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下乡政策效果及建议 |
郑胜利 2009-09-08 |
摘 要: |
“家电下乡”政策起初是提升农村消费结构、改善农民生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但随着政策的逐步升级,其功能和意义有了新的提升。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发生和蔓延,在原有出发点的基础上,“家电下乡”又成为刺激国内需求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推手之一。 |
关键词: |
家电下乡,农村消费结构,农村经济,国内需求 |
|
|
一、家电下乡政策效应
家电下乡政策实施以来,总体上看,已初见成效。
首先,家电下乡产品销售快速增长。2009年2-5月,全国家电下乡产品销售量由88万台增加到223万台,月均增长36%;销售额由13亿元增加到40亿元,月均增长45%。截至 6月26日,全国家电下乡产品累计销售量达 1233.17万台,销售额达198.91亿元,目前已突破 200亿元大关;累计销售均价则较5月末的 1550.42元增加了62.56元,推高至1612.98 元。 其中,6月 20日-6月26日周销售家电下乡产品72.1万台,日均销售达10.3万台,较前一周环比增长9.98%;销售额则环比增长14.53%,日均销售额达 1.99亿元;均价推高 76.52元,达1927.14元;较 5月末累计销售均价上升约 377元,较5月份当月销售均价上升约 155.72元。其中,6 月份第 4 周,上海市家电下乡销售均价达 2162.14元,位列全国首位;湖北、安徽、江苏、河北、江西、浙江、福建、山西等 9个省市均价均超过 2000元;而甘肃家电下乡产品6月第 4周周销售均价仅为1178.63元,位列全国最低;海南、云南、宁夏等4省区均低于1600元;但较前一周而言,上述省份均价推高了 25元- 116元不等。其次,家电下乡补贴额快速增长。今年 2月到 5月,全国家电下乡补贴金额由 5347万元增加到 28032万元,月均增长 74%。第三,家电下乡产品生产稳步增长。2月份以来,家电下乡产品中标企业增加,生产热情高涨,家电下乡产品生产稳步增长。今年2月-5月,生产企业共发货 2291万件,月均增加208万件。第四,家电下乡品种及生产企业多元化。在新招标的产品中,农民可选择的各类产品品种、价位多样,购买时选择余地大。同时,由于每类产品都有多个厂家、多个品牌的产品参与竞争,有利于稳定价格,提高质量。
二、“家电下乡”政策对我国家电产业的影响--以彩电行业为例
(一)激活国内平板彩电市场,促进开发农村消费潜力
日益推进的“家电下乡”政策,使彩电业厂商对扩大农村地区的 FPD(平板显示器)市场充满期待。当然,这种期待和市场活力的启动,也源于业界对农村市场潜力的长期乐观评价。家电业界普遍认为,国家持续推出有利于农民的政策,农村的收入逐渐增加,家电产品等的购买力也将不断增强。
根据财政部及相关部门的预测,实施家电下乡政策的4年内,可产生约6亿台家电需求,创造 1.6万亿元的消费。国内农村的收入一般只有城镇的 1/3左右,不过目前正在逐步提高。电视普及率接近每户家庭 1台。农村家电产品中普及率最高的是彩电,2006年底每百户拥有量为89.08台,城镇居民134.8台。农村彩电的普及率仅相当于城镇1995年水平,还是有较大的成长空间。当然从家庭平均年收入来看,FPD电视的价格也不便宜。但是,通过充分利用家电下乡政策所提供的 13%的补助金,仍有望逐步深入乡村市场。而农村家电消费群体的平均收入水平较10年前有大幅的提高,在家电消费上具备一定实力,家庭年收入超过20000元的已占到总数的 1/3,年收入在 5000元到两万的消费群体比例占到 40%。农村市场对电视机的采购倾向最高,在有购买意向的家庭中,43.6%的受访者有意向购买电视机。
(二)加快中国彩电产品结构升级,实现从 CRT(普通纯平彩色显示器)电视时代向平板电视时代迈进
从中国电视的发展过程来看,经历了两次转型升级,第一次升级是黑白电视向彩色电视升级,开始于 20世纪 70年代末,中国彩电行业开始艰难启动,80年代依靠引进彩管和玻壳等配套企业起步,到90年代进入高速发展期,期间经历了核心技术的缺失、引进与消化吸收、价格大战、海外市场拓展等,2003年达到行业鼎盛时代。第二次升级就是 CRT电视向平板电视升级。2004年开始,外资品牌凭借在平板显示产业链上的优势逐步挤占国产品牌的市场空间,在市场竞争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而家电下乡活动的开展成为国产品牌翻身的有利机遇,凭借在农村市场稳固的渠道和市场优势,国产品牌成为家电下乡的主力。
(三)推动家电企业提升技术层次,增进海峡两岸产业合作
近期,在“家电下乡”政策、产业振兴规划、“彩电产业战略转型产业化专项”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推动下,以TFT-LCD技术为主体的面板制造,以及上下游项目纷纷上马,我国面板产业掀起了新一轮投资高潮,据估算近期该行业总投资将超过 1000亿元人民币。这将大大提升我国家电产业技术层次,缩小与日本和韩国的技术差距,甚至可以为实施“赶超战略”奠定基础。“家电下乡”政策获得的一个意想不到的成果是大陆与台湾家电厂商的“携手”与“同航”,共同抵抗韩国和日本的竞争。
三、政策深化与建议
家电下乡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家电企业和消费者反映仍存在诸如产品品种少、产品档次低、补贴兑现手续复杂、农村销售及售后服务网点少、产品售价高、销售网点的发票开具问题、假冒伪劣不正当竞争等问题。为此,建议:第一,简化程序,强化以企业为主的服务体系。第二,把握节奏,增强政策出台的协同性。第三,服务到位,扩大“家电下乡”政策的宣传。第四,总结经验,缩短政策贯彻落实的磨合期。第五,加大力度,加强促进农村发展的基础性工作。第六,利用家电补贴政策规范家电回收产业的运营规则,在绿色循环经济的大背景之下,家电补贴政策应当侧重引导产业链的升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