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经济增长走势预测 |
王小广 2006-11-15 |
摘 要: |
2007年世界经济形势将发生两大变化,一是世界经济和贸易增长速度将显著放慢,二是国际油价和重要原材料价格将明显走低。2007年我国经济增长总体判断是受国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宏观经济将出现本轮经济增长周期以来的第二波调整,预计将首次回落到10%以下,投资、工业和出口增长都将出现较明显的调整。 |
关键词: |
经济增长,世界经济,原材料价格,国际油价 |
|
|
2007年极可能是此轮世界经济增长向下调整的拐点。主要是因为世界经济特别是美国经济增速显著放慢。今年二季度美国GDP增长2.6%,比一季度的5.6% 降低一半多,下半年有可能会继续保持这一回落态势。IMF 预测,明年美国经济增速将由今年的3.5%降至2.9%,甚至有些国际机构预测明年美国经济增长将放慢到仅为1.9%,并发出美国及世界将步入衰退的警告。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欧洲经济尽管今年将实现2000 年以来的最高增速2.5%,但2007 年受三大因素(财政政策大幅紧缩、货币紧缩的滞后效应、欧元高估)的拖累将会再次放慢,预计仅增长1.5%。日本经济受高油价的滞后影响及日元升值的影响,2007 年增幅也会有所放慢。
全球特别是美国经济的减速将会对我国经济产生较为明显的影响:首先,占我国出口份额超过40% 的美国和欧盟,其增长速度的放慢将明显恶化我国的出口环境,我国出口增长将面临入世以来最严峻的形势。其次,美国等发达国家就业压力的加大和贸易逆差的居高不下,将增加与我国的贸易摩擦,贸易保护主义倾向会进一步强化。三是美元贬值可能持续及美元偏高的利率水平将会增加对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世界经济将出现的第二大变化将会为我国经济带来有利因素:即国际油价和重要原材料价格的调整将使我国经济在以下方面获益:一是将使我国原材料进口成本降低,有利于缓和国内能源、资源压力,并使相关行业增收;二是有利于我国政府和企业补充能源和原料储备;由于进口可能继续保持较快增长而出口将明显回落,将会缩小贸易顺差的规模,从而有利于缓解货币流动性过剩压力,削弱人民币升值预期。
2007年我国经济增长总体判断是:受国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2007年宏观经济将出现本轮经济增长周期以来的第二波调整,预计将首次回落到10% 以下,投资、工业和出口增长都将出现较明显的调整。
一方面,吸收第一次调控政策存在一定的“摇摆性”而使投资过热出现反复的教训,调控目标和措施将会更加坚定,如坚定地抑制“三快”,特别是对新开工项目的从严审核及对土地闸门的严控等,对抑制地方政府过强的投资冲动作用将十分明显。另一方面,调控政策设
计更加合理,针对性也更强,因而调控的执行力将明显提高。根据我们到一些地方调研,调控突出对环保、“硬”的土地供给等约束性强的指标落实,效果相当明显,而节能指标调控在现有产业增长结构难以大的变化基础上则显得较为软弱。就明年的投资增长而言,目前仍相当庞大的在建项目将使明年投资保持较高的增长惯性,但增幅将会明显回落,预计2007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2%,比2006年回落5 个百分点左右,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3.5%,但这一增幅仍然偏高,需要继续坚持调控。由于今年下半年新开工项目增长的大幅收缩,明年下半年和后年投资增长可望实现“软着陆”,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将首次降至20%以下。另外,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增幅将由17.1% 降至16%。
首先,2006 年城镇居民收入增长比上年有所提高,而农民收入增长持平,上半年城镇居民收入增长10.2%,比上年同期提高0.7 个百分点,主要是因为新增就业规模的扩大及工资收入增幅的提高。这将有利于明年消费的稳定快速增长。
其次,国家加大医疗体制改革,抑制教育乱收费等措施,将会一定程度降低城乡居民的消费负担,从而提高居民的购买力。但消费增长也存在不利因素,主要是:(1)受出口增长可能显著放慢的影响,就业增长将会放慢,明年当期居民收入增长将会减慢,这对农民的务工收入增长影响更大。(2)投资增长和企业效益增长的回落也会减慢居民收入增幅。预计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91500亿元,增长13%左右。
一是美国经济增长可能明显回调将使出口需求明显减弱。二是我国出口政策的逐步调整将使我国贸易出口在结构逐步优化的基础上趋于放慢。三是今年以来出口增长已经存在内在的减速趋势,这一趋势将在2007年进一步强化,主要是机电或高技术产品出口增长已经处于下降通道之中(见图1)。预计全年出口总额为10450亿美元左右,增长10%左右,进口总额为9200 亿美元左右,增长15%左右,贸易顺差收窄到1250 亿美元。
图:机电产品和高技术产品年度增长率变化

尽管2007年过剩产能释放力度会继续加大,但由于消费增长仍然处于较高水平,物价增长将会继续保持温和上涨。由于国际油价和重要进口原材料价格的走低,再加上国内燃料原材料行业产能的增加,国内生产资料价格将再次走低。需要强调的是,CPI增长在轻度的通货紧缩区间(-1%至1%)不会对经济稳定增长形成不良影响,相反,伴随着经济增长适度调整的轻度通货紧缩反而有利于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提高市场效率,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