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结构互补与竞争格局举证:中国与韩国
申明浩  2011-09-09
摘 要: 中国与韩国互为重要的贸易伙伴,两国在参与国际分工中以互补为主,竞争为辅,产业分工呈现垂直型向水平型逐渐过渡趋势。脱工业化进程中的韩国知识密集型产业比重将不断提高,未来的出口将从产品导向转为知识导向;而中国在制造业繁荣的背后也面临转型升级的压力,因为从贸易条件来看,中国长期对韩贸易逆差是基于产业结构差异,而不是产业生产效率。
关键词: 产业结构,对外经济,产业结构互补,工业化
  后金融危机时期,全球经济增长的重心逐渐向亚太地区转移,中韩两国是亚太地区重要的经济体,两国的经济腾飞处于不同的历史时期,产业结构相应地具有一定的互补性。世界产业发展经验表明,一国经济的起飞时期,经济发展模式一般遵循着以发达经济体主导的国际分工格局,先期发展的国家与后来者的贸易关系呈现互补性特征,在国际竞争中优势产业部门重叠较少,竞争程度也不强烈;但随着后发展国家的高速增长,特别是以制造业为主的国际市场竞争中,先期发展国家将面临后发国家越来越强烈的竞争,两国的贸易关系也将发生变化,进一步促进了两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企业战略的转变。
  中国是韩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和第一大出口市场,而韩国是继欧盟、美国、日本、中国香港和东盟之后第六个和中国贸易规模超过干亿的国家和地区。韩国经济腾飞比中国早,两国在贸易关系上呈现明显的互补格局,初期中国主要出口农产品,韩国主要出口工业产品。随着中国产业结构的升级,两国贸易模式由垂直向水平转变。中韩产业内贸易发展水平较高,工业产品贸易促进了两国贸易的迅速增长,其中以质量和价格差异为主的垂直产业内贸易起主导作用。中国对韩国具有互补性的是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韩国对中国具有互补性的是资本密集型重化工产业,机械、化工、塑料的出口总额稳定在60%以上。而两国在计算机、家电等部分竞争性较强。电子类产品贸易是加工贸易带动的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中国在这类产业不具备竞争优势。但中国总体竞争力水平在提高,除传统的劳动密集型行业以外,部分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也显示出比较优势,出现了由轻工类产品向机械类产品转变的趋势。总体而言,中韩两国在参与国际分工中仍然是以互补为主,竞争为辅。
  
  一、中韩产业结构特征及差异
  

  韩国作为新兴工业化国家,其产业结构演变出现了脱工业化特征,开始向知识密集型产业演进,而中国在承接新兴工业化地区和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同时,正在构建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核心的现代产业体系。
  
  (一)韩国脱工业化特征及其效果
  
  
1.脱工业化特征。脱工业化是一种产业结构演变趋势,即一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制造业或第二产业就业比重起初是上升的,但经过一段时间发展后开始下降,同时服务部门就业比重开始出现上升的倾向。这种倾向在几乎所有发达国家经济发展进程中都曾经出现(见表1)。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新科技浪潮推动社会生产力空前大发展的背景下,欧美工业国和日本纷纷进入脱工业化阶段。而作为新兴工业国的韩国,由于经济发展速度快,也开始出现了脱工业化趋。
  韩国的脱工业化与发达国家有不同的特征,欧美等发达国家经过百年的工业发展,在20世纪中后期都经历了30~35年的脱工业化过程,韩国在1962年才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经济计划,工业就业人口比重在1991年达到峰值35.6%,随后的10年间下降幅度比日本30年还大,脱工业化进程呈现跨越式发展态势,然而韩国脱工业化不够成熟,与发达国家相比,第二产业产值比重降低的同时第三产业比重大幅上升的表现并不明显,尤其是工业和制造业新创价值比重一直平稳没有下降。这与韩国遭遇亚洲金融危机等不确定因素后,脱工业化延时解压和波动等问题有关。
  2.以知识密集型产业为核心的产业体系正在构建、韩国作为新兴工业化国家,其装备技术工业有一定基础。目前韩国的出口技术也主要集中在装备制造业,包括造船业、钢铁业、汽车业、石化业、机械业。韩国已经初步形成了先进制造业的基础,且已经开始出现脱工业化趋势,只是因其是后发国家,脱工业化表现为跨越性和不稳定的特点。韩国需面对脱工业化因势利导支持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知识密集型的第三产业发展来适应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
  所以,未来韩国产业升级的方向是知识密集型产业,包括高新技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出口导向也正在从“技术出口”向“知识出口”战略转变。
  
  (二)中国工业化进程及其调整
  
  
1.工业化特征。中国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经济发展非常迅速,工业化突飞猛进。先后以吸引外资、民营经济、基础投资等领域为核心,大力推动中国工业化进程,现在已经进入经济发展的成熟阶段,形成了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汽车等工业蓬勃发展,社会购买力正在向大宗耐用消费品转移。而且,中国各地基于不同的区位和产业基础条件,不断找寻、培育成长型产业,构建高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体系,确立了电子信息产

表1:工业与第三产业GDP、就业数据

  资料来源:2000~2008年《世界银行报告》。业、装备制造产业、生物技术主导和医药产业、新材料和新能源等作为战略性主导产业。在广东等市场机制发育相对完善、国际化程度较高及经济实力较为雄厚的地区,鼓励产品和技术创新,加快完成从目前的加工服务、贴牌生产向自主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价值链高端演进。
  2.后金融危机的产业转型与调整。伴随着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全球经济结构正发生着深刻变化,经济重心正在重新定位,服务业在经济活动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全球竞争焦点有向服务业转移的趋势。产业结构演进规律表明,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工业化后期,劳动力将从工业向服务业转移,服务业将成为就业和产值占比最大的产业。而中国经过30多年高速增长,已经步人工业化社会中后期,资源消耗式的增长模式已经走到尽头,传统的粗放经济增长模式难以为继。而以服务外包、服务贸易以及高端制造业和技术研发环节转移为主要特征的新一轮世界产业结构调整正在兴起,为中国发展面向国际市场的现代服务业带来了新的机遇。
  2007年4月以来,国际经济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美国次贷危机引起了发达国家的经济衰退和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大幅度减速,引起全球性经济增长放缓、需求下降,对中国实体经济的影响正在不断增强。全球消费市场的疲软、发达国家部分恢复本国制造业及由此而来的贸易保护主义加剧,都使中国必须进行经济结构的调整,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积极提升第二产业附加值。中国的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升级、缓解就业压力都要求服务业得到大力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制造业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有“世界工厂”之称,但中国的服务业的发展却相对滞后。中国未来的产业发展的目标应该是“世界工厂”+“世界办公室”,有效发挥产业关联效应,实现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协同。
  
  二、中韩产业结构互补与竞争格局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东亚地区的国际分工格局基本上是一种以垂直分工为主的“雁行模式”,与此相对应,东亚各经济体之间的贸易结构也呈现出阶梯型模式,不同层次国家的出口分别集中于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和初级产品。
  
  (一)中韩产业互补与竞争格局的变迁
  
  
中韩两国的产业结构初期呈现垂直分工特征,发展过程中逐渐向产业内贸易和水平分工转移,这种转移的动力在于两国产业结构的差异逐渐缩小。
  20世纪80年代初期,两国的产业发展明显处于两个不同的层次。1980年韩国出口中比重最大、竞争力最强的行业是纺织品与服装,同时在钢铁、办公与电信设备等一些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也已具备一定优势。而20世纪80年代初的中国经济,农业和矿业还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农产品与矿产品出口在商品总出口中的比重超过50%,当时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还较弱,制造业中只有劳动密集型的纺织品与服装行业具有较强优势,但国际市场占有率和国际竞争力均低于韩国。
  近30多年来,中韩两国的产业结构逐渐趋同,制造业均已成为主导产业,制成品出口在本国总出口中的比重均在90%以上。从制造业内部结构看,两国的差距也在缩小。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已在韩国的经济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国际竞争力有所加强。中国的主要优势仍在劳动密集型行业,但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也有所发展,如机械与运输设备已在中国的总出口中占据较大份额,其中的办公与电信设备已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
  
  (二)中韩产业分工格局由垂直分工向水平分工转移
  
  
中国对韩国的贸易逆差集中在制造业,贸易顺差则为农产品(谷物)和服装。在中韩的国际分工中,中国相对于韩国顺差的商品具有较为典型的“劳动密集商品”的特点,而韩国则明显具有“资本和技术密集”的特点。中国出口初级品,韩国出口制成品的分工格局仍然存在,仍在一定程度上留有原来“雁行模式”的痕迹。虽然总体看来,当前中韩两国的制造业均在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并都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优势,但两国制造业内部各部门的发展水平仍有差距。韩国的竞争优势主要在于资本与技术密集型行业。中国的竞争优势明显集中于纺织品、服装等劳动密集型行业,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的竞争力普遍较弱。可见,现在中、韩产业仍具有相当的互补性,垂直型分工仍是两国之间分工的重要部分,但这种垂直型分工已经不是低级的初级产品与制成品之间的分工,而是制成品内部不同层次的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与劳动密集型产品之间的分工,所以中韩两国的产业内贸易发展非常迅速。
  然而,在中韩产业内贸易扩大的同时,两国产业结构的差距正在缩小,中国制造业的发展逐渐接近韩国,在一些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上也形成了竞争优势,在一些产业也开始出现水平分工的格局。中韩两国均是世界制成品的出口大国,两国产业之间在原先以互补性为主的基础上出现了逐渐增强的竞争性。随着中国的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不断发展,个别行业,如办公与电信设备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竞争优势,这对韩国形成了一定程度的竞争。此外,韩国与中国在少数劳动密集型行业,如纺织品与服装上也存在着竞争关系。
  
  (三)贸易条件决定中国对韩贸易呈逆差格局
  
  
韩国、中国在原先东亚地区的“雁行模式”中分别位于两个不同的层次,产业分工格局基本上呈现垂直分工的形式,产业结构存在较强的互补性,两国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经贸合作关系。中韩两国互为对方主要的贸易伙伴国之一,中国在劳动密集型产业方面有优势,而韩国在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有优势。但是与中欧、中美贸易不同,中国对韩国贸易长期保持着逆差的格局。虽然李嘉图模型的基本结论是,比较优势由相对劳动生产率决定,各国利用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都能得益,且这种由劳动生产率决定的国际分工是无所谓地位高低。然而,通过一般均衡模型分析,发现贸易得益的大小由需求方面的相对偏好决定,而得益的长期变动由供给方面的相对人口规模决定,从而自由贸易会导致生产初级产品的发展中的相对人口多的国家获益少于相对发达的相对人口小的国家。
  假设贸易中只有韩国和中国两个国家,两国完全专业化分工条件下的一般均衡贸易条件的表达式为Pyx=(β/α)(M1/M2) (R1x/R2y),将其代入两国居民各自的效用函数得到韩中两国居民的效用Ul和U2
  Ul=α(M2/M1β(R2yβ(Rlxα
  
U2=β(Ml/M2)“(R2yβ(R1xα
  
两国的相对效用比为:
  U2/U1=(β/α)(Ml/M2
  其中,Ui代表i国每个居民的效用水平,1为韩国,2为中国;M1和M2表示生产者一消费者数量,M1<M2;R1x(R2x)和R1y(R2y)为劳动生产率,分别为l国(2国)代表性劳动者单位劳动的高科技产品(记为x)和低技术产品(记为y)的产量,有R1x>R2x和R1y>R2y;α、β代表两国居民对x和y两种商品的不同偏好程度,α>β,α+β=l。
  由上式可以看出,贸易给韩国居民带来的效用高于中国,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韩国和中国的相对人口比例和相对偏好,而不是劳动生产率的差异。两国居民的效用水平(Ul或U2)不但和本国具有比较优势产品的劳动生产率正相关,而且和交易对方具有比较优势产品的劳动生产率正相关,而与交易双方都具有比较劣势产品的劳动生产率的变动无关。
  一般而论,韩国专业化从事高新技术行业的技术创新快于中国专业化从事低技术行业的技术创新,故其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较快,所以对中国贸易条件的影响是优化,而不是恶化。但是这个优化远远不及不对等的相对人口比例和相对偏好对贸易条件的恶化影响。尤是中国的人口太多,这个关键而又难以克服的因素使得中国的贸易条件容易恶化。
  
  三、结论
  

  中韩两国贸易及投资往来必然基于其产业结构特征,两国产业结构的互补与竞争格局影响着产业投资方向和企业决策导向,而全球产业转移趋势将推动中韩双方下一轮产业合作高潮,韩国脱工业化后的产业结构中的知识含量将大幅提升,而产业转型和升级后的中国正在新一轮全球产业转移中承接更多的服务内容,今后竞争合作关系也会从“世界工厂”转移到“世界办公室”、“世界实验室”、“世界设计室”的竞合上来,中国对韩贸易逆差格局的转换将不仅取决于其技术革新效率,更加取决于其产业升级的步伐。

作  者:申明浩    
出  处:《改革》
单  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粤商研究中心    
经济类别:对外经济
库  别:中经评论子库
相关文章
 海外直接投资热有必要适度降温 (2011-09-09)
 贸易顺差需通过资本逆差平衡 (2011-09-09)
 出口下滑冲击小于2008年 (2011-09-09)
 中国须抓紧“补课” 尽早掌握金融资产定价权 (2011-09-08)
 谨防遭受发达国家非常规减债冲击 (2011-09-08)
 浅议境外国有资产风险防控和监管问题 (2011-09-07)
版权所有:中经网数据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