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更多叫得响的劳务品牌
韩晶  2025-03-18
摘 要: 劳务品牌是一种具有地域标记和行业特征的劳务标识,对促进高质量就业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各地区通过发展劳务品牌,签订了超过2000份劳务协作协议,培育了2300多个品牌,帮助6000万人实现就业,成为乡村振兴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尽管劳务品牌意识增强,但在知名度和特色化方面仍存在不足。为了强化劳务品牌的竞争力,需要通过培训提升从业人员素质,建立健全支持体系,并注重品牌特色创新,以满足市场需求,推动产业和品牌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 劳务品牌,就业促进,产业融合,职业培训

  劳务品牌是具有鲜明地域标记、显著行业特征和良好用户口碑的劳务标识。一段时间以来,全国各地区、各部门把劳务协作和劳务品牌作为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重要抓手,累计签订劳务协作协议2000多份,培育劳务品牌2300多个。劳务品牌已经成为区域发展"金名片"、就业"新引擎",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实现更高质量充分就业、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助力。
  
  稳就业、促就业是发展劳务品牌的基础要素。劳务品牌意味着劳务具有品牌效应、声誉溢价,能够突破酒香巷子深的瓶颈,带动更多就业需求。很多中西部地区通过建设劳务品牌,将脱贫人口、农村低收入人口等困难群体作为劳务品牌输出优先服务对象,有组织输出劳动力,实现稳定就业。据统计,全国各地2300多个劳务品牌带动近6000万人实现外出务工、就近就业和创新创业,在决胜脱贫攻坚、推动农民就业增收、乡村全面振兴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劳务品牌不但在促就业方面成效显著,也能助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伴随劳务品牌的辐射面越来越广、影响力越来越大、参与和服务主体越来越多元化,传统劳务品牌不断巩固提升,带动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新疆解忧公主薰衣草新花农”劳务品牌,依托当地薰衣草产业优势资源,开辟了一条以薰衣草种植为依托、“农业+工业+旅游"的融合发展之路,延长了产业链,带动产业兴旺。牡丹江市"恒丰造纸工"则为造纸产业规模化、高端化、国际化发展提供了更坚实可靠的人才支撑。
  
  尽管当前劳务品牌意识迅速增强,建设势头强劲,但总的来说,全国知名的劳务品牌还不多,特别是与我国2.98亿农民工总量以及完备的行业门类相比更显不足。此外,劳务品牌特色化仍不够突出,管理还不够精细,建设体系还不够健全。打造劳务品牌"金名片"仍然任重道远。只有更加注重从量的积累转向质的提升,建立健全促进机制和支持体系,劳务品牌才能做专做精、做实做好。
  
  要打造出叫得响的劳务品牌,关键在于强化品牌特色。特色带来优势,品牌强壮产业。劳务品牌有特色,才有生命力,才能避免同质化竞争。要鼓励各地立足当地资源,结合市场需求,依托产业项目,切实加强劳务品牌建设。尤其要做好特色文章,讲好品牌故事,创办更多特色劳务品牌。着力提升劳务品牌知名度、认可度和美誉度,让一个个劳务品牌成为群众满意、市场认可的金字招牌。
  
  劳务品牌要想走得远,培训必须“跟得上”。当前,数字革命、绿色革命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求职者需要不断学习充电提高工作素质才能有更多更好的岗位匹配。政府需因势利导,增加社会培训预算、建设数字化培训平台,持续规范开展针对求职者的职业技能培训及各类知识培训,保障求职者技能与时俱进,促进劳务品牌提质升级。鼓励社会资本积极投入劳务品牌构建,建设一批劳务品牌工作室、培训基地,开发一批特色职业培训协同项目,帮助提升劳务品牌从业人员技能水平。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人民生活换挡升级,既为劳务品牌的培育、发展、壮大提供了良好环境,又对劳务品牌提质升级提出了新的要求。要不断完善政策体系,优化组织与政策协同,鼓励企业和创业者积极培育和发展劳务品牌,让劳务品牌发展成创业品牌、产业品牌、文化品牌,推动劳动品牌更加规范化、标准化,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大助力。
  

作  者:韩晶    
出  处:《经济日报》
单  位: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经济类别:人口与就业
库  别:中经评论子库
相关文章
 努力把农民工培养成高素质现代产业工人 (2024-12-23)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与公共财政支出结构调整 (2023-09-25)
 城市低保失业人员就业促进政策:特点、问题及优化 (2023-02-27)
 当代以工代赈与就业促进 (2022-12-17)
 2022年稳就业须宏观、微观政策双管齐下 (2021-12-17)
 让更多劳务品牌茁壮成长 (2021-11-26)
版权所有:中经网数据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