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都为最好结果7月政治局会议点评
蒋飞  2022-07-28
摘 要: 政治局会议对经济发展的要求为“巩固经济回升向好趋势,着力稳就业稳物价,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力争实现最好结果。”李克强总理7月19日在世界经济论坛上表示:宏观政策既精准有力又合理适度,不会为了过高增长目标而出台超大规模刺激措施、超发货币、预支未来。要坚持实事求是、尽力而为,争取全年经济发展达到较好水平。我们在《政策合理适度,不预支未来》中提到,上半年GDP同比增速2.5%,全年5.5%的增长目标已较高,因此我们预测全年GDP增速大概在4%左右。
关键词: 经济复苏,物价稳定,就业保障

  政治局会议对经济发展的要求为“巩固经济回升向好趋势,着力稳就业稳物价,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力争实现最好结果。”李克强总理7月19日在世界经济论坛上表示:宏观政策既精准有力又合理适度,不会为了过高增长目标而出台超大规模刺激措施、超发货币、预支未来。要坚持实事求是、尽力而为,争取全年经济发展达到较好水平。我们在《政策合理适度,不预支未来》中提到,上半年GDP同比增速2.5%,全年5.5%的增长目标已较高,因此我们预测全年GDP增速大概在4%左右。只要实现充分就业、下半年经济回升至潜在增速水平,即是最好的结果。
  
  宏观政策方面,会议提出“宏观政策要在扩大需求上积极作为”,但未提及“增量政策工具”。财政政策要“支持地方政府用足用好专项债务限额”。截至6月底,地方政府专项债累计新增额度已达34062亿,占全年限额的93.3%。上半年专项债券下达时间早、发行进度快,下一步重点工作一方面是做好专项债券发行收尾工作,另一方面是推动专项债券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因此我们认为特别国债发行的可能性大幅下降,低于我们预期。但如我们在《6月份财政数据点评》的观点,下半年提前下达明年专项债额度是大概率事件,下半年的基建投资增速或将继续提高。
  
  “货币政策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加大对企业的信贷支持,用好政策性银行新增信贷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基金。”6月29日国常会推出3000亿元国开行、农发行金融工具;7月20日、21日农发行、国开行分别成立基础设施基金。货币政策工具箱早已打开,下半年重点应当是用好现有工具。我们认为下半年银行间7天回购利率水平仍然保持较低水平,逆回购利率有望进一步下调,以弥合市场和政策利率的缺口。同时商品房市场仍然面临诸多问题,销售和投资增速不达预期,货币政策上仍不能排除进一步降息降准的可能性。
  
  政治局会议强调,下半年要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
  
  坚持就是胜利,疫情仍要防住。政治局会议提出,“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要综合看、系统看、长远看,特别是要从政治上看、算政治账。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坚持动态清零,出现了疫情必须立即严格防控,该管的要坚决管住,决不能松懈厌战。”今年以来,疫情时有反复,对我国经济带来多次冲击,尤其是4月份上海疫情,造成经济大幅回落。但死亡率较低,实际治疗成本不高,促使居民产生松懈心理,甚至有声音认为疫情防控”得不偿失”。在此背景之下,政治局会议提出最新指示,我们认为下半年疫情防控仍是重点工作之一,对国内生产消费修复仍存在一定制约。
  
  要全方位守住安全底线。政治局会议指出,一是强化粮食安全保障,二是稳定房地产市场,三是保持金融市场总体稳定。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全国夏粮总产量为2948亿斤,同比增长1%,连续19年丰收,为粮食安全提供坚实保障。尤其在俄乌冲突、全球粮价暴涨的背景下,粮食稳则经济稳。今年以来,商品房销售和施工增速持续下滑,到7月份,各地出现 “断供潮”,引发市场对开发商和商业银行的担忧。政治局会议提出要“因城施策用足用好政策工具箱”,我们认为下半年可能会有一系列新措施出台,保障保交楼顺利完成。今年在河南、安徽等地发生的村镇银行储户存款流失事件给市场敲响了警钟。2017年以来整顿金融市场的行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随着疫情的发生和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实施,金融风险再次抬头。我们认为从根本上消除金融系统风险需要稳定的经济增速,而这需要货币、财政多方面的政策支持。
  
  改革开放为经济发展增动力。政治局会议提出,一,继续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二,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三,引进外资与技术。临近三年行动方案收尾之际,国企改革动作频频。7月3日,国资委副主任翁杰明宣布国企办医疗机构改革任务基本完成;7月14日,国资委副主任翁杰明宣布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主体任务已基本完成;7月19日,13组国企专业化整合项目日前进行了集中签约,涉及23家中央企业,约占国资委监管央企数量的四分之一。7月24日,中国铝业发布公告,将收购云铝股份19%的股份。收购完成后,云铝股份也将成为中国铝业的附属公司。7月25日,中国矿产资源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我们认为国企改革将持续为经济增长增添动力。
  
  平台经济整顿已基本完成,下一步将集中推出一批“绿灯”投资案例,有利于发挥企业和企业家能动性,推动民营企业敢闯敢干;做好技术和外资的引进工作,在当前国际环境下更加重要。今年以来美国通过签订”印太经济框架“、建立“蓝色太平洋伙伴关系”、组建“芯片四方联盟”等方式寻求与中国脱钩,与中国开展经济竞争。习近平主席在今年主持全球发展高层对话会时表示”构建团结、平等、均衡、普惠的高质量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共创普惠平衡、协调包容、合作共赢、共同繁荣的全球发展新时代“,彰显大国风范。持续对外开放和引进外资和技术,有利于发展国内经济和推动全球发展。
  
  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营造好的政策和制度环境。政治局会议提出“经济大省要勇挑大梁,有条件的省份要力争完成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营造好的政策和制度环境,让国企敢干、民企敢闯、外企敢投。”李克强在7月7日召开的东南沿海省份政府主要负责人经济形势座谈会上强调,东南沿海5省市经济体量占全国1/3以上,财政收入占比近4成,在地方对中央财政净上缴中贡献近8成。江苏省就是其中一省,我们在《江苏省经济分析》中发现其上半年经济增速累计同比只有1.6%,低于全国增速0.9个百分点。我们认为在”勇挑大梁“的要求下,下半年江苏省经济增速将强劲反弹,有望超出全国水平。
  
  民营经济为我国贡献了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城镇就业、90%以上的市场主体数量。本次政治局会议提出要“发挥企业和企业家能动性,营造好的政策和制度环境,让国企敢干、民企敢闯、外企敢投”,正是针对近年来出现的民营企业家信心不足的问题。我们认为好的政策和制度环境,有利于激发多种所有制下的企业家的积极性和能动性,这也是我们一直以来倡导改革的原因。

作  者:蒋飞    
出  处:新浪财经
单  位:长城证券    
经济类别:经济走势
库  别:中经评论子库
相关文章
 下半年宏观经济的三个关注点 (2022-07-27)
 下半年经济复苏进程中的政策重点与风险辨别 (2022-07-25)
 如何看待下半年中国经济的复苏? (2022-07-21)
 畅通供需循环 稳住经济大盘 (2022-07-21)
 下半年经济有望继续复苏,坚定看好新能源和消费两大方向 (2022-07-18)
 重拾复苏势头,挑战仍待克服 (2022-07-15)
版权所有:中经网数据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