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促进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更好结合
王琛伟  2025-01-10
摘 要: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发布《关于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意见》,旨在解决行政检查频繁、随意性大的问题,推动“无事不扰、无感服务”的新型政务环境。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相辅相成,政府应减少对市场的干预,以提供高质量服务。近年来,浙江和海南等地通过数字技术和预约制管理,减少企业干扰,提升营商环境。尽管改革取得成效,但国内外形势变化要求政府转变角色,从管理者向服务者转型。未来,应进一步厘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通过改革和创新,推动政府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创造有利条件,增强企业信心,促进经济发展。
关键词: 无事不扰,有为政府,营商环境,数字化服务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意见》,着重解决行政检查事项多、频次高、随意性大,以及任性检查、运动式检查、以各种名义变相检查等突出问题。去年以来,国家层面连续发力,直击企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2024年9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2024年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创新实践十大案例。2024年11月,国务院减轻企业负担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公布"强化企业服务,提升减负成效"典型案例,63个案例上榜。"无事不扰、无感服务"成为打造新型政务环境的重要标志。
  
  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相互统一。有为政府并不是管得越多越好,相反,政府必须减少对市场的过多干预,尽量减轻企业负担,不干扰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无事不扰”正是明确政府权力边界、尊重市场规律的重要体现,是有为政府的重要标志。政府“无为”不是当“甩手掌柜”,“无为”是为企业提供“无处不在”又“无事不扰”的高质量服务。只有政府“无事不扰”,企业才能真正放开手脚,遵循市场规律,专注于生产经营和自身发展。
  
  近年来,各级政府“无事不扰、无感服务”的工作作风正在形成。浙江运用数字技术实施营商环境“无感监测”,以企业“无感”的方式开展营商环境监测、评价和整改,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企业的干扰;海南实施“预约制”管理,统筹监测涉企检查、调研等活动,赋予企业拒绝不合理调研的权利。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意见》,本质上是进一步深化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减少政府干预,减轻企业负担,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最大限度激发企业活力、增强企业信心、挖掘发展潜力的又一重大举措,标志着“有为政府”建设又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同时也要看到,尽管近年来改革取得明显成效,政府行使职能的效率明显提高,但是国内外形势已经发生深刻变化,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社会主要矛盾都已经发生重要转变,一系列形势变化对如何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提出了更高要求。政府履职方式正在从管理走向治理,政府自身则从管理者走向服务者,成为多元治理主体中的重要一员。特别是伴随新一轮科技革命,数字技术、人工智能向各领域全面渗透,数据作为新型要素在各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政务服务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最多跑一次”“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一网协同”等政务服务数字化创新举措层出不穷,政府决策、执行、监督等各环节都面临流程再造。下一阶段,应从两个方面持续发力,进一步提升政府“无事不扰、无感服务”的履职水平,为企业增强信心、放开手脚、大胆施为创造有利条件。
  
  一方面,抓改革,进一步厘清政府与市场的作用边界,促进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更好结合。推动各级地方政府完善政府责任清单、建立政府权力清单、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通过“列单”,梳理各级政府及其部门的主要责任,推动经营主体“法无禁止即可为”,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企业和市场的过多干预;通过“晒单”,将政府的责任和权力公之于众,让人民明白政府应该做的事是什么,什么部门具体负责什么事;通过“跟单”,跟踪检查权力运行的内外流程和效果,客观评估权力行使效能,建立健全政府部门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通过优化调整行政权力配置,改革行政权力运行机制,构建和完善行政权力的运行体系,进一步明晰政府职能边界,更好地向市场放权、向企业放权,创造良好营商环境,筑牢有效市场的底座支撑。
  
  另一方面,抓创新,强化场景引领,进一步推动政府数字化、智能化升级,以新一代信息技术提升政府服务效能。近年来各地涌现出一批政务服务创新典型做法,已经不是对原有政务服务模式的“修修补补”,而是最新技术手段与现代治理要求深度融合的产物。特别要注意的是,在数字技术、人工智能快速迭代升级的大背景下,场景创新已经成为引领政务服务提档升级的重要引擎。应鼓励各地结合本地实际,回应企业诉求,因地制宜打造、推广一批引领性、示范性、带动性强的政务服务创新场景,充分运用数字化、智能化前沿技术,深度挖掘自身数据资源优势,全面改造传统政府工作模式,重塑政府工作流程,创造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新型体制机制环境,让企业放下包袱、增强信心、轻装上阵,在有效市场中展现活力、增强动力、提升竞争力。
  

作  者:王琛伟    
出  处:《光明日报》
单  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    
经济类别:公共管理
库  别:中经评论子库
相关文章
 “有效市场有为政府”模式的建构及其限度 (2024-12-18)
 稳妥探索建立个人破产制度 (2024-12-12)
 切实把“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落到实处 (2024-12-12)
 从社会学视角看营商环境治理 (2024-09-19)
 优化营商环境的公司法保障 (2024-08-15)
 探索营商环境法治化研究未来路向 (2024-05-29)
版权所有:中经网数据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