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竞争力视角下的物流金融创新 |
王东 2010-02-11 |
摘 要: |
在供应链系统中,物流是基础,资金流是保障。当前,把物流服务与金融服务相结合进行服务模式的创新,是金融机构、担保机构、物流公司等相关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求发展的重要途径。物流金融作为物流业与金融业相结合的创新产品和衍生服务,它不仅能提高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服务能力,而且可以协助客户企业拓展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提高资本的使用效率。因此,物流金融已经成为当前物流企业和金融企业拓展发展空间的重要领域。 |
关键词: |
金融机构,物流服务,金融服务,金融创新, |
|
|
在供应链系统中,物流是基础,资金流是保障。当前,把物流服务与金融服务相结合进行服务模式的创新,是金融机构、担保机构、物流公司等相关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求发展的重要途径。物流金融作为物流业与金融业相结合的创新产品和衍生服务,它不仅能提高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服务能力,而且可以协助客户企业拓展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提高资本的使用效率。因此,物流金融已经成为当前物流企业和金融企业拓展发展空间的重要领域。
一、物流金融的内涵及其对物流企业的意义
众所周知,在生产、流通、消费的整个供应链过程中,从原材料生产、采购到产品生产加工、仓储运输、配送和批发、零售等一系列环节,都存在大量的库存活动。这些库存虽然是保障生产和销售顺利进行不可或缺的,但是也会让企业的流动资金造成沉淀和占用,使企业的发展受到制约。因此,在融资能力不强的情况下,利用存货进行融资,就成为企业新的融资渠道。而对存货的管理正是物流服务基本功能的体现,掌握客户物流过程的物流企业,作为信息流和物流的汇集点,成为银行开展融资业务最有效的合作者。由此,物流金融作为物流服务的延伸和新兴增值服务应运而生了。
物流金融是一个新概念,是指面向物流运营的全过程,通过开发、提供和应用各种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实施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有效整合,组织和调节供应链运作过程中货币资金和信用的运动,从而提高资金运行效率的一系列经营活动。
物流金融是顺应市场发展、实现多方共赢的创新型物流服务,作为一项延伸服务,其日益成为物流服务的一个重要利润来源。物流金融对于物流企业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供应链的运行效率。在供应链中由于库存占用了大量资金,影响了企业的资金周转,造成了供应链效率的低下。而物流金融将库存转化为资金,提高了供应链的资金周转率。(2)物流企业新的利润源。企业竞争的结果导致物流服务的利润下降,迫使物流企业开辟新的服务领域,金融服务就成为一个提高企业竞争力、增加利润的重要业务。(3)提升物流企业竞争优势。"贷款难"一直是困扰我国中小企业的难题,而第三方物流企业通过向中小企业提供物流金融服务,可以缓解中小企业资金缺乏问题,从而受到中小企业的青睐。因此,物流金融正成为物流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4)提高物流企业的风险防范能力。物流活动中的风险,存在于物流活动的各个环节,包括运输、装卸泡装等。利用物流金融中的保险服务,可以为物流活动保驾护航,从而有效提高物流企业的风险防范能力。
二、我国物流企业开展物流金融服务的现状
目前而言,我国物流金融的服务程度不高,大多还停留于向供应链上的某个环节提供相关的融资服务。对于贯穿供应链全过程的物流金融服务来说,我国的物流金融服务市场尚存在诸多问题和制约因素,有待提升与突破。
1.物流金融服务的业务流程不规范。由于物流金融服务在我国发展的历史时间不长,还没有制定相对科学、合理统一的作业规范,物流企业和银行没有统一标准可以参照。银行没有专门针对物流金融信贷业务的操作规范,还是运用一般信贷操作流程规则来办理物流金融信贷业务,致使物流金融信贷业务手续异常繁琐,效率低下。
2.物流金融人才匮乏。西方国家的物流产业和物流金融业务能够蓬勃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因为拥有大批精通物流、金融、法律和具有创新意识的专业人才。然而在我国,由于现代物流的发展只
有二十多年的历史,懂物流管理和经营的人才缺乏,而懂得物流金融的人才更是寥寥无几。因此,在物流金融领域,既熟悉国内外金融知识、又懂得物流业务开展的复合型人才是市场的稀缺人才。
3.我国物流企业的实力不足,经营水平有限。物流金融业务的操作环节复杂,能否顺利地开展物流金融服务与物流企业的规模和实力有很大关系。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物流金融服务才刚刚起步,就企业自身规模实力而言远没有国际物流企业强大。因此,受限于规模、资本等多种因素,大多数物流企业在信息系统应用、经营管理制度、员工素质等方面都难以达到物流金融所要求的水平,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物流金融业务在更大范围内的顺利开展。
4.有关法律法规不完善,存在政策束缚。在我国,有关金融物流服务的现行法律体系尚不完善,法律规定第三方物流企业不可并购银行,如何在不违背我国金融法规的前提下利用自有资金和信用开展业务,对于物流企业来说依然是一个难题。例如,许多物流企业代收货款的服务项目,如果严格按照我国现行体制以及法律体系的话,这是不允许的。
三、物流金融服务的发展思路
物流金融服务,实际上是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和金融资本有机结合的一种形式,是物流企业联合银行,通过对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有效把握和控制,突破传统的仓储服务模式和风险控制模式所推出的一种服务创新。
1.强化物流企业开展物流金融服务的理念。由于物流金融服务的理念在国内刚刚开展,有很多中小企业并不能完全接受这项增值服务,因此,物流金融服务市场尚待培育。物流企业可以适时对客户需求进行适当的引导,为客户分析市场形势,提供量体裁衣式的增值物流服务,并努力让客户体验到物流增值服务。只有满足了客户的个性化、多样化需求,客户才能提高对物流企业的信任度和认可度,才会放心接受其提供的增值服务。
2.强化风险控制和管理,解决物流金融服务发展难题。开展物流金融服务,关系到银行、物流企业、货主多方利益,在具体运作中引发资金、货物、单证(仓单)等的流动,因而存在运营风险、市场风险、安全风险、法律风险和信用风险等各种风险,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物流金融服务的发展。因此,如何结合风险来源进行相应的风险管理,有效地控制风险是业务能否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对物流企业来说,风险主要来源于客户资信、质押货物的选择和保管,以及内部的操作运营等。为此,物流企业可采取以下策略,来实现对相关风险的有效控制。一是建立高效的市场商品信息收集、反馈体系;二是强化业务运营管理与操作规范;三是加强对客户的信用管理。
3.加强客户关系管理,夯实物流金融服务发展基础。从服务的角度和两种委托关系上讲,银行和货主均为物流企业开展物流金融服务的客户和对象。物流企业接受银行委托,代理银行监管仓库中的货物或商品,向银行提供的是代理监管的服务。同时它也接受货主的委托,管理仓储的货物或商品,为货主提供仓储和其他物流服务。做好物流企业与银行、货主的客户关系管理,包括物流企业与银行、货主的业务关系和信用关系的建立、维护和发展。对银行来说,物流企业要以自身实力和规模、良好的信誉、规范的业务管理和广泛的客户网络关系,与银行建立良好客户关系以取得银行支持。对货主来说,物流企业在提供优良的仓储服务和其他配套物流服务的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客户融资成本,提高服务质量,使物流企业与货主的关系得到加强和发展。
4.加强信息化管理,保障物流金融服务开展。物流企业开展物流金融服务,使其与客户的关系多向化,服务的内容多样化,服务的地域扩大化,其收集和处理的信息会大量增加。这些信息既隐藏着商机,也存在着危机和风险;既关系到服务效率和质量的保障与提高,也关系到经营风险的防范与控制。物流企业在开展物流金融服务过程中,应当以内部管理流程的信息化来协调各个部门和环节的工作,优化操作流程的服务系统,提高工作效率,防范和减少内部操作的失误。
5.拓宽物流金融的融资渠道,提升物流企业竞争力。物流金融能够降低物流企业的融资成本,降低企业原材料、半成品和产成品的资本占用率,降低采购成本,提高企业资本利用率,扩大销售规模,提高销售利润和一体化服务水平,从而实现资本优化配置,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