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减排政策工具持续发力
马玲  2023-01-31
摘 要: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仍面临不少风险挑战,但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今年我国经济运行有望总体回升,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叠加发力,将给经济恢复发展带来积极影响。在此背景下,下一阶段,结构性货币政策要继续发挥精准滴灌、杠杆撬动的作用,坚持“聚焦重点、合理适度、有进有退”,加大对普惠金融、绿色发展、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建设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并保持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的稳定性、普惠性、持续性,为实现稳增长添加动力。
关键词: 碳减排,货币政策,专项再贷款,绿色金融

  近日,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精准有力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绿色发展等领域的支持力度,人民银行印发通知,延续实施碳减排支持工具、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和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等三项货币政策工具。
  
  毫无疑问,此时延续实施上述三项货币政策工具具有重要性和必要性,有利于支持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相关领域和行业的信贷投放,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更好地支持相关领域、行业加快恢复、加快转型,进一步稳定市场预期和信心。
  
  具体来看,为了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和能源结构的平稳转型,2021年11月,人民银行双管齐下地推出了碳减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对符合条件的碳减排和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贷款本金分别提供60%、100%的再贷款支持,此举对于引导绿色理念、推动碳核算和信息披露具有积极意义。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人民银行累计支持金融机构发放碳减排贷款5295亿元,带动年度碳减排量超1亿吨。此次将碳减排支持工具延续实施至2024年末,并将部分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和外资金融机构纳入碳减排支持工具的金融机构范围,进一步扩大政策惠及面,能够更好地引导金融机构向碳减排和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领域发放符合要求的贷款,也体现了我国在保障能源供应安全的同时支持经济向绿色低碳转型的决心和担当。
  
  2022年5月,人民银行联合交通运输部创设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明确支持道路货物运输经营者和中小微物流(含快递)企业。此次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政策工具时间延续,并将中小微物流仓储企业等纳入支持范围,能够进一步增强金融支持交通物流保通保畅的力度,有效缓解物流企业和个体货车司机所面临的经营压力和资金压力,助力交通物流业高质量发展,也将有助于国内经济稳增长。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在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近年来,人民银行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围绕支持普惠金融、绿色发展、科技创新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逐步构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体系。特别是去年以来,出台了多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截至去年年底,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余额约为6.4万亿元,在引导金融机构合理投放贷款,促进金融资源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倾斜、保持货币信贷总量稳定增长、稳定宏观经济基本盘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2022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精准有力"强调的是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特别是在延续货币政策稳健基调的前提下,更为侧重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部署与使用,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定向"输血"。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国强此前表示,今年的货币政策要坚持"总量要够,结构要准"。其中,"结构要准"就是要持续加大对普惠小微、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要继续落实好一系列结构性货币政策,效果好的可以酌情加力,对一些具有明确阶段性要求的政策要及时评估,可以按时有序退出,也可以根据需要延长,并让其他货币政策工具进行接续。上述三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延续使用正是这一指示精神的具体落实。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仍面临不少风险挑战,但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今年我国经济运行有望总体回升,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叠加发力,将给经济恢复发展带来积极影响。在此背景下,下一阶段,结构性货币政策要继续发挥精准滴灌、杠杆撬动的作用,坚持“聚焦重点、合理适度、有进有退”,加大对普惠金融、绿色发展、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建设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并保持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的稳定性、普惠性、持续性,为实现稳增长添加动力。

作  者:马玲    
出  处:《金融时报》
经济类别:财经政策
库  别:中经评论子库
相关文章
 迈向高水平制度型金融开放 (2023-01-29)
 更好发挥政策协同合力效应 (2023-01-13)
 稳健的货币政策精准有力,更好地支持民营中小企业发展 (2023-01-11)
 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提效 (2023-01-10)
 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2023-01-10)
 货币政策精准有力,助力经济稳健复苏 (2023-01-06)
版权所有:中经网数据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