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抓住关键窗口期,持续释放政策效应 |
| 马梅若 2022-10-31 |
| 摘 要: |
当前经济回稳向上,极为不易。现在是推动经济进一步回稳向上态势的关键窗口期。回望三季度,全球经济增长放缓、通胀高位运行,地缘政治冲突持续,外部环境更趋严峻复杂,国内也出现多地疫情散发,但我国经济实现了回稳向上。这是在有力的稳增长政策下实现的,也是我国经济超强韧性的体现。不过,尽管经济保持回暖势头,但要稳住发展态势、推动高质量增长,仍需持续落实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随着前期政策效果逐渐显现,后续政策也面临着更为复杂的平衡挑战,既要对解决当前问题有针对性,更要为长远发展“垫底子”,努力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 |
| 关键词: |
政策效应,稳经济政策,市场主体,转型升级 |
|
|
|
近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持续落实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推动经济进一步回稳向上。
这是党的二十大之后召开的第一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强调,要全面学习把握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继续勤勉履职抓落实,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要通过抓落实持续释放政策效应,稳就业稳物价,努力推动四季度经济好于三季度,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从最新公布的三季度经济数据来看,前述一揽子稳经济政策已初见成效。按不变价格计算,前三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3.0%,比上半年加快0.5个百分点。从环比看,三季度GDP增长3.9%,较二季度的0.4%明显回升。从结构看,9月份工业生产明显反弹,基建、制造业仍是亮点。
当前经济回稳向上,极为不易。现在是推动经济进一步回稳向上态势的关键窗口期。回望三季度,全球经济增长放缓、通胀高位运行,地缘政治冲突持续,外部环境更趋严峻复杂,国内也出现多地疫情散发,但我国经济实现了回稳向上。这是在有力的稳增长政策下实现的,也是我国经济超强韧性的体现。不过,尽管经济保持回暖势头,但要稳住发展态势、推动高质量增长,仍需持续落实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随着前期政策效果逐渐显现,后续政策也面临着更为复杂的平衡挑战,既要对解决当前问题有针对性,更要为长远发展“垫底子”,努力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
一是要把力气更多地放在惠民生方面。提振经济的维度有很多,但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让百姓安居乐业至关重要。这就要求经济增长不仅体现在数字指标上,更要让老百姓有满满的获得感。而住房和居民收入可谓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两大方面。会议强调的几个重点内容即聚焦于此。例如,会议提出“扩大以工代赈以促就业增收入带消费”,即旨在稳就业,也就是稳定百姓的收入来源;而“因城施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则有助于稳房价稳预期。实际上,9月29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阶段性放宽部分城市首套房贷利率下限;9月30日,人民银行决定下调首套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财政部、税务总局宣布换购住房个人所得税退税等一系列政策,是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的具体体现,有助于提振市场信心、改善居民预期,四季度房地产景气度有望修复。
二是要把力气更多地放在稳市场主体特别是小微企业方面。会议强调,要继续落实好留抵退税即申即退举措,同时强化对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的退税服务,确保应退尽退快退,保市场主体、保就业和民生。从过去一段时间的效果来看,实施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对助企纾困、稳经济发挥了关键作用。实际上,前三季度制造业投资之所以能够保持在两位数的增长水平,与退税、减税政策对企业现金流的改善密不可分。目前,制造业新增留抵退税到账平均时间已压缩至两个工作日。随着近期发布的接续措施有序实施,市场主体受益范围继续扩大,特别是小微企业和制造业企业成为受益主体。
三是要把力气更多地放在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方面。会议提出,要运用财政金融政策工具支持重大项目建设、设备更新改造,要在四季度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并特别提出“加快设备更新改造贷款投放,同等支持采购国内外设备,扩大制造业需求并引导预期”。这也与此前政策一脉相承。实际上,在9月1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就确定专项再贷款与财政贴息配套支持部分领域设备更新改造,四季度内更新改造设备的贷款主体实际贷款的资金成本不高于0.7%。成本的显著下降将会推动相关主体抓住时间窗口尽快实施相关投资。从长远来看,设备更新改造有助于促进社会投资增加,同时也可以提高生产和科研效率,提升产品服务质量和竞争力。
总之,从本次会议强调的各项内容来看,对前期政策的落实和延续将是关键。同时,我们也能看到政策的“良苦用心”重视短期稳增长目标与长期高质量发展的平衡,期待让百姓有更大获得感。我们相信,随着已有政策落地见效和更多支持政策接续出台,稳增长效果将逐步显现,我国经济定能爬坡过坎、行稳致远,实现高质量发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