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我国价格形势分析与预测
刘刚,安冬平  2009-03-26
摘 要: 本文分析预测了2009年的价格形势:居民消费价格将进入低位运行区间;提高农民种粮收益是保持2009年粮食价格稳定的基础;保持消费者、养殖户、屠宰场、加工企业、批发市场之间的利益平衡,是2009年猪肉市场稳定的关键;2009年生产资料价格水平会低于2008年;2009年房价将继续保持弱势;2009年原油价格的不确定因素较多。最后,对我国宏观调控政策提出5点建议。
关键词: 2009年,价格形势,分析预测,低位运行
  一、2009年居民消费价格将进入低位运行区间
  
  
当前,我国物价已开始进入下行通道。2008年1-11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6.3%;2008年4月份以来,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呈现逐月回落态势,1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4%,涨幅已比最高点的4月份回落6.1个百分点。居民消费价格涨幅逐月回落的主要原因,首先是食品价格出现明显回落。近几个月,我国肉禽蛋菜和食用油价格均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其次是国际市场能源价格的暴跌。目前,国际原油价格每桶已跌至40美元以下,跌幅超过70%,对国内市场价格构成下行压力。再次,房地产市场低迷,使得各地居住价格涨幅出现明显回落。最后,2007年价格上涨翘尾因素的影响也在逐月减少。分析判断,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将继续有所回落,预计2008年为5.8%;考虑到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我国宏观政策陆续出台、资源价格改革逐步推进、翘尾影响等因素,2009年居民消费价格将进入低位运行区间,呈现前低后高走势,初步预计,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在2%以下。
  
  二、提高农民种粮收益是保持2009年粮食价格稳定的基础
  
  
在国家大力支持农业生产、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市场需求增长较快、农资价格相对较高的背景下,2008年我国粮价保持了稳中有升的运行态势,这种价格的适度上涨有利于我国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下一步,应通过较大幅度提高最低收购价和种粮补贴、适度扩大收购价品种范围等方式继续扶持农业生产,想方设法提高农民种粮收益,使农民保持较高的种粮积极性,这是保持2009年物价稳定的基础。要保护耕地,保持现有耕地面积规模,尽可能鼓励农民通过复耕、转种、开垦荒地等方式来增加粮食播种面积。要在加快单产技术攻关的同时,继续大力推广已有的先进高产品种和种粮技术。要重视收购入库、调节出库的时机、节奏和数量,保障市场供给,保持粮食供求关系相对平衡。
  
  三、保持消费者、养殖户、屠宰场、加工企业、批发市场之间的利益平衡,是2009年猪肉市场稳定的关键
  
  
当前,猪肉价格已经回落到相对合理的水平,下一步重点要结合生猪养殖周期,完善价格预警机制和异常波动应急预案,健全价格监测信息公开制度,引导养殖户合理安排生产、准确把握补出栏时机,避免生猪、猪肉价格大起大落。地方政府在本地生猪价格过度下跌时,应主动、提前采取措施,如利用价格调节基金适当增加地方储备等,保护好当地的生猪生产。要尽量安排政策性银行提供优惠贷款,鼓励商业银行推广规模养殖贷款;建立生猪保险机制,有条件的地区可参照能繁母猪保险补贴政策,开展仔猪、肉猪政策性保险;加大生猪疫病防控力度。同时,要加强市场监管,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保持消费者、养殖户、屠宰场、加工企业、批发市场之间的利益相对平衡。
  
  四、2009年生产资料价格水平会低于2008年
  
  
2008年以来,生产资料价格大起大落。主要原因,一是美国次贷危机造成全球经济、金融形势不断恶化,全球经济由热变冷,市场需求大幅减少,投机资金大规模进入和撤出,这使得国际能源价格大起大落,进而影响国内市场能源价格变动;二是国内钢材、有色金属等行业普遍存在产能过剩,在房地产等市场需求不振、出口增速回落较快的情况下,矛盾进一步加剧,钢铁、有色等生产资料价格也出现大幅波动,其中钢材价格已经回落到2005年的水平。当前,生产资料价格的大幅回落减少了其对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的压力,一方面,利于减轻企业经营成本;另一方面,可能导致生产中间品的企业亏损或倒闭。今后,国际市场的油价变化、国内投资增长的快慢程度都会进一步影响生产资料价格,初步判断,2009年生产资料价格水平会低于2008年。
  
  五、2009年房价将继续保持弱势
  
  
目前,房地产市场低迷不振,看跌心理较重,严重抑制市场购房需求,加上国家已计划加大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的投资力度,2009年房地产市场仍会面临洗牌和调整,房价将继续保持弱势。
  
  六、2009年原油价格的不确定因素较多
  
  
虽然当期原油价格已经大幅回落到2004年初的水平,但影响原油价格变动的因素较多,相互关系也较为复杂,原油价格变动的不确定性很大。一旦出现全球石油供应紧张、需求大幅上升、地缘政治局势紧张或投机资金大量炒作等情况,原油价格可能出现反弹,甚至可能重新涨到100美元左右,但再次升至150美元左右的可能性不大。
  
  七、对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的几点建议
  
  
1.坚决实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适时转变宏观调控政策,重点防范两个问题。2009年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做好政策的预调和微调,特别要综合运用好政策工具,增强宏观调控的科学性、前瞻性、针对性和灵活性。一要防范北美、欧洲等我国主要出口地区的需求大幅减少所引起的国内出口明显下降,防止出口因素对我国经济产生较大通缩压力。二要防止出现重视经济总量调节、轻视经济结构调整的倾向,避免“两高一资”行业出现反弹。
  
  2.把扩大内需作为2009年经济发展和价格稳定的重点。要更加注重铁路、农村公路、农业灌溉等涉及民生的基础设施以及生态环境建设,尽量消化已有的部分行业过剩产能,并继续从严限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扩能项目,同时要充分考虑经济发展和价格形势变化确定好政策出台时机;要继续通过关税、退税等进出口政策鼓励企业努力保持一定出口规模,并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尝试拓展非洲、东南亚等新的市场需求,避免出口出现大幅下滑;要继续努力扩大消费,既要择机适度提高居民收入,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又要适当降低或取消与消费有关的税费负担,鼓励旅游景点适度降低门票,电影院、游乐园等消费场所降低收费标准。同时,要逐步完善医疗、养老等社保制度,解决百姓担心看病、发愁子女上学等抑制消费的现实问题。
  
  3.积极推进资源价格改革。当前,正是理顺资源价格的较好时机,可从适度提高水价、完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入手,尽快改善水价偏低、成品油价格偏高、资源定价机制不合理等状况,采取阶梯式定价等提倡节约的政策,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降低社会中不受节制的能源需求,减少目前较高的能源环境成本。同时,要处理好、解决好调价后可能出现的人员安置困难、生活负担加重、消费能力降低以及企业成本上升等问题。
  
  4.要密切监测国际经济发展变化情况以及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走势。重点分析重要贸易地区的社会经济形势,准确掌握重点贸易地区的市场供求变化和价格情况,分析对我国经济和价格产生的影响,特别要密切关注原油价格走势和国际期货市场初级产品价格变动,防止国际市场价格大幅波动带动国内市场相关商品价格大起大落。
  
  5.努力促进资本、房地产以及金融市场健康发展。要密切关注股市、楼市发展动态和资金流向,继续整顿房地产市场秩序,规范市场交易行为,合理解决大小非等股市焦点问题,努力提振投资者信心,防止资产价格暴涨暴跌。同时,从信贷、证券市场融资、保险等多方面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有效满足实体经济的合理需求,并逐步完善金融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防范机制,尽可能减少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市场的冲击。

作  者:刘刚    安冬平    
出  处:宏观经济管理
单  位: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监测中心    重庆工商大学    
经济类别:经济走势
库  别:国内论文子库
相关文章
 2009年我国宏观形势及政策建议 (2009-03-19)
 2009年我国会出现通货紧缩吗 (2009-02-24)
 2008-2009年中国经济形势及产业发展分析与展望 (2009-01-20)
 以保增长促转型为宏调取向防范经济下行--2009年中国经济走势预测和宏观调控对策建议 (2008-10-31)
 2008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 (2008-02-23)
 依据CPI还是核心CPI--判断国内价格形势的关键 (2007-11-12)
版权所有:中经网数据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