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股公司突破5000家,高质量发展是关键 |
| 张炜 2022-11-24 |
| 摘 要: |
A股公司超5000家进入新的发展时期,高质量发展是关键。中国证监会2022年系统年中监管工作会议提出,进一步解决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内在障碍和外在制约。证监会制定了新一轮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三年行动方案。其中,包括进一步深化增量存量改革,坚决把“空壳僵尸”和“害群之马”清出市场。为投资者提供更优秀的标的,还需要加大退市力度。30多年来,A股退市公司数量偏少。只有通过大浪淘沙,才能让投资者真正拥有健康的具有投资价值的市场。 |
| 关键词: |
A股,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科创板 |
|
|
|
11月22日,A股存量上市公司数量首次突破5000家。而在11月10日,第1000家注册制上市公司诞生。本月,A股市场先后迎来两个重要时刻,体现出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增强。
回顾A股历史,1990年12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开业,迎来首批8家公司挂牌。从“老八股”到上市公司数量突破1000家,耗时10年左右。再到上市公司数量超过2000家,又经历了10年。2016年12月9日,A股公司数突破3000家。2020年9月4日,A股公司数突破4000家。换言之,上市公司扩容节奏明显加快。从2000家到5000家,A股公司每增加1000家分别耗时6年、4年及2年。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采访时表示,A股公司数突破5000家具有里程碑意义。我国资本市场有了规模体量的跨越,无论股票、债券、期货市场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与我国经济体量相匹配。
“这不只是‘量’的增长,更是‘质’的提升,标志着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开始转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应用经济系讲师钟世虎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说,30多年来,A股市场IPO和再融资金额分别达4.8万亿元和9.8万亿元,其中制造业获得再融资的比重从20年前的40%提升到目前的67%。这表明A股市场发展对助推我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股票市场融资有效降低了企业特别是研发周期长、投入大的创新企业的融资成本。
今年前三季度,沪深交易所IPO筹资额分列全球交易所第一和第二位。除了融资规模增长外,资本市场发展近年来还体现在“含科量”持续提升,上市公司结构进一步优化。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日前指出,多层次资本市场不断健全,科创板、创业板试点注册制相继落地,大大提升了资本市场对优质企业的吸引力。另据上交所总经理蔡建春11月22日透露,截至目前,科创板已上市486家科创企业,IPO融资额超7300亿元,占同期A股市场首发融资总额的40%以上。
董登新称,我国资本市场扩容潜力非常大,尤其在高质量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方面有很大提升空间。全市场注册制改革尚未实现,高科技企业上市的平台还只是刚起步。北交所主要是中小高科技企业上市,对标纳斯达克市场的话,将来其上市公司的数量也可能达到5000家。
A股公司超5000家进入新的发展时期,高质量发展是关键。中国证监会2022年系统年中监管工作会议提出,进一步解决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内在障碍和外在制约。证监会上市部主任李明11月22日在2022金融街论坛年会上表示,证监会制定了新一轮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三年行动方案。其中,包括进一步深化增量存量改革,坚决把“空壳僵尸”和“害群之马”清出市场。
“市场的容量是有限的,不能被垃圾公司挤占。只有加快新陈代谢,完善优胜劣汰机制,才会使市场更有活力。”董登新说,为投资者提供更优秀的标的,还需要加大退市力度。30多年来,A股退市公司数量偏少。只有通过大浪淘沙,才能让投资者真正拥有健康的具有投资价值的市场。
钟世虎认为,我国个人投资者交易占比仍较高。最新研究也发现,网络搜索是个人投资者获取上市公司信息的重要方式,但是网络信息良莠不齐,往往难以鉴别所获取信息的真实性,处于信息劣势的地位。因此,要继续强化监管,强化信息披露,加大对财务造假和审计舞弊等造成资本市场信息失真乱象的打击力度。全面提高资本市场信息质量,让大家能够公开公平公正地参与资本市场投资,真正实现发展红利全民共享。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