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优化网络消费环境 |
郭锦辉 2024-08-21 |
摘 要: |
网络消费需求在哪里,法治保障就应当跟进到哪里。持续营造安全、放心的网络消费环境,将激发网络消费的潜能,给消费发展增添新动能。蓬勃发展的数字经济让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网络化、数字化。随着网络消费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持续加强网络消费环境建设显得愈发重要。近日发布的《国务院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强化跨部门联合监管,严厉打击虚假广告、网络欺诈、泄露信息等行为。目前,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已超过9亿人,网上购物、线上预订等不断激发数字消费活力。持续营造安全、放心的网络消费环境,将不断开拓数字消费新“蓝海”。 |
关键词: |
网络环境,高质量发展,消费环境,数字经济 |
|
|
网络消费需求在哪里,法治保障就应当跟进到哪里。持续营造安全、放心的网络消费环境,将激发网络消费的潜能,给消费发展增添新动能。
“有骗子以机票退改签、低价出售景点门票为由冒充客服实施诈骗。如遇到此类情况,请通过官方渠道进行核实,谨防被骗。”“凡是以取消‘百万保障’业务为由要求开启共享屏幕的都是诈骗。”近期,一些消费者收到北京反诈中心、北京市通信管理局等部门的类似短信提醒。
蓬勃发展的数字经济让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网络化、数字化。随着网络消费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持续加强网络消费环境建设显得愈发重要。近日发布的《国务院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强化跨部门联合监管,严厉打击虚假广告、网络欺诈、泄露信息等行为。目前,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已超过9亿人,网上购物、线上预订等不断激发数字消费活力。持续营造安全、放心的网络消费环境,将不断开拓数字消费新“蓝海”。
网络消费日益丰富消费场景,改善消费体验,满足人们的各类消费需求。随着直播电商、社交电商等新模式、新业态快速发展,我国线上消费需求较快释放。国家统计局8月1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7月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8.7%,增速快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个百分点;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5.6%,占比较上半年提升0.3个百分点。网络零售占比持续提升,推动消费市场繁荣发展,让我国消费市场向好的基础进一步得到巩固。
在网络消费快速发展的同时,一些市场乱象影响着消费者的获得感。中国消费者协会8月2日发布的2024年上半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基本情况显示,生活及社会服务类、互联网服务类、电信服务类、教育培训服务类、销售服务类位居服务大类投诉数量的前五位。与2023年上半年相比,互联网服务类投诉量比重上升。在具体服务投诉中,经营性互联网服务位居投诉量之首。以网络购物“缺斤短两”现象为例,与线下市场相比,网购商品“缺斤短两”具有较强的隐蔽性,消费者在收货后如果不进行计量核验,一般很难发现相关问题。这些现象扰乱网络市场秩序,影响网络消费市场健康发展。
法治是网络消费环境的最有力保障。为了更好地保障网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今年7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针对网络消费存在的问题作出了一系列新规定,例如禁止“刷单炒信”、禁止“强制搭售”、禁止“大数据杀熟”、规范“自动续费”、保障“无理由退货”等。8月初,中央网信办启动“清朗·网络直播领域虚假和低俗乱象整治”专项行动,重点整治编造虚假场景人设、无底线带货营销;“伪科普”“伪知识”混淆视听;欺骗消费者,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等突出问题。强监管将更好地指引经营者依法经营,更好支持消费者依法维权,更好维护网络消费市场秩序。
当前,我国正坚定不移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随着消费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不断增强,消费在今年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被寄予厚望。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在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时强调“要以提振消费为重点扩大国内需求”“经济政策的着力点要更多转向惠民生、促消费”“把服务消费作为消费扩容升级的重要抓手”。8月16日,国务院总理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第五次全体会议时强调,促消费要重点抓好增长性、带动性强的领域,加快服务消费扩容提质,有效促进大宗消费,根据不同群体需求制定差异化支持政策,充分释放消费潜力。
持续优化网络消费环境,为广大网络消费者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将激发网络消费的潜能,给消费发展增添新动能。严把网络市场准入关,引导网络经营者不断增强优质产品和服务供给。要实现网络消费可追溯、可查询、可举证、可追责,有效保护消费者个人信息安全,维护网络消费者合法权益。要及时发现和解决网络消费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网络消费需求在哪里,法治保障就应当跟进到哪里,让促消费政策持续显效。
|
|
|