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成长型企业的本质和社会效益 |
孙延海 2007-01-29 |
摘 要: |
几年前,中国企业评价协会根据英国专家彭罗斯的企业成长理论提出了“成长型企业”概念,提出了要重点支持成长型企业发展,这是很有意义的。为了促进我国重点支持成长型企业的工作深入开展,本文通过分析“成长型企业”的定义、性质、社会效益等,就成长型企业的本质和社会意义提出几点不同意见。 |
关键词: |
成长型企业,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企业评价 |
|
|
几年前,中国企业评价协会根据英国专家彭罗斯的企业成长理论提出了“成长型企业”概念,提出了要重点支持成长型企业发展,这是很有意义的。为了促进我国重点支持成长型企业的工作深入开展,现就成长型企业的本质和社会意义提出点儿不成熟见解,欢迎各界专家批评指正。 一、什么是“成长型企业” 彭罗斯在企业成长理论中指出:企业成长是不断挖掘未利用资源的过程,而大企业不过是不断挖掘未利用资源的结果。企业成长性是企业具有不断挖掘未利用资源并实现持续增长的性能。通过这两句话,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是“企业成长”和“企业成长性”。 那么,什么是“成长型企业”呢?中国企业评价协会把它定义为“在较长的时期内(如3年以上),具有持续挖掘未利用资源能力,不同程度地呈现整体扩张态势,未来发展预期良好的企业”。该协会还根据成长过程中的不同状态,把成长型企业划分为超速成长、渐进成长和缓慢成长三种类型。 我认为上述定义有待商榷。这个定义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把成长型企业的范围划得太宽了。事实上,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在较长时间(如3年以上)都“不同程度”地呈现整体扩张态势。如果在定义中有“不同程度”这几个字,那么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就都成了成长型企业了。显然,这是令人不好理解的。 语言是讲究约定俗成的。普通人一看到在某个词后面加上个“型”字,就知道这个词所反映的事物一定比较突出。例如:凡是外向型企业都是外向特征比较突出的企业,凡是创新性企业都是创新特征提交突出的企业、凡是生态城市都是生态特征比较突出的城市。同理,凡是成长型企业都是成长特征比较突出的企业,这类企业大体上相当于中国企业评价协会所指的超速成长型企业。 如果这个观点能够成立的话,那么我建议就不要把成长型企业划分了超速成长、渐进成长和缓慢成长三种类型了。如果要划分成长型企业的话,把它们分成几个等级就可以了,至于等级划分标准可以因地制宜。无论怎样划分,有一条原则是应该坚持的,即最低等级的成长型企业在较长时间(如3年以上)的增长速度也应该高于即定地区的平均经济增长速度。 把成长型企业定义为成长特征比较突出的企业有一定的实践意义。这样,可以使人们一听到“成长型企业”就知道不是一般的企业,而是比较优秀的企业。把成长型企业划分为超速成长、渐进成长和缓慢成长三种类型是没有多大实践意义的,因为人们没有必要向渐进成长和缓慢成长的企业学习,政策也没有必要向渐进成长和缓慢成长的企业倾斜。 二、成长型企业的社会效益任何一级政府部门的职能都是提供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他们之所以要组织评估、评选和重点支持成长型企业,都是因为成长型企业能够产生重要的社会效益。成长型企业的经济效益再突出也不能成为各级政府重点支持的理由,因为那是企业自己的事情。成长型企业能够产生哪些重要的社会效益呢? 第一,成长型企业能够节约资源。凡是成长型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都能很好地适应市场需求,都拥有先进适用的技术,都能进行科学管理,都在不断创新,都处在良性循环发展阶段。这类企业的单位消耗最低、投入产出比最高,对各种宝贵的资源最善于利用。 第二,成长型企业是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各级各地政府出于增加财政收入和扩大社会就业的考虑,都对各种经济增长点寄托希望,而成长型就是其中重要的一个。成长型企业能够在较长时期内呈现较大的增长态势,毫无疑问能够提供持续不断的并且是越来越多的税金和就业岗位。 第三,成长型企业最有希望创造著名品牌。各级各地政府都关心品牌发展,都希望拥有更多的著名品牌。任何著名品牌都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都离不开企业的不断成长。因为成长型企业最富有成长性,最善于扬长补短,所以最有希望创造著名品牌。 第四,成长型企业有希望成为龙头、骨干企业。各级各地政府都希望拥有龙头、骨干企业,但龙头骨干企业不能完全指望引进和新建。事实上,国内外许多著名的龙头骨干企业都是从中小企业不断成长壮大起来的。成长型企业贵在不断成长和快速成长,只要坚持这两个成长,都能成为未来的龙头骨干企业。 第五,成长型企业能够成为广大中小企业的榜样。广大中小企业都在寻找榜样,而成长型企业就是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有时候比政府号召和书本知识的力量还要大。成长型企业之所以能够实现持续快速的增长,都与他们的成长能力有关,都与他们的体制创新、战略创新、技术创新、营销创新、管理创新、文化创新有关。他们的这些先进经验一旦被其它中小企业学到,就会有力促进广大中小企业成长。 由于成长型企业具有这么多社会效益,所以重点支持成长型企业理应各级各地政府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当前,全国各地都在努力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我认为:为了更好地实施这一工程,应该在对广大中小企业成长提供普遍支持的同时对成长型中小企业提供重点支持。对成长型中小企业提供重点支持,既是支持中小企业成长的题中应有之义,也能够使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取得最佳的综合效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