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货币政策应能发挥更积极作用
宋立  2009-06-16
摘 要: “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是在不造成未来流动性过剩和银行不良资产大幅度增加前提下的积极扩张,不但要消除前一阶段过度紧缩的负面影响,而且还要在促进经济回升、进行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近期可以通过利率、准备率、公开市场业务以及加强窗口指导业务等常规货币政策手段扩大信贷投放和货币供应,以防止经济进一步下滑、通货紧缩,并稳定生产者、消费者预期。中长期则需要通过深化金融改革,加快金融发展,并加强与窗口指导有关的管制等,形成可以有效地支持结构调整、技术创新和发展方式转变的金融体系。
关键词: 货币政策,货币供应量,利率,金融改革,结构调整
  从目前的宏观经济运行情况来看,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在继续扩大和蔓延,需要宏观经济政策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虽然货币政策在扩张过程中的作用相对有限,但考虑到我国当前的经济放缓既有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又有国内周期调整和宏观调控因素的作用,特别是2008年以来的货币信贷紧缩政策等因素的滞后影响等,客观上需要货币政策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一、“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应该也能够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一)“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应该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最近几个月,货币供应量特别是狭义货币供应量持续下降,从货币供应量增速扣除经济增长速度和物价上涨率之后的超额货币供应来看,广义货币超额供应接近零,狭义货币超额供应为负。鉴于狭义货币和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通货紧缩压力有可能进一步加大。因此,继续放松货币政策,促进货币供应量回升,不但是应对金融危机冲击的必要条件,而且还是防止当前经济进一步减速的紧迫任务。
  
  虽然我国信贷增长已经开始回升,但总体上仍然处于近年来比较低的水平,存在进一步回升的必要。一方面,在股票市场融资受限、财政收入减少的情况下,无论企业还是地方政府对银行贷款的总体需求有所增加。另一方面,信贷供求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近年来的紧缩政策使中小企业生存环境越来越严峻,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不但没有及时得到解决,反而进一步加剧。
  
  当前,我国面临的突出矛盾是就业问题,保增长的短期目标可以说就是保就业。从就业方面来看,中小企业是创造就业机会的主要力量,而贷款又是中小企业的主要融资渠道。不仅如此,有研究表明,由于金融危机引发的信贷供给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信贷供给的消除时间决定了经济复速的时间。因此,进一步促进信贷增长回升,不但是当前保增长、促就业的主要任务,而且还是长期经济发展和景气回升的需要。
  
  因此,“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不是中度宽松或轻度宽松的政策,而应该是在不造成未来流动性过剩和银行不良资产大幅度增加前提下的积极扩张,不但要消除前一阶段过度紧缩的负面影响,而且还要在促进经济回升、进行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按照目前惯用的方法,考虑到近年来广义货币超额供应量平均水平约为6个百分点,狭义货币超额供应量平均水平约4个百分点,按照2009年经济增长率8%,物价上涨水平在2%之内预计,广义货币供应量应该在16%以上,狭义货币供应量应该在14%以上,加之经济下行时期逆周期调整的需要,建议2009年广义货币供应量预期目标明确设定为18%,狭义货币供应量预期目标明确设定为16%。
  
  (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具有发挥更大作用的空间和可能
  
  
2008年9月以来,货币政策进行了必要的调整,连续降低了利率和准备金率等,但从当前的形势来看,仍然存在进一步松动的空间。
  
  1.利率仍存在一定的下调空间。当前,我国经济面临的外部冲击明显严重于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需要有比 1998年更大的政策力度。存款利率虽然已经处于比较低的水平,但如果与1998年周期的最低水平相比仍然存在54个基点的调整空间。考虑到2009年物价上涨率可能在1%左右,不会超过2%,存款利率即使调整到1998年周期的最低水平1.98%,仍然存在至少1个百分点的正利率。贷款利率虽然已经处于较低水平,但考虑到目前的贷存款利差仍然比较大,如果将利差缩小到比较合理的水平(2%左右),如,下调到1998年周期的最低水平2.16个百分点,则贷款利率仍可下调63个基点。如果将存款利率降低到1998年周期最低水平,并保持1998年周期的最低利差,则贷款利率存在117个基点的调整空间。
  
  2.存款准备金率及其利率存在比较大的调整空间。1999年以来,存款准备金率一路直线上升,从6%上升到了创记录的17.5%。 2008年9月以来虽然3次调整,但仍然处于比较高的水平。即使降低到平均水平,也存在3个百分点的调整空间。按照高于存款利率一个百分点水平考虑,则准备金利率存在1.79个百分点的下调空间。如果存款准备金率及其利率下调到1998年周期的最低水平,则均存在更大的调整空间。
  
  二、下一步货币金融政策的基本思路与政策措施
  
  
就货币政策而言,近期可以通过利率、准备率、公开市场业务以及加强窗口指导业务等常规货币政策手段扩大信贷投放和货币供应,以防止经济进一步下滑、通货紧缩,并稳定生产者、消费者预期。中长期则需要通过深化金融改革,加快金融发展,并加强与窗口指导有关的管制等,形成可以有效地支持结构调整、技术创新和发展方式转变的金融体系。
  
  (一)继续适用利率、准备率等常规货币政策手段
  
  
1.进一步降低准备金率及准备金利率。准备金率调整的空间比较大,可以根据需要分步调整。 2008年全年数据出来后,根据价格水平下降幅度,准备金率及准备金利率可以各下调0.5-1个百分点。之后,可以在一季度和二季度择机各下调准备金率0.5-1个百分点;同时,适当下调准备金利率。
  
  2.适度降低贷款利率以缩小存贷款利差。在适当时候下调准备率的同时,有必要降低贷款利率 54或63个基点,以缩小存贷款利差。
  
  3.根据需要相机抉择降低存款利率。如果2009年一二季度外部局势进一步恶化,应进一步降低存款利率;同时,相应降低贷款利率。调整幅度可以参照美元利率水平,在既不导致短期资本外流又不存在套利空间的情况下相机灵活决定。
  
  (二)强化窗口指导业务.通过引导预期消除信贷配给
  
  
1.进一步鼓励对中小企业和农民工返乡创业活动的信贷支持。一方面,要做好对中小企业的搭桥贷款;另一方面,要鼓励对风险比较小的农民工返乡创业活动提供创业贷款。
  
  2.研究制定《商业银行驻地金融服务指南》,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中央银行和银行业监管部门要联合制定商业银行及其分支机构驻地金融服务的指导性意见,要求商业银行特别是跨区域经营的分支机构加强对驻地的金融服务。借鉴国外经验教训,原则上可规定商业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将驻地存款的 30%-40%用于驻地贷款等金融服务。
  
  (三)做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有效地发挥货币政策的应有作用和各种政策手段的合力
  
  
1.对商业银行根据驻地服务状况实行差别化的营业税税率。为了鼓励商业银行特别是全国性、区域性银行的分支机构增加对驻地贷款投放,建议目前将金融营业税作为省级固定收入的省份,把这部分税收划为省与市县分享收入或市县固定收入。同时,赋予地方政府根据金融机构驻地服务状况调整金融营业税税率的权力。可以考虑对驻地贷款占存款比例达到 30%的,减按4%税率征收营业税;对驻地贷款占存款比例达到40%以上的,减按3%税率征收营业税。
  
  2.加大对中小企业及设备更新贴息。为了进一步扶持中小企业以稳定就业,并促进企业更新设备,建议将目前对劳动密集型和微利企业实行的小额担保贷款贴息扩大到中西部地区各类中小企业,包括农民工返乡新创办的企业,以及东部地区出口型企业为转型而进行的设备更新等投资。

作  者:宋立    
出  处:宏观经济管理
单  位: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所    
经济类别:财经政策
库  别:国内论文子库
相关文章
 政策操作透明度下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 (2009-06-15)
 美国联邦基金利率波动率的历史分析 (2009-06-12)
 货币政策:适度宽松保增长 结构性微调防滞胀 (2009-06-10)
 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 (2009-06-04)
 浅议全球经济危机条件下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运用 (2009-06-03)
 当前经济金融形势和货币政策选择 (2009-06-03)
版权所有:中经网数据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