,发达的农业必须与发达的工业相结合。因此,应从区域经济的角度,统筹主产区工农业协调发展,缩小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和地区利益剪刀差,培育粮食主产区可持续发展的造血机制,从区域经济的整体联系中寻求粮食主产区发展的条件和动力。
  
  (五)中央要逐步提高粮食价格,改变粮食价格提高速度慢于物价指数和粮食生产成本提高速度的状况
  
  
以国家粮食最低收购价的提高来引导粮食市场价格的稳步提高。同时,国家要加大对粮食直接补贴的支持力度,在粮食直接补贴的基础上增加农资综合补贴,重点向提供商品粮的粮食主产区的种粮大户和粮农合作社等倾斜。

作  者:顾莉丽    郭庆海    
出  处:《农业经济问题》
单  位:吉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经济类别:农业经济
库  别:中经评论子库
相关文章
 中国农产品渠道联盟信任机制构建 (2011-10-18)
 经营农户生计系统脆弱性分析--以三江平原为例 (2011-10-14)
 什么让买菜贵买菜难同现――从中部三市调研分析我国蔬菜供销、流通领域情况及政策建议 (2011-09-30)
 我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1-09-30)
 对农地产权关系几个实际问题的看法 (2011-09-30)
 今年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成定局 (2011-09-27)
版权所有:中经网数据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