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委一号文件聚焦乡村振兴,稳面积稳产能为“中国饭碗”作出湖北贡献
刘茜  2022-04-04
摘 要: 湖北是农业大省,是13个粮食主产区之一,在全国粮食安全格局中地位重要。近日,《中共湖北省委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公布,这也是今年的湖北省委一号文件。4月2日,湖北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省乡村振兴局党组书记吴祖云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湖北省委一号文件顺应“三农”工作重心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形势,把工作对象转向所有农民,把工作任务转向推进乡村“五大振兴”,把工作举措转向促进发展,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进行了部署。
关键词: 乡村振兴,粮食安全,产能稳定

  湖北是农业大省,是13个粮食主产区之一,在全国粮食安全格局中地位重要。
  
  近日,《中共湖北省委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公布,这也是今年的湖北省委一号文件。
  
  4月2日,湖北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省乡村振兴局党组书记吴祖云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湖北省委一号文件顺应“三农”工作重心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形势,把工作对象转向所有农民,把工作任务转向推进乡村“五大振兴”,把工作举措转向促进发展,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进行了部署。
  
  去年,湖北克服多个不利影响,粮食播种面积7029万亩、总产552.9亿斤,粮食播种面积、产量实现“双增”,连续9年稳定在500亿斤以上,以全国3.7%的耕地生产了全国4.1%的粮食,每年净调出省粮食100亿斤,为“中国饭碗”作出了湖北贡献。
  
  吴祖云说,湖北将牢牢守住保障粮食安全的底线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确保粮食总产稳定在500亿斤以上。
  
  一、稳面积、稳产量
  
  
回看近10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农业农村形势对经济平稳发展的支撑以及“压舱石”作用被多次强调,并且多次提及粮食安全。
  
  2022 年中央一号文件将保障粮食安全提升到了新高度,明确指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需要牢牢守住的两条底线之一,文件第一章第一条即为“稳定全年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并且要求“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
  
  目前,全国 31个省市自治区分别被划分为粮食主产区、主销区和产销平衡区。2022 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三大区域都要保面积、保产量,不断提高主产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切实稳定和提高主销区粮食自给率,确保产销平衡区粮食基本自给,即提出了差异化要求。
  
  “今年湖北要强化‘两稳’,即稳面积和稳产能。”吴祖云表示,加强种粮补贴、农业保险等政策保障,落实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2条措施,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确保农民群众多种粮、种好粮,能获利、多得利。
  
  据平安证券测算,与工业、服务业相比,我国农业产出相对偏低。2020年第一产业从业人员人均现价最终产出(第一产业现价 GDP/第一产业从业人员)为 4.4 万元,分别只有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 24.7%、17.2%。
  
  为了合理保障农民种粮收益,今年,国家提高了粮食最低收购价。吴祖云说,继续对湖北实际种粮农民发放一次性补贴8亿元,采取一系列举措平抑农资价格上涨过快。“这些真金白银的政策措施,有利于进一步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
  
  在稳产能方面,吴祖云说,将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持续推进农机农艺农信融合、良种良田良法配套,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同时,抓好防灾减灾、防虫治病、机收减损等工作,确保今年粮食总产稳中有增。
  
  按照国家“稳口粮、稳玉米、扩大豆、扩油料”的指示,吴祖云介绍,湖北将优化区域布局,持续抓好北纬31度以北地区1000万亩小麦、江汉平原及沿江环湖地区1800万亩水稻等重点板块建设,大力开发冬闲田扩种油菜,为保障国家粮油供给作出更大贡献。
  
  此外,优化品种结构和种植模式,发展订单生产和适度规模经营,打造从“种子”到“筷子”的生产闭环,提高湖北粮油的优质率。特别是针对农资价格上涨等问题,指导农民科学做好减法,推进投入品减量增效。
  
  二、发力产业振兴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在聚焦产业促进乡村发展方面,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持续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县域富民产业、促进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创业等多项举措。
  
  在湖北,省财政每年拿出10亿元支持十大农业重点产业链建设。通过一年努力,目前湖北省级龙头企业增加125家,达到990家,国家级龙头企业新增20家,达到82家,均创历史纪录。全省4699家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达到1.22万亿元,增长12.2%。
  
  吴祖云介绍,今年,湖北将围绕“十大产业链综合产值增幅20%以上、年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龙头企业新增10家、农业招商引资金额达到2400亿元”的目标,培育20家以上“金种子”、“银种子”企业,支持一批重点企业加快上市。推动农发集团与相关资本成立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基金,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支持小龙虾、禽蛋、茶叶等行业的企业集团深度融合,打造产业“航母”。
  
  值得注意的是, RCEP这个全球人口最多、经贸规模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自贸协定,也为湖北农业发展提供了新活力。湖北将建立鲜活农产品出口便捷通道,扩大出口;支持龙头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建设生产、加工和销售基地。创建5个国家农业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基地;主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稳定供港生猪、禽蛋市场,拓展食用菌等特色产品销售。
  
  科技创新是产业发展的核心,不同产业的发展都需要科技和人才的支撑。湖北是科教大省,有涉农院士14位,从事育种研究的院士团队10多个、国家级专家400多人,省级以上农科重点实验室和研发中心110家。
  
  吴祖云表示,湖北将集中优势资源,聚焦基因编辑等遗传技术、核心种源、物质装备等重点领域,尽快破解一批技术瓶颈。加快推进洪山实验室、武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每条产业链遴选1-2项制约产业链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采取“揭榜挂帅”等方式,支持科研机构、企业实施联合攻关,在产业化应用上取得实质性进展。

作  者:刘茜    
出  处:21世纪经济报道
单  位:21世纪经济报道    
经济类别:农业经济
相关文章
 稳妥推进农信改革化险,支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2022-04-01)
 2022年乡村振兴的三大新变化 (2022-03-30)
 以融合发展推进乡村振兴 (2022-03-25)
 生猪价格连降15周,玉米、豆粕价格持续上涨抬升养猪成本 (2022-03-24)
 乡村振兴的普惠金融路径:助力小微农户夯实产业之基 (2022-03-11)
 把黑土地保护作为一件大事来抓 (2022-03-11)
版权所有:中经网数据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