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银行业应急管理机制
张守川  2020-04-29
摘 要: 近些年,随着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变化,各领域重大突发事件呈现上升趋势。事件一旦发生,如果应对不力,有可能给国家、人民和企业造成严重损失。如何有效应对重大突发事件,降低损失,已成为国家、行业和企业等各个层面面临的重要课题。银行业重大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的,可能对银行自身经营发展、全国或区域金融稳定造成重大影响的事件。本文结合中国银行的实践,就完善商业银行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谈几点思考。
关键词: 商业银行,重大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中国银行

  近些年,随着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变化,各领域重大突发事件呈现上升趋势。事件一旦发生,如果应对不力,有可能给国家、人民和企业造成严重损失。如何有效应对重大突发事件,降低损失,已成为国家、行业和企业等各个层面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结合中国银行的实践,就完善商业银行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谈几点思考。
  
  一、完善银行业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势在必行
  

  银行业重大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的,可能对银行自身经营发展、全国或区域金融稳定造成重大影响的事件。根据事件来源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业务与管理过程中发生的,包括违法违规经营事件、重大涉诉事件、业务中断、客户经营危机等;另一类是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引发无法正常经营的事件。重大突发事件往往具有发生的不确定性、处置的紧急性、危害的传染性等特点。面对重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是否科学、处理时机是否及时、应对方式是否合理,都对事件处置结果有着重要影响。
  为妥善处理银行业重大突发事件,监管部门制定了重大突发事件报告制度,各银行也结合实际建立了相应的应急管理制度体系。在实际运行中,对于银行业务与管理过程中引发的这类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整体基本平稳有效。但是对于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类型的重大突发事件,常规的应急管理措施面临严峻的挑战和压力。
  此次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已经从公共卫生领域的突发事件演变成为全国甚至世界范围内的重大突发事件。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这次疫情是对我国治理体系和能力的一次大考,我们一定要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要针对这次疫情应对中暴露出来的短板和不足,健全国家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处理急难险重任务能力。”疫情对银行应急管理机制的有效性,也是一次超常规的全面检验。银行除了应对自身面临的防控压力和业务连续性管理压力外,需要更加主动、有效地支持和服务实体经济平稳发展,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同时,从宏观的经济金融市场走势,到中观的新兴业态,再到微观的企业和消费者金融需求,都发生了显著变化,对银行的趋势研判、综合施策、快速响应和线上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给银行的经营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因此,不管是为了夯实管理基础,提升治理能力,还是为了促进转型发展,提高竞争能力,银行都有必要深入总结此次疫情防控的经验教训,重检并完善自身的重大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为今后有效应对危机挑战、维护金融稳定、服务实体经济打下坚实基础。
  
  二、疫情防控期间应急管理实践
  

  疫情爆发以来,中国银行迅速启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严格落实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工作要求,认真执行国家部委和监管机构各项政策措施,切实履行中央金融企业的责任担当,敏捷反应、周密部署、强化执行,不折不扣做好疫情防控和金融服务工作。根据此次突发事件特点和中国银行实际,在组织领导、政策支持、业务连续、境外防控和员工保障等方面突出采取一系列强化措施。
  强化组织领导。一是成立应急领导小组。为切实加强对疫情防控工作的领导,健全工作机制,中国银行迅速成立应对新冠疫情应急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董事长任组长,党委副书记、行长和党委副书记、监事长任副组长,党委委员和管理层成员任组员,秘书处设在党委办公室,工作部门包括主要管理和支持保障部门。全行各单位根据总行统一部署,均成立了一把手任组长的领导小组。二是统一指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或做出重要指示批示后,中央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有关部委和监管机构召开会议或部署相关工作要求后,中国银行应急领导小组第一时间进行学习传达,研究部署贯彻落实措施,统一指挥全行疫情防控工作。全行各单位、各部门根据领导小组部署,协同配合,抓好落实,确保执行到位。三是畅通信息渠道。以应急领导小组秘书处为调度中心,统一出口,及时发布领导小组的部署安排和要求。充分发挥值班室信息枢纽作用,迅速启动疫情期间信息收集、统计、报告和研判的闭环工作机制。
  强化政策支持。中国银行认真贯彻中央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部署,积极落实国家有关政策要求,迅速发布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十项举措,陆续出台一系列政策支持措施。公司金融方面,在授信政策、信贷审批、贷款规模、利率定价等方面做出专门安排,加大资金支持力度,积极拓展全国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潜在重点保障企业以及上下游和相关配套企业的业务,积极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帮助民营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贸易金融方面,发挥全球化经营优势,升级专属服务方案,发布“稳外贸”十三项措施,保障外贸产业链、供应链畅通运转,助力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个人金融方面,推出丰富的“政策包”和“工具箱”,落实免收相关手续费、疫区个人贷款客户还款宽限期延长等政策,全力支持实物消费和服务消费回补,加大线上产品和服务支持,推出手机银行“防疫专区”,建立疫区“绿色客服通道”,扎实做好疫情期间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金融市场方面,确保交易不中断,做好客户服务,积极推出各类投资和保险产品,在境外市场发行首笔抗疫主题债券。
  强化业务连续性管理。各业务条线根据应急领导小组统一部署,分别制定切实可行的业务连续性应急预案,强化信息科技支持和线上营销服务,集中资源保障重要服务和时效性强的业务持续运营。开通绿色通道,迅速响应企业全球物资采购、跨境汇款以及资金拨付等需要。各境内机构坚持底线思维,按照当地党委政府和监管部门要求,对重点部门、重点部位、重点岗位进行摸排,确保各项业务开展满足疫情防控要求。及时响应湖北地区政府部门、医疗机构、医药企业紧急业务需求,坚持金融服务不中断。大力推动下沉服务,提供上门现金服务。各境外机构根据所在国家和地区实际,在总行指导下制定预案,确保极端情况下核心业务的连续运营。例如,中东地区某分行因员工确诊新冠肺炎,应我国驻该国大使馆要求临时停业。在此期间,根据业务连续性安排,由伦敦分行代为办理汇款、放款及收付中后台等业务,由巴黎分行代为办理资金结算业务,确保了金融服务不中断,维护了中资商业银行在境外的良好口碑。
  强化境外防控。3月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呈现快速蔓延态势。中国银行境外分支机构已覆盖61个国家和地区,境外机构疫情防控和业务连续性管理面临重大挑战。中国银行结合境内疫情防控经验,专门制定境外机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业务连续性应急工作方案,对境外机构在疫情期间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保障员工及家属生命健康安全、持续做好境外金融服务做出部署安排,并根据形势变化不断细化极端场景应对措施。与此同时,中国银行充分发挥全球化优势,积极投身境外当地抗疫战斗,为全球抗疫提供支持和帮助。随着境外疫情的扩散蔓延,部分外国政府、友好组织、全球客户先后向中国银行提出医疗物资援助需求。中国银行敏捷反应,紧急动员组织境内机构,克服重重困难,迅速采购医疗防护物资,驰援海外国家和全球客户。
  强化员工保障。中国银行始终把员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把关爱员工的各项措施做实做细。春节以来,应急领导小组成员多次赴各办公场所慰问看望一线员工,调研督导防疫措施落地情况。秘书处牵头,各部门协同配合,制定做好全行疫情防控相关工作的指导意见、疫情防控期间办公指南等一系列制度,指导境内外机构切实做好员工安全保障工作。同时,根据形势变化,及时重检制定进一步强化措施,确保各项防疫措施落到实处。各机构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各级机构层层压实责任,认真落实值班值守、信息报告、轮岗安排、餐饮服务、物资保障等各项工作。加强内外协同,根据全球疫情形势变化及时调整工作重心,统筹境外机构防疫物资需求的支持和保障,加大境内采购支持境外力度,确保境外机构员工防疫物资充足。
  
  三、完善银行业应急管理机制的几点思考
  

  完善银行业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既要强化制度建设,从体制机制上创新和完善应对办法,更要夯实基础,练好内功,提高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从长远来看,银行要加快转型发展,提高自身竞争能力,切实增强服务实体经济的水平,为国家应对危机挑战贡献金融力量。下一步,中国银行将在国家应急管理体系的指引下,以敏捷高效为目标,进一步完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以顺应银行业发展趋势,提升应对重大风险挑战的能力和水平。
  强化制度保障,完善应急管理制度体系。近年来,在国家和监管部门的指导要求下,各商业银行基本都建立了一套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制度体系,对突发事件的分级管理、处置流程、职责分工、分析报告等方面作出了规定,可以有效支持局部、单一突发事件的应对处理。当面临全局性、系统性的重大突发事件时,则需要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创新应对办法。此次防控疫情中很多行之有效的经验措施值得借鉴总结,并应在制度层面固化下来。例如,在领导层面,一是及时提高应对级别,成立应急领导小组,统一指挥部署;二是加强形势研判,科学决策,及时根据形势变化调整策略重点;三是明确责任,强化“一把手”担当,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在执行层面,一方面要各司其职,准确把握部署要求,将措施落实到位;另一方面要强化上下联动,内外协同,形成合力。
  强化信息传递,充分发挥值班室中枢作用。此次疫情爆发和防控过程又一次证明,在重大突发事件面前,信息的及时和透明事关科学决策,甚至事关成败大局。在疫情防控期间,值班室作为应急领导小组秘书处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强化值班值守和信息报送工作,及时收集、报告全辖各类信息,为应急领导小组决策提供参考,及时通报、发布权威信息,为各级机构做好防控提供指引。完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必须牢牢抓住信息报告这条主线,持续加强值班室建设,将值班室打造成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信息中枢和调度中枢。要树立底线思维,强化纪律要求和责任意识,信息报送要做到“快、准、精、严”,杜绝迟报、漏报、误报、瞒报。
  强化管理基础,持续打造“强总部”。应对重大突发事件,需要果断决策的领导指挥,也需要科学及时的智囊参谋。总部“大脑”首当其冲,至关重要。在应对疫情过程中,总行在统筹部署境内外机构防控工作、做好业务连续性安排的同时,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敏捷反应丰富“政策包”,快速创新完善“工具箱”,积极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帮助民营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渡过难关,满足广大消费者金融需求。“强总部”是有效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关键,同时,总部能力的强弱也直接影响到银行的竞争力。下一步,要持续提高总行能力,充分发挥总行“大脑”作用,牢牢把握“强创新、强服务、强统筹、强共享”的主线,着力增强总行对市场和客户的创新研发能力,对条线和分支机构的服务支持能力,对业务发展和经营管理的统筹协同能力,对系统、数据、人才等领域的聚合共享能力,将总行打造成为敏捷反应、决策高效、服务有力、集约共享的银行集团总部。
  强化科技支撑,坚定推动数字化转型。近几年,随着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和应用,各商业银行都在部署推进数字化转型。此次疫情,使大家更加深刻认识到数字化转型是银行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在突发事件面前做好金融服务、保持竞争能力的关键支撑。下一步,应保持战略定力,坚持科技引领,坚定推动并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一是推动科技与业务融合,加大科技运用,推动智能营销、智能运营、智能风控、智能客服的发展。二是坚持移动优先的发展策略,推进产品、服务、流程在移动端的数字化再造,将手机银行打造成为集团的综合金融移动门户。三是加快场景生态建设,将金融服务穿透到实体经济,主动融入新模式、新业态发展,促进批量获客、活客。四是持续优化产品和服务体系,以客户为中心,以线上为重点,以极致体验为目标,不断提升产品的竞争力,优化解决服务流程的冗点和痛点。

作  者:张守川    
出  处:《中国金融》
单  位:中国银行    
经济类别:银行保险
库  别:中经评论子库
相关文章
 商业银行股权结构与信用风险承担的相关性研究 (2020-04-19)
 完善商业银行支付结算监管体系研究 (2020-04-12)
 上市商业银行资产质量、财务状况及风险分析 (2020-04-10)
 乡村振兴背景下商业银行农业产业链金融服务模式研究 (2020-04-10)
 新形势下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竞争力提升研究 (2020-04-10)
 我国商业银行财务绩效评价研究 (2020-04-09)
版权所有:中经网数据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