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疫情冲击中大显身手的数字金融模式值得大力推广
杨再平  2020-05-21
摘 要: 面临这样一个全球大流行、大萧条时,全世界的央行和金融监管机构形成了这样一个基本共识,要解决流动性的问题。通过宽松的货币政策释放流动性是必须的。比如,3000亿的再贷款、专项再贷款,5000亿的再贴现、再贷款额度,还有3500亿的政策性银行贷款,等等。然而问题是,在这样一个既定的货币政策的背景下,怎么样把增加的流动性有效地传导到实体经济,尤其是小微企业,能够拯救小微企业,使得他们免遭流动性猝死,或者最大限度的减少流动性猝死。怎么样传导的问题,是血管、毛细血管的问题,这是金融机构要研究的重大挑战性课题。
关键词: 新冠疫情,互联网金融,小微企业

  疫情过后,马上就面临以下经济问题:首先是日常的经济生活停摆,导致供应链产业链的断裂,导致人们的信心不足,导致全球贸易受到影响。所有这些影响对企业来说,尤其是中小企业、小微企业来说,可能会形成资金链的断裂。尤其是令人担心的是,可能会出现大面积的企业流动性断裂,甚至大量优秀的小微企业流动性猝死。如果出现大面积的小微企业流动性猝死的话,那么这种影响这种伤害就像一个有机体的细胞大面积死亡一样,是非常严重的。
  
  面临这样一个全球大流行、大萧条时,全世界的央行和金融监管机构形成了这样一个基本共识,要解决流动性的问题。通过宽松的货币政策释放流动性是必须的。比如,3000亿的再贷款、专项再贷款,5000亿的再贴现、再贷款额度,还有3500亿的政策性银行贷款,等等。然而问题是,在这样一个既定的货币政策的背景下,怎么样把增加的流动性有效地传导到实体经济,尤其是小微企业,能够拯救小微企业,使得他们免遭流动性猝死,或者最大限度的减少流动性猝死。怎么样传导的问题,是血管、毛细血管的问题,这是金融机构要研究的重大挑战性课题。
  
  从金融学的原理上说,所谓有效传导,就是灾难期大量企业存活所需资金与风险承担与灾难后复元发展的收益回报之间跨时空交易的有效性。金融之要义即现在与未来的跨时空交易。遭遇疫情冲击,大量经济实体或面临存活危机,若有资金救助,挺过疫情灾难期,其未来复元发展有足够的收益回报偿还现在的资金救助。这就需要有精巧的金融安排,把未来复元发展的收益回报卖出去,以换取足够的救助资金与风险承担,保当下,保存活。
  
  怎么样采取有效措施,才能让钱以较低的成本传递到真正需要钱、还得起钱的小微企业手上?年前疫情还没有发生的时候,笔者调研了20多家企业,包括国有、民营,还有一家电商企业,调研他们获得银行贷款的难度、利息和相关的情况。所有的民营企业都说,他们获得资金要得到审批的话一般要三个月左右,国有企业一般一个月,而且民营企业的利息又要高一些。当时唯一一家电商企业说,他们通过网商银行的贷款“310模式”(3分钟申请,1分钟到账,期间0人接触),时间很快,而且利息也相对比较合理。
  
  数字金融,在面对疫情冲击,帮助小微企业摆脱目前的困境方面,依靠大数据能够突破时空局限,成本低,决策也快,快捷、便利、精准。所以这方面的优势使得像网商银行这样的数字金融能够可以说大显身手,而且我们已经看到网商银行最近已经联合100家银行做零接触的贷款,把它的模式复制到50家-100家的金融机构。在货币政策的传导方面,这种快捷、这种精准和高效可能是一个最佳的实践。
  
  2018年,当时笔者在亚金协做秘书长的时候,日本有一个众议员,他曾经是摩根斯坦利的董事总经理,他当时在峰会上有一个发言印象很深,他就说在金融科技的应用方面,中国远远走在世界的前列,它已经深入到生活的各个方面。我们看到,数字金融中国模式,在疫情冲击的应对中,也走到了世界的前列。
  
  问题是,目前数字金融对小微企业的覆盖够了吗?网商银行服务对象从过去的170万户到了1700万户,但是,现在小微企业应该是接近8000万,怎么能够让覆盖面更宽一些?另外,除了成熟企业之外,是不是双创企业也应该有机会获得金融支持?因为疫情过后可能创业创新会显得很重要,那么能不能够在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方面,他们能够更有作为。
  
  推广数字金融的限制在哪里呢?能不能够在这些方面我们再下些功夫,针对类似网商银行这种模式,它所需要的大数据的建设,包括征信体系的建设,以及相关网络的联网等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能不能够再下一些功夫,使得更多的企业能够享受这种模式带来的好处?另一方面,是不是应该有配合网商银行这样的数字金融模式的金融创新。比方说它的资金来源方面,可不可以采取资产证券化的方式扩大融资渠道?或者说促进联合放贷,鼓励其和大银行或者一些中小银行更多的合作,或者形成批发和零售的关系。这些方面笔者觉得也可以做一些探索。当然还有财政政策的支持,包括可不可以有更多担保的支持、配合,还有保险产品的配合和支持等等,能够使得它的范围更大一些,使得它遍地开花结果,以应对疫情冲击,更大范围更有效地助推经济复苏。

作  者:杨再平    
出  处:《清华金融评论》
单  位:中国-东盟金融研究院    
经济类别:信息产业
库  别:中经评论子库
相关文章
 疫情加速金融科技回归风险管理本质 (2020-05-15)
 互联网+供应链金融数据平台建设研究 (2020-05-07)
 疫情环境下互联网金融应用思考 (2020-04-16)
 发挥数字普惠金融在“抗疫”中的作用 (2020-04-13)
 抓住三大机遇,推动疫后数字经济加速发展 (2020-04-10)
 一场大型云办公试验正在中国上演,数字化能拯救企业吗 (2020-03-27)
版权所有:中经网数据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