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电子主业业绩面临挑战 长盈精密能否打造新能源汽车业务第二增长极?
谢韫力  2022-02-17
摘 要: 上周,果链龙头立讯精密牵手奇瑞成立合资公司进军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消息引爆全市场。立讯精密的转型在果链中并非个例。在此之前,21世纪资本研究院就已注意到,在消费电子增长趋势减弱之时,多家苹果产业链公司已在寻找新出路,他们不约而同地将目光瞄准了当下最火的赛道--新能源汽车。
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业务增长极,消费电子

  上周,果链龙头立讯精密牵手奇瑞成立合资公司进军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消息引爆全市场。
  
  立讯精密的转型在果链中并非个例。在此之前,21世纪资本研究院就已注意到,在消费电子增长趋势减弱之时,多家苹果产业链公司已在寻找新出路,他们不约而同地将目光瞄准了当下最火的赛道--新能源汽车。
  
  本期硬核研报聚焦的“果链”公司是长盈精密(300115),其曾现身苹果2020年供应商名录,为苹果MacBook金属机壳、iPad外置键盘和Apple Watch结构组件等产品的供应商。
  
  在缺芯等众多因素影响下,长盈精密的消费电子主业正面临着挑战。2021年业绩预告显示,预计公司2021年净利亏损4.9亿元-6.9亿元,是自2010年上市以来的首次亏损。
  
  对于长盈精密来说,转型已迫在眉睫。而作为从2016年就已进军新能源汽车业务的公司,长盈精密称新能源业务已成为公司最重要的增长点。
  
  从果链到新能源车,长盈精密的转型之路能否顺利展开?
  
  一、业绩挑战
  
  
长盈精密的2021年业绩预告,让众多股民大跌眼镜。
  
  业绩预告显示,公司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4.9亿元-6.9亿元,而上年同期盈利6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6.6亿-8.5亿,上年同期盈利4.7亿元。
  
  这是长盈精密自2010年上市以来的首次亏损。
  
  业绩发布后长盈精密股价持续下跌,截至2月16日收盘报12.2元/股,较业绩发布前跌幅达24%。
  
  而翻开公司财报,去年前三个季度,长盈精密实现净利润1.57亿元,但跌势已现,同比降幅达到62.05%。
  
  单季度来看,公司业绩呈逐季下滑态势,第一季度实现归属净利为1.38亿、第二季度为9779万元、第三季度亏损7935万元。根据最新的业绩预告推算,第四季度亏损了约6.4亿元至8.4亿元。
  
  对于业绩不佳,长盈精密给出了五点解释,包括:研发投入加大;主要客户重点产品处于量产爬坡期,良率低;疫情、客户芯片短缺影响,产能利用率下降、生产成本上升;原材料涨价以及汇率变动;人工成本上升以及计提了减值准备。
  
  上述影响业绩因素确实为行业普遍现象。同为果链企业的蓝思科技在年报预告中也表示,其业绩受到疫情、缺芯、人工成本上升,研发投入增加等因素影响。
  
  一位消费电子头部公司管理层人士对21世纪资本研究院表示,“缺芯的影响表现在,首先东西买不到,其次就是涨价,这都影响了生产制造的成本。而且绝大多数下游客户不同意让你涨价,进一步挤压了利润空间。再加上疫情有工厂关闭,但员工的工资还要支出,轮休隔离的费用也要增加。”
  
  缺芯和疫情除了导致成本的增加,还导致了需求端的萎缩。
  
  市场分析机构Digitimes Research报道,2021年下半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并未出现上半年的成长气势,受疫情、缺芯等影响,反而连续两季出现出货量衰减的现象,三季度出货量同比下降6.2%,四季度同比下降5.2%,甚至第四季度,仅有小米和苹果出货量环比上升。下半年合计出货量不及7亿部,全年出货则约为13.2亿部,年增仅6.1%。
  
  主业为消费电子的长盈精密,其下游核心客户包括北美大客户、三星、OPPO、vivo等国内外手机品牌。手机出货衰退,引发了其进一步的存货减值。
  
  虽然长盈精密并未在业绩预告中披露“部分存货减值”的具体金额,但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2021年三季报显示,公司存货较年初增加了15.62亿元,增长了51.49%,至2021年三季度末,长盈精密存货高达约45.96亿元,为近5年最高。其同期资产总计169.35亿元,即存货占资产比例高达27.14%。
  
  二、押注新能源结构件
  
  
尽管长盈精密的主业为消费电子,但其早在2016年就开始涉足新能源产业。
  
  当年5月,公司全资子公司昆山长盈投资设立昆山惠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拓展公司在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及充电设备、充电枪、车内高压连接器等零组件产品。同年7月,公司立全资子公司上海其元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主要承担扩充公司在新能源、新材料等产品上的研发能力,推动公司战略转型。
  
  而在2017年,长盈精密在新能源汽车零组件已实现了5439万元的收入。彼时,公司对该业务的成绩总结为“渐露峥嵘”,其称,动力电池结构件、充电设备等新能源汽车相关产品也已陆续完成品牌供应商认证,并有少量产品实现量产发货。
  
  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8月,在上年取得苏州科伦特电源科技有限公司30%股权的基础上,长盈精密再用1.12亿元取得了科伦特40%的股权。
  
  科伦特的主营业务为busbar母排产品、新能源汽车软连接产品等,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通讯、军用雷达及舰船制造等领域。收购科伦特,成为长盈精密日后加快新能源汽车业务布局的关键。
  
  2018年,长盈精密在新能源汽车电连接系统及控制模组业务收入已增加到2.36亿元,占营收的比重为2.74%。其称:“相关产品在2018年形成了销售规模。”
  
  2019年,长盈精密新能源汽车连接器及模组业务再次快速增长,实现收入4.05亿元,占比4.68%。
  
  2020年,长盈精密在新能源领域快速跑马圈地,设立了上海临港长盈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还发布了一项19亿元的定增,新能源汽车零组件业务是定增项目之一。年末,其新能源业务收入达到5.023亿元。
  
  2021年初,公司在四川宜宾、江苏常州、福建宁德投建三个动力电池结构件生产基地。到上半年末,长盈精密的新能源业务收入4.37亿元,同比增长超200%。至此,长盈精密对新能源业务有了新的定位,“成为公司最重要的增长点。”
  
  与此同时,21世纪资本研究院了解到,年内长盈精密成立了新能源业务本部,并且建立了新能源业务独立销售团队和多条新能源产品线。
  
  从技术积累来看,长盈精密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也已有所斩获。
  
  智慧芽全球专利数据库显示,长盈精密目前共有1100余件专利申请,其中有效专利710余件,授权发明专利200余件。而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专利申请总量为20余件,其中有效专利10余件,授权发明专利近10件,主要集中于动力电池、导电柱、绝缘体、电接触、电池能量等领域。
  
  事实上,近年来,长盈精密在新能源业务的投入颇为大手笔,仅在宜宾、常州、宁德投建三个项目中就已投入25亿元。公司在2021年中报透露,宁德长盈、常州长盈已相继投产,宜宾长盈于2021年底投产。
  
  不过,这些投入的产出或还需要时间。这也是长盈精密当下面临的问题,即新能源业务研发投入大量增加的同时,相关产品还却处于量产爬坡期,良率低。
  
  对此,有投资者指出:“目前长盈精密新业务布局步子可能迈得过大,短期拖累了公司业绩。”

作  者:谢韫力    
出  处:21世纪经济报道
单  位:21世纪经济报道    
经济类别:资本市场
相关文章
 上声电子股价19天暴涨200%,面向特斯拉销售额不足主营2% (2021-12-02)
 走向9000亿:宁德时代激进扩张AB面 (2021-02-04)
 吉林省绿色金融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研究 (2018-10-31)
 特斯拉概念股:或重蹈光伏危局 (2014-11-06)
 消费电子技术革命和A股市场的投资机会 (2011-01-04)
 A股投资时钟 (2010-12-03)
版权所有:中经网数据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