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视角下农村电商生态系统的构建与优化
李珍冰  2025-08-08
摘 要: 新质生产力是一种新质态、高质量的生产力,具有新科技革命的主导性、新产业 赋能的前瞻性、高质量发展的目的性。在新质生产力视角下,农村电商要通过技术赋能以推动 区块链溯源、AI 精准营销与物联网生产管理,组织创新来建立电商合作社与"产学研"人才孵 化机制,基建升级推动 5G 网络覆盖与冷链物流节点布局等有效路径,从而构建起系统复杂的互 动关系和协同效应,形成一个高效、智能、可持续的农村电商生态系统。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农村电商,乡村振兴,电商生态

  2025 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实施数 字乡村强农惠农富农专项行动"。推进农村电 商提档升级,并强调以科技创新引领先进生产 要素集聚,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新 质生产力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重构生 产要素配置,为破解农村电商发展瓶颈提供新 动能。在数字经济时代,新质生产力是在科技 创新引领下由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所催 生的,具有高效能、高质量的,利用自然、改 造自然的能力。当前农村电商发展面临三大矛 盾:农产品非标性与消费市场精准化需求矛盾、 分散化生产与规模化流通矛盾、人才断层与技 术迭代矛盾。本文聚焦新质生产力赋能机制, 构建"技术组织政策"三位一体的生态系 统优化模型,为破解上述矛盾提供实践路径。
  
  一、新质生产力与农村电商的理论基础
  

  新质生产力是指以信息技术、人工智能、 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新型生产 要素,通过与传统生产要素(如土地、劳动力、 资本等)的深度融合,形成的新型生产力形态。 它强调知识、技术和创新在生产力发展中的核 心作用,具有高效性、智能化和可持续性等特征。 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在于通过技术创新和知识积 累,提升生产效率、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生产 成本,从而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在乡村振 兴战略中,新质生产力的引入和应用对于推动 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村产业升级、提高农民收 入具有重要意义。
  
  新质生产力通过信息技术和智能设备的应 用,能够显著提升农业生产的效率。例如,精 准农业技术通过传感器、无人机和卫星遥感等 手段,实时监测土壤、气候和作物生长状况, 帮助农民科学决策,减少资源浪费,提高产量 和质量。同时,新质生产力促进了农村产业链 的延伸和升级。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 术,农业企业可以更好地预测市场需求,优化 生产计划,提升产品附加值。此外,新质生产 力还推动了农村金融、物流、教育等配套服务 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为农村经济高质量发 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农村电商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 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它通过互联网 平台联结城乡市场,打破了地理限制,拓宽了 农产品销售渠道。传统农业经济受限于地域和 信息不对称,农产品往往难以进入更广阔的市 场,导致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而农村电商通过 线上平台,将农产品直接对接全国乃至全球市场,不仅提高了农产品的流通效率,还增强了农 民的市场议价能力。
  
  同时,农村电商促进了信息、资金、技术等 要素的流动,推动了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电商平台不仅是一个销售渠道,更是一个信息汇 聚和资源共享的平台。通过电商,农民可以获取 最新的市场信息、技术指导和金融服务,从而更 好地调整生产结构,提升产品质量。此外,农村 电商还带动了物流、包装、营销等相关产业的发 展,形成了以电商为核心的农村经济生态圈。
  
  二、农村电商生态系统构建模型
  

  基于新质生产力的特征和农村电商的发展需 求,我们可以构建一个包含多元主体的农村电商 生态系统框架。该框架以信息技术、大数据、人 工智能等新质生产力为核心驱动力,通过整合生 产者、电商平台、物流服务商、金融服务机构、 政府监管部门等多方资源,形成一个高效、智能、 可持续的农村电商生态系统。这一生态系统的构 建不仅能够促进农产品的流通和增值,还能推动 农村经济的数字化转型,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以生产者为农村电商生态系统的供给端。主 要包括农户、农业合作社和农产品加工企业。在 新质生产力的推动下,生产者通过引入智能化农 业设备、精准农业技术和大数据分析工具,提升 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而农产品加工企业则通 过引入自动化生产线和智能化管理系统,提高产 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生产者作为生态系统 的起点,其数字化转型是农村电商发展的基础。
  
  以电商平台为联结供需双方的桥梁。电商平 台在农村电商生态系统中扮演着核心角色。电商 平台不仅提供交易撮合、信息展示和支付结算等 基础服务,还通过大数据分析,为生产者提供精 准的市场需求预测和消费者行为分析。平台还可 以通过用户评价和反馈机制,促进产品质量的提 升和服务水平的优化。
  
  物流服务商是农村电商生态系统的重要支 撑。物流服务商负责产品的仓储、运输和配送。 在新质生产力的推动下,物流服务商通过引入智 能化仓储管理系统、无人机配送和路径优化算法, 可以显著提高物流效率,降低配送成本。物流服 务商与电商平台的紧密合作,进一步优化了供应 链管理,确保了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高效流通。
  
  政府监管部门扮演引导者和规范者的角色。 通过制定优惠政策、行业标准和监管机制,政府 为农村电商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通过搭建 公共服务平台,提供技术培训、市场信息和法律 咨询等服务,帮助农民更好地融入电商生态系统。
  
  在这个生态系统中,各主体之间存在着复杂 的互动关系和协同效应。生产者通过电商平台将 产品直接销售给消费者,减少了中间环节,提高 了收益;电商平台通过大数据分析,为生产者提 供市场需求信息,指导生产决策;物流服务商与 电商平台紧密合作,优化配送路线,提高物流效 率;政府监管部门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和行业标准, 引导农村电商健康发展。这些主体之间的协同合 作,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从而推动 农村电商的持续发展。
  
  三、农村电商生态系统面临的挑战
  

  技术应用与创新不足。农民的数字素养和电 商运营能力普遍不足。大部分农民缺乏系统的数 字技术学习经历,对电脑、智能手机等设备的操 作不够熟练,更难以掌握复杂的电商运营技能, 如店铺装修、营销推广等。这导致农产品线上展 示效果差,无法吸引消费者,难以借助电商平台 将农产品推向更广阔市场,无法充分利用新质生 产力带来的发展机遇。
  
  专业化人才匮乏及组织体系不健全。一是农 村电商人才匮乏。农村地区发展机会相对有限, 难以吸引和留住电商专业人才。既懂农业又懂电 商运营的复合型人才更是稀缺,这使农村电商在 市场分析、产品策划、营销推广等方面存在短板, 无法满足农村电商快速发展的需求。二是农产品 标准化程度低,质量追溯体系不完善。不同农户 生产的同类型农产品在规格、品质上差异较大, 缺乏统一标准,增加了消费者选择的难度,也不 利于品牌化建设。同时,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不健全,消费者无法清晰了解农产品的生产、加工、 运输等环节信息,对产品质量安全存在疑虑,影 响了购买意愿和信任度。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在许多偏远农 村,网络覆盖率低、信号不稳定、网络速度慢。 这使电商业务难以顺畅开展,如直播带货时频繁 卡顿、线上交易延迟,严重影响用户体验,制约 农产品线上销售规模的扩大。农村网络质量不佳 还限制了新技术的应用,像大数据分析、智能物 流调度等难以在农村电商中充分发挥作用。
  
  四、农村电商生态系统优化策略
  

  为了进一步提升农村电商生态系统的效能, 推动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 优化。基于新质生产力的特征和农村电商的发展 需求,优化策略应涵盖技术创新、人才培养、政 策支持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多个维度。
  
  技术创新与数字化转型。技术创新是农村电 商生态系统优化的核心驱动力。新质生产力以信 息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为代表, 这些技术的应用能够显著提升农村电商的运营效 率和市场竞争力。
  
  一是电商平台的技术升级。电商平台应积极 采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提升精准营销和个 性化服务能力。通过大数据分析,平台可以更准 确地预测市场需求,帮助生产者调整生产计划, 避免供需失衡。
  
  二是生产环节的数字化改造。推动农产品生 产、加工环节的数字化转型是提升农村电商生态 系统效能的关键。通过引入物联网、传感器和无 人机等技术,实现精准农业,实时监测土壤、气 候和作物生长状况,帮助农民科学决策,减少资 源浪费,提高产量和质量。
  
  三是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区块链技术可以用 于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的建设,确保产品的透明 性和可信度。通过区块链记录农产品的生产、加工、 运输等环节信息,消费者可以追溯产品的来源, 增强对农产品的信任感,从而提升市场竞争力。
  
  人才培养与组织创新。农村电商的发展离不 开高素质的人才和有效的组织形式。农民的数字 素养和电商运营能力直接影响到农村电商生态系 统的运行效率。
  
  一是加强农村电商人才培养。政府、企业和 高校应联合开展针对性的电商培训,提升农民的 数字素养和电商运营能力。培训内容可以包括电 商平台操作、网络营销、物流管理等方面,帮助 农民掌握电商运营的基本技能。
  
  二是鼓励成立农村电商合作社。农村电商合 作社是一种新型的组织形式,能够提高农民的组 织化程度和议价能力。通过合作社,农民可以集 中资源,实现规模化生产,降低生产成本。同时, 合作社可以与电商平台、物流服务商等主体进行 更有效的对接,提升市场竞争力。
  
  三是吸引电商人才返乡创业。政府可以通过 政策优惠、创业扶持等措施,吸引电商人才返乡 创业。返乡人才不仅能够带来先进的技术和管理 经验,还能够带动本地农民的电商意识和技能提 升,促进农村电商的可持续发展。
  
  基础设施建设与物流网络优化。基础设施建 设和物流网络优化是农村电商发展的支撑。农村 地区的网络覆盖率和物流配送能力直接影响到电 商生态系统的运行效率。
  
  一是加大网络基础设施投入。政府应加大农 村地区网络基础设施的投入,提高网络覆盖率和 速度。特别是在偏远山区,可以通过 5G 网络、 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的布局,解决网络覆盖不 足的问题,为农村电商的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二是优化物流网络布局。物流服务商应与电 商平台紧密合作,优化配送路线,提高物流效率。 特别是在农产品运输方面,应大力发展冷链物流, 确保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新鲜度和质量。此外, 可以通过引入无人机配送等新型物流技术,解决 偏远地区的"最后一公里"配送问题。
  
  三是建设农村物流集散中心。政府可以引导 企业在农村地区建设物流集散中心,集中处理农 产品的仓储和配送,降低物流成本。物流集散中 心还可以为农民提供仓储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农 产品存储问题,减少损耗。
  

作  者:李珍冰    
出  处:《当代县域经济》
单  位:山东科技大学    
经济类别:公共管理
库  别:中经评论子库
相关文章
 厚植产业沃土滋养科创种苗 (2025-08-08)
 依托数智新生态实现国企突破性创新 (2025-08-08)
 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 (2025-08-07)
 遵循客观规律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的理论机制与实施路径 (2025-08-07)
 在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2025-08-07)
 新质生产力为世界经济复苏增添活力 (2025-08-06)
版权所有:中经网数据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