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贸易保持“大进小出”贸易格局
田志宏  2023-03-30
摘 要: 2022年,我国农产品贸易持续发力,进出口均保持增长,在全球通货膨胀、俄乌冲突等不利国际环境下显现出良好韧性。从产品结构看,我国进出口产品表现出较强互补性,竞争优势产品出口增长显著,消费需求旺盛产品进口规模增大,有利于获得国际市场交换利益。实施农产品进口多元化战略,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和有效途径,具体表现在如下几方面:一是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二是防止受到国际不稳定局势的影响,三是保护国内农业安全,四是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全球农业资源合理配置和利用。
关键词: 农产品贸易,互补性,大宗商品,多元化

  2022年,我国农产品贸易持续发力,进出口均保持增长,在全球通货膨胀、俄乌冲突等不利国际环境下显现出良好韧性。根据中国海关数据,2022年农产品进出口额达3343.2亿美元,较上年增长9.9%。其中,进口2360.6亿美元,同比增长7.4%;出口982.6亿美元,同比增长16.5%;贸易逆差1378.0亿美元,同比增长1.7%,继续保持“大进小出”的贸易格局。与同期我国全部商品贸易增速相比,农产品出口和进口分别高出5.0个、3.1个百分点,农产品贸易较其他产品更具活力。
  
  其中,值得关注的一个特点是出口增速明显高于进口。2017年至2021年,连续五年进口增速高于出口增速,2022年出现翻转,并且出口增速是进口增速的2.23倍。究其主要原因,年内国际社会货币宽松、地域冲突等因素推动国际农产品市场价格大幅上涨并伴随着剧烈波动,较为稳定的国内价格一定程度上激励了农产品出口。另一个特点是贸易逆差增幅明显减少。2017年至2021年,贸易逆差年增长率在14.0%到42.9%,2022年贸易逆差的年增长率低至1.7%,主要原因是出口增速增加和进口增速降低。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国际通货膨胀和大宗商品价格波动逐渐向国内传导,对近期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带来较大不确定性。
  
  从产品结构看,我国进出口产品表现出较强互补性,竞争优势产品出口增长显著,消费需求旺盛产品进口规模增大,有利于获得国际市场交换利益。2022年,我国出口农产品集中于水产品、蔬菜和水果,出口额占比分别为22.29%、17.58%和6.94%;进口农产品集中于食用油籽、畜产品和谷物,进口额占比分别为27.68%、21.67%和8.26%。其中,水产品、蔬菜出口额年增长率为5%和9.2%;食用油籽进口额增幅较大,年增长率达到13.4%。近十年农产品贸易的产品结构出现大幅调整,畜产品、谷物和水果进口规模增长最为显著,农产品贸易满足了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带来的消费需求变化,包括消费数量增长、产品范围扩大和质量要求提高。
  
  从主要贸易伙伴看,农产品出口市场日益多元,进口市场仍有较高集中度。2022年前五大出口市场依次为中国香港、日本、美国、韩国和越南,出口额合计442.8亿美元,占农产品出口总额的45.1%,低于2021年前五大出口市场出口额占比46.2%,我国农产品出口市场更趋分散,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2022年前五大进口市场依次为巴西、美国、泰国、新西兰和澳大利亚,进口额合计1304.6亿美元,占农产品进口总额的54.8%,高于2021年前五大进口来源地进口额占比53.2%,农产品进口集中程度较高,并呈现增长趋势。
  
  一些大宗农产品进口来源呈现多元化趋势。大豆进口来源地主要是巴西、美国、阿根廷、乌拉圭和加拿大,2022年自上述五国进口量占大豆进口总量的98.9%,与上年相比,自乌拉圭和加拿大的进口量增长,自巴西、美国、阿根廷的进口量减少。玉米进口来源地主要集中于美国和乌克兰,2022年自两国的进口占玉米进口总量的97.60%,与上年相比有一定程度降低,降幅主要出现在自乌克兰的玉米进口,受俄乌冲突影响较为明显。食用植物油主要进口来源地是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俄罗斯、乌克兰和巴西,2022年自上述五国进口量合计726.4万吨,占食用植物油进口总量的87.9%,与上年相比,自上述国家的进口量均有减少,受俄乌冲突影响,自乌克兰进口量降幅达到65.6%。
  
  从国内区域分布看,东部沿海地区一直是我国农产品贸易的主力区域。从2022年前11个月海关统计数据看,广东、上海、江苏、山东是全国农产品进口规模较大的省市,四省市进口额占全国进口额的47.5%。山东、广东、福建、浙江、江苏是全国出口规模较大的省份,五省出口额占全国出口额的62.1%;2022年广东省农产品出口额增长64.4%,贸易总额超越山东,居于全国首位。
  
  我国农产品进口规模较大,并呈现不断增长态势,保持稳定、可持续的农产品进口贸易,对我国农产品市场供给稳定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进口多元化战略强调进口贸易多元化,拓展进口来源地和进口产品范围,扩大对重要农产品替代品的进口和来自多个替代市场的进口,避免对单一市场过度依赖。实施农产品进口多元化战略,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和有效途径,具体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一是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在国内产能和比较优势不足的限制下,需要通过进口保障部分农产品供给,多个来源地有利于稳定进口规模。对于自给水平较低的特定农产品,若遇到地域冲突造成国际物流不畅、个别国家限制出口等一些特殊情况,进口多元化战略将是保障国内重要农产品供给稳定的重要抓手。二是防止受到国际不稳定局势的影响。近年来,国际政治及经济形势风云变幻,地缘政治热点不断,国际贸易风险加剧,进口多元化是减缓国际市场波动冲击的重要途径。三是保护国内农业安全。进口多元化可以充分利用更多进口来源地和进口商的市场竞争,减少对特定进口来源地的过度依赖,避免被境外出口方或供应商垄断。四是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全球农业资源合理配置和利用。我国一直坚持经济全球化正确方向,积极推动农产品市场开放。从2018年开始举办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是我国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推进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搭建的国际平台,借此在更大范围内发现可贸易产品,寻找更多的农产品贸易伙伴,尤其是给一些发展中国家提供农产品需求,促进全球农业资源的合理配置。

作  者:田志宏    
出  处:《经济日报》
单  位: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国际农产品贸易研究中心    
经济类别:农业经济
库  别:中经评论子库
相关文章
 我国农业加速融入国际市场 (2023-03-30)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2023-02-01)
 入世20年中国农产品贸易发展及趋势展望 (2022-06-10)
 多元化农业推广理论与实践的研究 (2021-03-30)
 中国现代农业须走第三条道路? (2019-01-29)
 国内棉市“病树”前头万木春 (2016-04-20)
版权所有:中经网数据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