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构建与新质生产力相匹配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魏登峰,张益丰  2024-09-29
摘 要: 推动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推动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优化组合和更新跃升,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以高技术、高效能、高质量为特征的生产力。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重要着力点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对于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要加快构建与新质生产力相匹配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推动农业生产力不断进步,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注入强大动力。
关键词: 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强国,新质生产力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推动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推动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优化组合和更新跃升,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以高技术、高效能、高质量为特征的生产力。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重要着力点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对于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要加快构建与新质生产力相匹配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推动农业生产力不断进步,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注入强大动力。
  
  一、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与农业产业体系的深度转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产业升级和迭代更新是生产力跃升的核心支撑。现代化的产业体系不仅是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载体,也是其强大动力的源泉。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须构建与之相匹配的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同时,农业新质生产力须依托于深度转型升级的农业产业体系,才能发挥出巨大效能。推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对于催生农业新质生产力,意义重大。
  
  有利于营造革命性技术研发与应用的良好产业生态。其背后的逻辑是实现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的更好结合。当今时代,技术产业化过程中,政府与市场合力“有意为之”的意味更浓。全产业链视角下,科技支撑系统是推动链条各个节点高效运行的关键。以农业为例,从种业到生产、加工,再到产品流通和销售,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闭环系统,其中种业因其高技术含量,对相关资源的需求尤为突出。产业体系对技术创新的需求和支持程度直接影响科技创新的速度、应用的广度和渗透的深度。因此,无论是企业还是政府,在提升产业竞争力的过程中都会高度重视技术研发和应用。在实用技术创新方面,企业往往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重大技术创新方面,政府往往承担更大责任。如培育核心种源和新品种、研制重大智能农机装备,由政府主导才能高效整合产业资源以推动其发展。在技术应用和推广方面,一个健康的产业生态环境至关重要,这不仅能提升新技术的风险容忍度,还能增强技术研发和产业化过程中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多方位的支持进而为技术产业化和产业持续创新奠定了良好基础。
  
  有利于促进各类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在产业发展和升级的过程中,技术、土地、劳动、管理和资本等生产要素不断创新组合,并趋于更优配置。技术具有双重性,作为配置的重要对象和手段,不仅促进了其他要素如土地、劳动和资本在产业内的组合创新,还引导了其他要素的流动方向、数量调整及配比优化。这种变动通常通过综合产出效益来衡量,表现为在相同产出量下,减少高价值要素或增加低价值要素的使用。本质上,这是在新技术条件下对产业要素结构的调整,目的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在此过程中,有时还会促生新的生产要素。特别是在农业产业体系中,通过创新和发展来优化要素配置,不仅体现在要素比例和质量的适应性上,还体现在时间的适时性和空间利用效率上,从而提升了要素的聚合力和利用效率,并促进各类先进生产要素向农业集聚。
  
  有利于促进社会分工和提升生产专业化水平。社会分工与生产力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不仅决定分工的深度和特点,反过来,社会分工的深化也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在相互影响中,产业发展成为社会分工的自然结果。产业通常由生产相似产品的企业集合构成,这些企业提供的是同类或同质的产品或服务。值得注意的是,产业的边界是变化的,随社会分工的演变而不断调整。随着每一次社会分工的深化,人类社会的生产力均实现了显著飞跃,新产业的诞生便是专业化水平提升的明显标志。在大产业架构内,新的小产业不断细分和形成。这种持续的分工细化使得专业人员能集中精力于特定的职能,进而提高专业技能,并推动相关技术工具创新。产业分工不仅深化了特定技术的研发,还塑造了产业的特定特征。同时,产业体系的创新也提出了更高的劳动者素质要求,通过工作经验不断积累,劳动者也能持续提升专业技能。
  
  二、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演进路径分析
  

  农业新质生产力,有三个层次的演进路径。
  
  在技术层次,出现颠覆性农业技术突破。农业新质生产力首先依赖于颠覆性的技术突破,这种突破通过改变现有的生产方式来挑战原有产业的主导技术,并基于功能的优越性或成本优势实现。功能优越性意味着新技术提供比现有技术更高效的产品或服务,例如生物技术开辟了新的育种方式。成本优势则表现在新技术能以较低成本实现相同功能,从而使得新技术更易于被市场接受,推动产业格局的重新配置。
  
  在要素层次,依托技术实现创新性配置。技术作为生产要素的核心,与土地、劳动、资本、管理及知识等创新组合,并引入新元素如数据,促进要素结构优化。这样的组合配置通过市场机制作用,提升了产出质量和生产效率,充分展示了技术创新在资源优化利用上的重要作用。
  
  在产业层次,推动产业的深度转型升级。对产业而言,技术创新的广泛应用是其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关键。颠覆性技术最初可能仅在小范围内创造新业态,一旦被广泛应用,将驱动整个产业的转型和升级。因此,一个技术是否能够成功驱动产业的转型升级,是评价其是否具有颠覆性的重要标准。
  
  在探讨农业新质生产力的三个演进层次中,技术的革命性突破构成了新质生产力的基础逻辑,生产要素的创新性配置代表了资源使用的核心特征,而产业的深度转型升级则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显著表现。若缺乏革命性技术突破,生产要素难以进行新的配置。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物质生产方式的形成和资源配置的效率,从而决定社会生产力的潜力发挥。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到,不同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如何生产以及使用什么劳动工具。劳动资料不仅是人类劳动力发展的测量工具,还是社会生产关系的重要指标。
  
  技术的演变促使农业产业不断内部分化和演进。历史上的四次农业革命,从栽培、犁耕到畜力耕作的初始阶段,再到轮作和厩肥的使用,以及农业机械化和“绿色革命”的现代化阶段,每一次技术革命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效率的提升。以土地产出效率为例,从原始狩猎时代到现代化农业时代,土地利用效率的显著提高反映了技术进步的重大影响。在早期,大片土地仅能维持少数人的生存,而现代技术使得小块土地就能养活多人。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社会分工和产业结构的演变,从最初的动植物驯化到农业生产的转变,不仅改变了生产方式,也推动了专业技能和工具的创新。这些技术应用加深了特定产业的技术研发,为产业注入了新特性,显示了技术是推动生产力发展和塑造产业特征中的关键角色。
  
  三、新技术之于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作用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发展伴随着产业融合与裂变两种趋势。产业融合指不同产业通过技术、产品和市场资源的共享与融合,常导致新业态或模式的出现。相对地,产业裂变涉及技术或市场变化驱动的产业部分独立,形成新产业。例如,农业内部的产品细分导致农林牧渔等独立产业的形成;产业链的分工促使生产、加工、流通成为专业产业;功能分化催生休闲农业和观光农业等新兴产业。
  
  新技术在产业演变中扮演催化剂角色。无论是通过传统农业的改造还是新产业形态的创造,新技术的应用均为关键。此类变革最终形成了新技术新模式(新产品)新业态新产业的发展路径。从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来看,新技术通过改造或创新,形成新模式、新产品和新业态,最终促发新产业的诞生。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坚持产业兴农、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加快构建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并举、产加销贯通、农文旅融合的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这表明,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有更大的广度和深度。由此,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有三点值得注意:一是现代农业的产业内涵日益丰富,外延更为广泛。农业作为大产业,涵盖了从粮经饲的各类作物到农林牧渔的各个行业,覆盖了从生产到销售的全产业链,还包括了农业与文化旅游业的融合。二是发展现代农业与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是内在统一的。乡村定义为具有自然、社会、经济特征的综合体,包括乡镇和村庄等。农业不仅是乡村的主要产业,也是农村经济的支柱。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大背景下,农业和乡村的现代化应同步进行,体现了产业发展和空间布局的内在统一。三是产业化是现代农业建设的必由路径。通过社会化、市场化和组织化手段,农业产业化不仅拉长了产业链,还发展了精深加工,并引入了企业经营模式。这一过程解决了传统农业面临的“小生产、大市场”矛盾,通过优化技术、资金和人才配置,显著提高了农业的生产效率。
  
  四、农业产业体系创新面临结构性和技术性制约
  

  近年来,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迈上新台阶,农业各产业竞争力持续提升,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农业经营体系和生产体系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然而,农业产业体系创新仍受到一些结构性和技术性的挑战。
  
  布局协同尚待进一步加强。在某些地区,产业规划往往是孤立存在的,规划设计聚焦于本地区的产业适应性而忽视了更广范围的战略考量。“短视”型的规划设计导致地区产业结构的同质化,未能在较大范围内形成有效的互补和推动力。
  
  产业链条尚待进一步延长。虽然某些农业产业在生产环节规模庞大,但高水平的深加工和高附加值环节缺失。加之连接机制的不明晰和不畅通,尚未能形成高效的产业链条,影响了整体效益。特别是在流通和销售环节,经常出现两套体系难以有效对接的问题,限制了农业产业的整体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规模效应尚待进一步提升。大国小农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农情,小农户依然是我国农业经营的主体。小规模分散经营不利于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往往导致产业组织结构的碎片化,难以有效形成规模经济和产业集聚效应。
  
  市场体系尚待进一步完善。农产品,尤其是传统的“原字号”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一直较弱。农产品的销售困难和价格低迷的问题尚未得到根本性改变,一些优质农产品的滞销问题依然存在。此外,农产品市场受多种因素影响,稳定性不高,例如近年来猪肉价格的波动加剧了农业经营的困难和市场的不确定性。
  
  科技创新尚待进一步增强。农业科技的基础研究相对薄弱,原创性创新能力有待提高。关键领域高度依赖外部技术,核心技术专利权面临严重风险。在诸如作物种质材料、畜禽种质、有机污染物控制和高端精密农机装备等关键领域,依赖于外部技术的局面未有根本改观。农机装备的自主可控能力不足,依赖进口的情况在重要农机和食品装备核心部件中尤为明显,供应链的自主控制能力有限。
  
  五、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创新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作出部署,要求“以国家标准提升引领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支持企业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是在纵向和横向两个层次上不断拓展和延伸的有机统一,其重点立足并满足国家生存发展战略之需的基础之上,加强人才与科技创新,调整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打造特色鲜明、安全可靠的农业全产业链,建立健全农民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机制,形成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改造提升传统农业。在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的安全供应的前提下,需要通过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产业整体素质。具体措施包括改进制种和育种技术、推广高标准农田建设以及现代化耕种收技术,同时推动大面积单产提升,并加强绿色高效养殖与重大疫病防控技术的应用。
  
  发展新产业新业态。重点是开发科技含量高、生态低碳的智慧农业和生物农业,积极利用颠覆性技术推出新模式。发展方向包括利用物联网、智能装备、遥感监测及人工智能技术推动农业自动化、智能化,以及生物育种、生物兽药、生物饲料等技术的创新和应用。
  
  科学布局未来农业。未来农业由前沿技术驱动,应重视从新业态新形式中筛选具有前景的农业产业形态。通过科学研判,选择在技术、市场、模式上具有潜力的新兴产业进行前瞻性布局,为农业未来发展打下基础。
  
  优化产业组织结构。积极优化产业结构,解决农业组织和管理的不规模问题。通过增强对中等规模家庭农场的支持、鼓励小规模农户加入合作社、培育壮大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举措,促使农户深度有效对接市场,实现农业的适度规模化经营和产业有效集聚。
  
  促进布局区域协同。坚持全国一盘棋思想,依托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鼓励地方政府根据本地特色制定符合区域性的农业发展策略。通过构建具有明显区域特色的农业产业集群,促进区域间的经济技术合作和资源共享。
  
  加强科学技术创新。坚持“四个面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建立与产业体系相匹配的农业科技平台,促进基础与前沿研究,实现政、产、研、学、用的全面协作,深度融合技术链与产业链。推广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提升农业数字化水平。加强生物育种、智能农机、设施农业和精深加工技术的实际应用。
  
  注重人力资源开发。提升劳动者素质以匹配产业升级,培养跨行业科技创新人才。着力培养造就农业战略科学家、一流农业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建设与农业转型升级相适应的高水平产业技术人才队伍。优化人才培养机制,提高教育与职业技术课程质量,满足农业科技应用需求。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农业基础设施的现代化水平,加强包括传统的农田水利、交通物流、能源电力和新型的5G、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等设施建设,支撑产业体系升级转型的需求。
  
  完善生产要素市场。着眼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完善人才、土地、资金等生产要素市场,推动更多优质要素向农业产业流动。着眼解决未来“谁来种地”的问题,畅通智力、技术、管理下乡渠道;健全农业人才流动与收入分配机制,促进优秀人才向农业领域流动;营造能合理反映市场价值,适宜人才生存的发展环境,吸引和留住优秀农业人才并充分发挥农业人才的作用。完善要素市场和规则,构建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完善承包地经营权流转价格形成机制,促进农业、工业与商业等各产业间及产业内部的土地使用优化配置。深化承包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改革,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加大政府投资并有效引导工商资本,确保资金和资源高效流向现代农业各环节。
  
  强化全产业链管理。着力解决农业产业链结构不完善的问题,发展优质特色农业,构建包括研发、种植、加工、流通等环节现代农业全产业链。通过健全农产品市场信息系统,为经营主体提供准确数据,降低经营风险。由政府主导建立稳定的供应链体系,优化链条管理,减少食物浪费,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
  

作  者:魏登峰    张益丰    
出  处:《农村工作通讯》
单  位:中国农村杂志社    南京林业大学    
经济类别:三农问题
库  别:中经评论子库
相关文章
 “三进下党”对共同富裕的现实启示 (2024-09-29)
 下党乡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实践探索与经验启鉴 (2024-09-29)
 以包容性绿色发展,引领乡村全面振兴 (2024-09-29)
 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 (2024-09-29)
 传承红色基因,赋能乡村振兴 (2024-09-29)
 施“粮”策,用“粮”方,用小稻米做大文章 (2024-09-29)
版权所有:中经网数据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