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旅游消费中心
张小莹,夏锋  2023-02-10
摘 要: 海南背靠14亿人的内需大市场,依托自贸港开放政策,加快打造免税购物、国际医疗和“留学海南”三大品牌,承接境外消费回流,让国人不出国门就能在海南享受到国际化旅游服务和产品。海南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一头连着需求,一头连着供给。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关键在于适应消费结构升级、新型消费不断涌现的大趋势,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延长消费产业链条,形成产业集群,以供给创新满足消费、创造需求,推动旅游消费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要构建高端消费品加工产业链、特色消费品设计产业链、消费金融产业链。
关键词: 旅游消费,国际中心,特色消费,产业链

  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旅游消费中心是中央赋予海南的“三区一中心”战略定位之一。2022年4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到三亚国际免税城实地考察离岛免税政策落地实施等情况时指出,要更好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依托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营造良好市场环境和法治环境,以诚信经营、优质服务吸引消费者,为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作出更大贡献。
  
  消费是连接国际和国内市场的重要一环。在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的严峻形势下,我国城乡居民国外旅游消费的规模大大缩小,但城乡居民对免税购物、旅游度假、康养等综合消费的热情并未消减。海南有条件在一流的生态环境、新冠疫情防控取得积极成效和离岛免税购物政策、自由贸易港和RCEP叠加开放政策等有利因素综合作用下,用好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这一平台,从供给(生产)和需求(消费)两端同时发力,从扩大实物型消费和服务型消费两端同时施策,以吸引高端购物、医疗、教育三大境外消费回流为重点,把海南打造成我国消费潜力释放的重要承接地,由此深度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推动海南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开放。
  
  一、高质量发展要求在海南的具体体现
  

  2018年4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指出,推动海南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旅游消费中心,是高质量发展要求在海南的具体体现。从海南实践看,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发挥消费对海南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近年来,消费日益成为海南自贸港经济稳定运行的“压舱石”。2020年7月1日,海南离岛免税购物新政落地实施,海南免税购物发展进入快车道。离岛免税销售额五年超1300亿元。在免税购物新政的推动下,2021年海南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全国排名第一,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0%以上。预计到2025年,海南免税购物销售额将达到1600亿元以上,有望超过韩国成为全球最大免税购物市场。实现这一目标,一是靠“供”:重在发展壮大中高端消费品工业产业链,提升消费品供给质量,创造需求、引领供给;二是靠“需”:抓住疫情下国内旅游大循环对出境旅游的替代效应,加大优质产品供给,做好疫情防控,加快做大海南离岛免税市场体量和规模,在吸引境外消费回流上宜快不宜慢;三是靠“诚”:这取决于诚信经营和优质服务,以此不断提升岛内免税消费品市场的竞争能力和服务供给水平。
  
  带动形成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经济结构。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与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紧密相关。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推动消费模式从以商品型消费为主,向“商品+服务”消费双轮驱动战略进阶。现代服务业既是海南自贸港四大主导产业之一,也是海南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的重中之重。2021年,海南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2.5%;现代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33.2亿美元,占全省实际使用外资的比重从2018年的15%提高到2021年的96%。“十四五”时期,海南要抓住机遇,对标国际高水平高标准经贸规则,逐步优化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制度,推动免税购物、文化教育、医疗健康、金融保险、研发设计等服务业高水平开放发展,构建顺应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现代服务业体系,为我国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提供高强度压力测试。
  
  促进海南成为双循环发展“交汇点”。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以来,海南对外开放水平明显提高。但由于海南开放起步晚,产业开放度较低。2021年,海南对外贸易依存度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约12个百分点,海南服务贸易额仅相当于新加坡的0.91%和中国香港的3.75%。海南要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旅游消费中心,不仅要实施好更加开放、吸引力强的免税购物政策,更重要的是通过实行以“既准入又准营”为基本特征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举措,推动国内全面快速增长的“服务型消费”需求和国际化“消费型服务”供给良性互动,使海南不仅成为两个市场物理层面的“中转站”,还要成为发生化学反应的“反应炉”,从而深度参与和助力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
  
  二、着力做好“三篇境外消费回流文章”
  

  海南背靠14亿人的内需大市场,依托自贸港开放政策,加快打造免税购物、国际医疗和“留学海南”三大品牌,承接境外消费回流,让国人不出国门就能在海南享受到国际化旅游服务和产品。
  
  打响海南免税购物这块金字招牌。2019-2021年,海南离岛免税购物销售总额超过1000亿元,年均增速达81.28%。今年春节期间(1月21日至1月27日),海南离岛免税购物金额达到15.6亿元,与2021年同期相比增长51.5%。离岛免税政策是带动境外高端消费回流和消费升级的重要抓手,也是实施国家扩大内需战略的重要体现。但海南免税业面临“一小两低”的突出矛盾,即离岛免税购物规模偏小、免税购物渗透率较低、离岛免税购物客单价较低。为此,海南要继续高水平办好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提升海南国际能见度;加快实现免税品的品种、品牌、价格与国际“三同步”,完善离岛免税商品溯源等管理体系,不断提高免税购物的转化率、渗透率和客单价,扩大免税购物规模,实现离岛免税业从百亿元级产业向千亿元级产业跨越。
  
  打好健康海南这张王牌。为适应人民群众医疗健康服务需求快速增长趋势和全国对海南健康养生需求的不断增长,海南要充分发挥“天然氧吧”的生态环境优势,用足用好国家赋予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的特殊政策,深化“乐城研用+海口生产”模式;积极发展中医药保健、呼吸养生、温泉疗养等康养产业,加快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为我国城乡居民“大病不出国”作出贡献。织密织牢海南公共卫生防护网,深化“三医联动”改革,完善分级诊疗制度和“互联网+医疗”体系,打造高效便捷的健康服务圈,全面实现本岛居民“小病不进城、大病不出岛”,建设更高水平的健康岛。
  
  创建“留学海南”这张新名片。利用好国家赋予海南自贸港“允许境外理工农医类高水平大学、职业院校在海南自由贸易港独立办学,设立国际学校”等政策,高质量建设国际教育创新岛,创建“留学海南”品牌。从招生制度、办学模式、国际书院人才培养、产教融合等领域构建国际教育生态系统,探索实现“学在海南=留学境外”的教育消费回流的路径,把海南建成中外教育交流互鉴的展示窗口和承接国际教育消费回流的重要平台。
  
  三、供需两端同时发力加快构建海南特色消费产业链
  

  海南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一头连着需求,一头连着供给。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关键在于适应消费结构升级、新型消费不断涌现的大趋势,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延长消费产业链条,形成产业集群,以供给创新满足消费、创造需求,推动旅游消费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
  
  构建高端消费品加工产业链。用好“一负三正”的零关税政策、“两个15%”所得税政策、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等开放政策和制度,发展壮大消费品加工业,打造从旅游消费产品到装备的智能制造产业链。以免税店为依托,积极探索发展保税加工转离岛免税的“前店后厂”模式,推动其向高附加值环节延伸拓展,形成“进口原料�生产组装�免税销售”的全产业链模式,为海南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提供工业支撑。
  
  构建特色消费品设计产业链。海南要发挥政策优势和文旅资源丰富的优势,围绕时尚消费品设计、文旅创意设计、邮轮游艇整装设计、汽车工业设计、动漫与游戏设计、影视设计等,以崖州湾科技城等重点园区为平台,发展“设计+”新模式,大力引进文旅创意等设计企业和国内外高层设计人才团队,推进高端消费品设计产业集群集聚发展,努力打造具有国际认可度和影响力的国际设计岛,成为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的强力支撑和重要内涵。
  
  构建消费金融产业链。海南要加快消费金融场景化发展,拓展长尾市场、小额高频等细分消费场景,形成精细化消费金融发展模式。鼓励消费金融企业根据自身优势开发本土特色消费金融产品,鼓励金融企业运用物联网、大数据和区块链等金融科技开展探索创新,不断丰富消费金融产品与服务种类。在全岛全域开展数字人民币试点,积极探索和搭建具有海南自贸港特色的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开展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试点和利用央行数字人民币促进绿色消费的试点,助推数字人民币服务生态建设发展。

作  者:张小莹    夏锋    
出  处:《中国经济时报》
单  位:海南科技职业大学    海南大学    
经济类别:服务业经济
库  别:中经评论子库
相关文章
 低价旅游年票缘何成“鸡肋” (2022-12-13)
 深挖潜力催热露营经济 (2022-12-02)
 文旅复苏“破圈”,激活力振信心 (2022-11-21)
 黄金周京郊“民宿热”显露消费活力 (2022-10-19)
 黄金周京郊“民宿热”显露消费活力 (2022-10-19)
 电商激流勇进:十年涨10倍,当局者总是贪多 (2022-10-17)
版权所有:中经网数据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