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需求加快及趋势分析
祁京梅  2008-07-31
摘 要: 本文分析了我国消费需求加快的趋势,2007年我国消费品零售额总量增长幅度很大,且名义增长已创11年来的新高,并且,从对GDP的贡献来看,消费是7年来首超投资。而恩格尔系数却略有上升,主要原因在于食品价格上涨。在所有消费中,服务性消费的贡献增加,消费升级产品增幅较大。消费继续处于上升趋势,文章分析了推动消费持续增长的因素,并研究了其中的不利因素,主要涉及城乡收入差距、挤出效应、资本市场导致财富收益缩水几个方面。
关键词: 消费需求,宏观调控政策,恩格尔系数,服务性消费
  2007年国民经济实现了速度高、效益好和结构不断优化的良好发展,在国家扩大消费、增加居民收入等宏观调控政策的引导下,消费需求及相关指标更是呈现多年来从未有过的快速发展态势,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断增强,正在成为推动经济发展越来越重要的力量。
  
  一、消费品零售额总量迅速扩增,名义增长创11年新高
  

  2007年我国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89210亿元,比上年增长16.8%,增幅同比提高3.1个百分点。从总量看,消费品零售总额由1997年的31252亿元,增加为2007年的89210亿元,增长了1.85倍,年均增长11%。从增速看,消费品零售额渡过了1998-1999年的低谷增长之后,增速逐年加快,2007年名义增长攀升为16.8%,为11年来的新高。扣除价格因素,2007年消费品零售额实际增长12.52%,是除2002年之外11年来的次高增长。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长和实际增长双双快速增长,表明国家扩大消费多项政策措施取得显著成效。
  
  二、消费对GDP贡献7年来首超投资
  

  长期以来,投资率过高、消费率过低的结构失衡问题一直困扰着中国经济。自2001年开始,消费对GDP的贡献持续6年落后于投资。其中2006年,投资拉动GDP增长4.6个百分点,比消费拉动高0.3个百分点,而在2007年这一格局出现逆转。初步估算,在2007年11.4%的GDP增长中,有2.7个百分点是由出口贡献的,4.3个百分点是由投资贡献的,剩余4.4个百分点都是由消费贡献的,消费贡献率超过投资0.1个百分点,这是2001年以来的首次,国家调整投资和消费关系的政策措施初见成效。
  由于数据局限,可从消费品零售额对经济增长贡献变化佐证这一结论。2007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9210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6.8%,加快3.1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7239亿元,同比名义增长24.8%,加快0.9个百分点,消费新增量增长快于投资新增量增长2.2个百分点。1997-2007年消费品零售额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呈现上升、下降、再上升的变化轨迹。2007年消费品零售额拉动经济增长4.48个百分点,比上年提高0.18个百分点,是11年来除2002年之外,拉动力度最大的一年。
  [@表头@]表1:1997-2007年消费品零售额对经济增长贡献

年份 消费品零售增量/GDP增量(%) GDP实际增长(%) 消费品零售额实际增长(%) 消费品零售额拉动GDP增长(百分点)
1997 37.10 9.30 9.33 3.46
1998 39.14 7.80 9.65 3.78
1999 43.03 7.60 10.10 4.35
2000 36.25 8.40 11.37 4.12
2001 37.83 8.30 10.99 4.16
2002 47.58 9.10 13.27 6.32
2003 28.28 10.00 9.21 2.60
2004 29.04 10.10 10.21 2.97
2005 32.00 10.40 12.00 3.84
2006 34.19 11.10 12.57 4.30
2007 35.81 11.40 12.52 4.48
  
  表1显示,2003年在本轮经济周期初期阶段,消费品零售额新增量占GDP新增量的比重处于较低水平,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很低。2004年以后在国家扩大消费政策引导下,消费品零售额新增量占GDP新增量的比重不断提高,由2003年的28.28%提高为2007年的35.81%;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也逐年增强,2003年为2.6个百分点,2007年提升为4.48个百分点,是2003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三、恩格尔系数略有上升,食品价格上涨是主因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1997-2006年我国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基本呈现逐年下降的走势,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平均为39.6,农民平均为48.5,按照联合国评价贫富国家的标准,我国城乡居民基本属于小康型生活标准。但是,2007年恩格尔系数出现上升态势,2007年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6.3,比2006年提高0.5个百分点,农民恩格尔系数为43.1,比2006年提高0.1个百分点。
  2007年我国居民恩格尔系数小幅上涨,主要由于食品价格涨幅较大,带动食品消费支出总额增加。2007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上涨4.8%,其中食品上涨12.3%,食品价格涨幅比CPI平均涨幅高2.6倍,直接推动了食品消费支出的大幅增长,导致恩格尔系数上升。按城乡划分,城市食品价格上涨11.3%,农村食品价格上涨13.6%。2004年我国也曾出现食品价格涨幅较大,带动恩格尔系数反弹的情形。2007年如果扣除价格因素的影响,食品消费支出的比例应呈现比上年略有下降的走势。
  2006年和2007年居民八大类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例较为稳定,如果没有食品价格快速上涨的外在因素影响,食品消费占比(即恩格尔系数)应呈现缓慢下降的走势,而不是略有上升。
  
  四、服务性消费贡献增加,消费升级产品增幅名列前茅
  
  (一)住宿和餐饮消费对消费品零售额贡献增大
  
  
2007年我国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12352亿元,增长19.4%,比去年增幅提高3个百分点,比消费品零售额增幅高1.6个百分点,是近3年来的最快增长。2007年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占总消费比重13.85%,比上年提高0.31个百分点,对总消费的拉动为2.69个百分点,比上年提高0.47个百分点。(见表2)
  [@表头@]表2:2003-2007年住宿和餐饮消费对总消费贡献作用

年份 消费品零售额(亿元) 名义增长(%) 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亿元) 名义增速(%) 占总消费比重(%) 拉动总消费增长(百分点)
2003 47602 9.1 6157 11.6 12.93 1.50
2004 53950 13.3 7486 21.6 13.88 3.00
2005 67176 12.9 8887 17.7 13.23 2.34
2006 76410 13.7 10346 16.4 13.54 2.22
2007 89210 16.8 12352 19.4 13.85 2.69
  
  (二)消费升级产品销售增幅名列前茅
  
  
从限额以上13大类商品销售看,除了由于价格上涨食品类销售增长较快外,住房、汽车和珠宝类等与消费结构升级有关的商品销售增长名列前茅。增幅排前三位的分别是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43.6%、家具类增长43.2%和金银珠宝类增长41.7%,排第六位的是汽车类增长36.9%。发展型和享受型等消费结构升级产品畅销是现阶段消费需求旺盛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
  
  五、消费运行继续处于上升通道,利弊因素各有影响
  
  (一)消费需求处于正常运行阶段,仍具增长空间
  
  
2007年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6.8%,名义增长为1997年以来最高水平,如何看待这一增长,消费是否出现过热?我们认为消费增长处于绿灯和黄灯的交界区,继续增长仍具空间。
  一是与历史上消费的名义增长比较,目前的增速并不高。2003-2007年消费年均名义增长14.1%,低于“六五”时期的15%和“八五”时期的23.3%,与“七五”时期的14%基本持平,但高于“九五”和“十五”时期,可以说目前消费名义增长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按红绿灯理论判断,位于绿灯和黄灯的交界区,没有过热。预计2008年消费名义增长仍将保持在16%左右。
  [@表头@]表3:1998-2006年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完成 单位%

年份 劳动者报酬 固定资产折旧 生产税净额 营业盈余
1998 53.14 14.47 13.40 18.99
1999 52.38 15.07 13.54 19.01
2000 51.38 15.40 14.16 19.06
2001 51.45 15.72 14.08 18.76
2002 50.92 15.67 14.04 19.36
2003 49.62 15.90 14.29 20.19
2004
2005 41.40 14.93 14.12 29.56
2006 40.61 14.16 14.56 30.67
  
  二是消费实际增长水平并不高。2007年消费实际增长12.53%,而在1997-2007年这一时期,2002年和2006年消费实际增长分别为13.3%和12.57%,均高于2007年的增长,消费实际增长仍有空间。
  三是目前我国依然存在消费率持续降低、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小等问题。1997年以来,我国出现消费率持续降低,投资和净出口率上升的走势,目前西方国家的消费率一般维持在70%以上,我国只有55%左右。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大低于投资,消费经济的时代远未确立,扩大消费仍将是今后一个时期的艰巨任务。
  
  (二)推动消费持续增长的因素
  
  1、宏观经济尚未出现拐点,消费者信心充沛
  
  
2008年由于受到美国经济减速和雪灾的影响,GDP增速有所减慢,但预计仍将实现10.5%的增长,经济高增长的势头没有逆转,乐观的宏观经济前景,有助于树立消费者信心,去年12月消费者信心指数明显回升。
  2007年1-11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利润2295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6.7%。强劲的宏观经济走势,将继续带来良好的企业效益收入,职工工资有望同步增长。
  
  2、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连年提高,收入制度改革不断深化
  

  在国家收入制度改革和加大“三农”支持力度的政策作用下,2007年居民收入快速增长,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140元,扣除价格上涨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9.5%,创1984年以来的新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86元,实际增长12.2%,创2002年以来的新高。消费是收入的函数,收入快速增长,将有力推动消费的扩大。
  更为重要的是,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特别强调了收入分配的问题,明确提出“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比重”。我国经历了4次收入分配制度上的变革:从计划经济时代单纯的按劳分配,到“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到改革开放后提出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再到“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本次提高劳动报酬在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可以被看成是第五次收入变革。从1990-2006年,我国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率从53.4%降到40.4%,降低了13个百分点,如果这一趋势在收入政策调整下得以扭转,对于扩大消费将具有持续性的作用。
  
  3、就业状况良好,工资性收入有望增加
  
  
2007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699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90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29350万人,净增加1040万人,新增加1204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比上年末下降0.1个百分点。就业状况良好,工资性收入增加,对促进消费有积极作用。
  
  4、医疗、教育社会保障制度日益健全,消费者后顾之忧减少
  

  随着财政支出结构的调整,我国医疗、教育社会保障制度不断深入、日益健全,消费者后顾之忧减少,有利于长期消费支出的增加。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主要表现为:
  一是教育收费不断减少。从严格禁止高校高收费,去年农村中小学生义务教育免交学杂费和课本费,到今年秋季开始实行城市义务教育免交学杂费,居民在教育支出上的压力不断减轻。
  二是近年来城乡的医保范围逐步扩大。根据政府工作报告,今年中央财政将安排832亿元支持卫生事业改革和发展,比上年增加167亿元,重点向农村和基层倾斜。2008年医疗制度改革有望出现突破。
  三是更多低收入者得到政府的生活保障扶助。2007年2271万城镇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比上年增加31万人;3452万农村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增加1859万人。
  
  5、“家电下乡”有望加快农村消费结构升级的速度
  

  为扩大农村消费、推动农民消费结构升级,今年商务部推出了“家电下乡”的促销和补贴措施。试点在山东、河南和四川三省开展。此次“家电下乡”试点主要选择彩电、电冰箱(冰柜)、手机三类产品。试点地区农民只要购买指定产品,即可获得中央和地方财政以直补方式提供的补贴,补贴金额约为售价的13%。家电下乡补贴资金将由中央财政负担80%,地方财政负担20%。
  相比城市市场,农村家电市场潜力巨大,“家电下乡”试点如能在全国推开,2008年,以县乡为主的中国三、四级家电市场容量有望达2300多亿元。
  
  (三)不利因素
  
  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居民储蓄增幅逐年下降
  

  虽然近年来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但是农民收入水平仍远远低于城市居民,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由1990年2.22倍扩大为2007年的3.32倍。农民是当前最具消费潜力的群体,只有大幅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才能有效扩大消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也应该是收入制度改革的范畴之列。
  最近几年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增幅逐年下降,2007年仅比上年增长6.8%,增幅创1994年以来的最低纪录。储蓄存款锐减,受到资本市场和房产市场的吸引,也受到存款利率低的排斥,居民资产配置格局由稳定转为风险增大,不利于消费持续增长。
  
  2、食品价格高启,对其他消费有挤出效应
  

  2007年由于食品价格大幅上涨,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出现上涨,2008年受多因素影响,食品及相关产品涨价的可能继续存在,食品价格居高不下,对其他消费将有挤出效应。
  
  3、资本市场低迷,财富收益缩水影响预期消费的扩大
  

  从2007年10月到今年2月上证指数由6124下跌为4123点,跌幅多达32%,广大股民和基民的财富急剧缩水,在银行储蓄增速下降、资本市场收益大减的情况下,相当部分消费者对预期收入增长不会太乐观,消费行为也将趋于谨慎。建议国家尽快出台暖市政策,树立投资者信心,凸现资本市场价值投资的理念。

作  者:祁京梅    
出  处:中国经贸导刊
单  位:国家信息中心    
经济类别:收入与消费
库  别:国内论文子库
相关文章
 2008年我国物价发展趋势预测与政策建议 (2008-07-09)
 进一步扩大国内消费需求 (2008-06-03)
 扩大国内消费需求是当务之急 (2008-05-28)
 当前我国消费需求存在的深层次矛盾、问题及原因 (2008-05-27)
 扩大消费需求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2008-04-22)
 依法共创消费和谐 (2008-04-15)
版权所有:中经网数据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