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也不能乱收费
王宝会  2023-10-25
摘 要: 中国与周边国家山水相连,人文相通,利益相融,命运与共。双方逾千年的友好交往历史就是一部生动的文明交流互鉴史,充分展示了“贯四时而不衰,历夷险而益固”的友好情谊。周边是中国安身立命之所,发展繁荣之基。作为亚洲大家庭一员和负责任大国,中国高度重视周边外交,始终将周边置于外交全局首要位置,始终致力于促进地区和平稳定与发展繁荣。《新时代中国的周边外交政策展望》基于对亚洲当前形势和未来趋势的评估及看法,全面阐述中国周边外交的实践成果、政策理念和目标,宣示中国将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以自身发展促进周边发展,同地区国家共同推进现代化进程,共同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携手绘就和平安宁、繁荣美丽、友好共生的新时代亚洲愿景。
关键词: 金融监管,商业银行,账户管理,监管部门

  近日,金融监管部门发布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典型案例显示,消费者李某向监管部门投诉,反映其在商业银行被扣收了10元年费和3元小额账户管理费。此类事件虽然涉及金额不高,却饱受消费者诟病,引发人们对于银行违规收费现象的深思。
  
  近年来,监管部门三令五申禁止银行乱收费,但仍有个别银行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经监管调查,李某在该行只开立了一个银行账户。根据国家发改委、原银监会曾发布的《关于取消和暂停商业银行部分基础金融服务收费的通知》规定,商业银行应根据客户申请,对其指定的一个本行账户(不含信用卡、贵宾账户)免收年费和账户管理费(含小额账户管理费)。针对上述违规收取费用的问题,监管部门责令相关银行及时整改退费,并对违规机构和相关责任人进行行政处罚。
  
  实际上,银行乱收费不只是涉及年费和管理费这么简单。从近年来金融监管部门对商业银行违规收费通报来看,代理服务费、融资服务费、转嫁抵押评估费和登记费等乱收费行为频现,不仅花样多,收费理由更是让人摸不着头脑。以分段收费为例,用户申请贷款时涉及抵押评估费,待到贷款完成发放时,个别银行又以某些理由收取费用。如此多环节叠加收费,不仅变相抬高经营主体融资成本,还削弱了投资者用贷的信心。
  
  乱收费现象的背后是个别银行侥幸心理作祟,以为拿了仨瓜俩枣监管部门不易发现,消费者更不会为了这点年费和管理费闹出点动静来。殊不知,个别银行这种耍小聪明的伎俩终究会吃大亏。商业银行不论大小,消费者既然选择到银行办理存贷等业务,基本上就是奔着银行品牌影响力和服务质效而来,如果银行忽略用户至上的理念,反过来薅用户账户里的那点“羊毛”,看似捡了便宜,实则丢了行业信誉口碑和展业市场,这么一对比真是得不偿失。
  
  乱收费也与银行内部不完善的激励管理机制有关。从银行内部管理看,个别银行为了完成上级行既定的年度任务,铤而走险用上违规收费的“歪招”,这种经营思路没有把保护用户合法权益放在首位,从长远来看,无异于饮鸩止渴。金融市场竞争激烈,银行必须转变思路,把主要精力放在强化内控机制建设上,严于律己、强身健体,这才是适应市场、提高业绩良性循环的前提和基础。
  
  如何根治银行乱收费?监管部门需未雨绸缪、重拳整治。对于一些深层次较为隐蔽的乱收费行为,应结合监管和行业实践及时梳理并制定规范,通过机制建设来提前预防、杜绝风险隐患。对于已经查处的乱收费行为,应督促银行尽快整改并提高收费透明度,确保消费者的每一分钱花得明明白白。

作  者:王宝会    
出  处:《经济日报》
经济类别:经济走势
库  别:中经评论子库
相关文章
 权益保护应预防为先 (2023-10-17)
 保持商业银行合理盈利水平 (2023-10-16)
 存量房贷利率调整 对农商行影响有限 (2023-10-08)
 以开放引领数字贸易高质量发展 (2023-09-06)
 需求端政策发力 提振房地产市场 (2023-09-06)
 保险业全力推进灾后理赔 (2023-08-31)
版权所有:中经网数据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